四个月宝宝牙龈上长这个白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是马牙 或者是鹅口疮 最好去医院看看

刚出生的新生儿或出生后1-2个月的婴儿,有的在口内牙床的牙龈边缘或上腭中缝两旁,会出现像小米或大米样大小的白色球状颗粒,少则数个,多则10余个不等,看上去很像一个个小牙齿,人们俗称它为“马牙”。
其实,“马牙”既不是真正的牙齿,也不是病态,而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上皮细胞所形成的牙板。最初牙板和口腔上皮粘连,乳牙牙胚发育到一定的时候,牙板破碎。破碎的牙板一部分被吸收,没有被吸收的逐渐增生角化,在牙床上形成白色小球状颗粒的上皮珠,即“马牙”。
“马牙”一般无任何症状,对口腔颌面部的发育和健康也没有任何影响,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几个星期后,随着进食、吸吮的磨擦,“马牙”便可自行消失。
对新生儿“马牙”,切不可用针乱挑,或用手巾、粗布乱擦,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新生儿的口腔黏膜很娇嫩,血管极为丰富,如果乱挑、乱擦就会损伤口腔黏膜,增加孩子的痛苦。而且更可怕的是,由于口腔黏膜损伤,有利于细菌侵入,可引起口腔黏膜发炎,甚至导致败血症和破伤风。所以,即使当“马牙”影响了孩子吃奶,或是孩子哭闹得厉害时,也不可乱挑乱擦,而应当去医院请口腔科医生诊治。
鹅口疮又称白口疮,俗称白口糊,是一种真菌性疾病,病原菌是白色念珠菌。这个病是如何感染的?因为白色念珠菌可以感染皮肤,通过这一途径可以发生自体感染。新生儿出生时可通过产道感染,也可通过不清洁的奶头感染,妈妈的乳头或橡皮奶头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菌群失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原来口腔内有许多细菌,它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影响,某些细菌的代谢产物可以抑制霉菌的生长,即使口腔内有一些白色念珠菌,也因这种细菌的存在而不能繁殖。当大量使用抗生素时,口腔内的细菌被消灭。菌群之间的平衡失调,霉菌就会大量繁殖起来。于是就引起了鹅口疮。
鹅口疮可以发生在口腔内的任何部位,舌、颊、软胯、口底为多发部位。开始为口腔粘膜充血水肿,常伴灼热、刺痛及干燥的感觉。1~2天之后,口腔粘膜出现白色的雪片佯的斑点。略为突起,很像奶瓣或凝乳,不久,这些白斑逐渐扩大成形状不同的斑片,最后再进一步融合,以致覆盖在整个舌面以及整个口腔粘膜,这种白膜琴渐变成黄褐色,它和口腔粘膜粘连很紧,不易擦去。婴儿常常哭闹不安,拒绝吃奶,还可伴有低烧。少数严重者可蔓延至咽喉、食道或呼吸道,造成吞咽或呼吸困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2
宝宝牙床发白是马牙,有的宝宝会长有的宝宝不会长,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宝妈不必感到惊慌。在这里也提醒大家,不要针挑或布擦婴儿马牙用针挑,用布蘸盐水或淘米水擦破马牙,这些做法都是不科学的。马牙不是病,一般随着宝宝的成长会自行脱落,不需要特别处理。 如果“马牙”过大,影响婴儿吸奶,可用2%红汞消毒,用消毒针挑破“马牙”,放出内容物,即可愈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