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中的文言知识点有哪些?

如题所述

《孙权劝学》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

二、词类活用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主谓取独。

三、一词多义
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当:
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掌管)

见: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四、古今异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
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及)鲁肃过寻阳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及鲁肃(过)寻阳
古义:到。
今义:经过。

即(更)刮目相待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但)当涉猎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但当(涉猎)
古义:粗略的阅读
今义:捕捉猎物

见(往事)耳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蒙乃始(就)学
古义:从事。
今义: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孙权劝学

司马光 撰 〔宋代〕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此文以对话为主,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此外,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如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还有,在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18

知识点考点汇总如下:

《孙权劝学》(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选自《资治通鉴》,现对该文作精细讲解,分为原文、译文、解析三个部分,进行逐字逐句解析。供学习参考。

孙权

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当涂,不可不学!”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

解析:初:表示时间的名词,也叫时间词,意思是“当初”,特指发生某件事的时候。古代史书中往往用为叙事中追溯已往之辞,比如《左传·哀公六年》:“初,昭王有疾。”这个“初”译为“起初”或“当初”。权: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229—252年在位。东汉末,继其兄孙策据有江东六郡。208年,孙权与刘备联手在赤壁打败曹操,曹操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后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国号“吴”,很快迁都建业(今南京)。曾大规模派人航海,加强对夷州(今台湾省)的联系。谓:动词,告诉;谓……曰,对……说。

吕蒙(178—220):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三国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东南)人,字子明。初依孙策,后从孙权攻战各地,任横野中郎将。又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初不习文,后听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鲁肃赞其“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后代鲁肃领军,擒杀关羽。卿:代词,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这里是孙权称呼吕蒙,属于君称呼臣。朋友、夫妇也以“卿”为爱称,比如《孔雀东南飞》中的“我自不驱卿”,这里的“卿”是丈夫对妻子的爱称。古代称呼对方的代词,一般性称呼是“尔”“汝”,用于上对下、长辈对晚辈,或者亲密朋友之间,否则会被看作不尊重。对人表示尊敬要用尊称,比如“君、公、卿、子”等。当涂掌事:当权掌管事务。当,掌管,主持;涂,同“途”,道路。当涂,动宾结构,当道,当权,掌权。掌事:动宾结构,掌管事务。

不可不学:双重否定句,意思是必须学。语气肯定而强烈。

原文: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解析:这是一个倒装句,是倒装句中的状语后置句,也叫介宾短语后置。常规语序应该是:蒙以军中多务辞。意思是:吕蒙用军队中繁多事务(为理由)来推脱。辞:动词,推辞,推脱。以:介词,用,拿。

原文: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典的学官吗?

解析:孤:代词,封建王侯的谦称,译为“我”。“孤”原是小国之君和诸侯的自称,意为孤独孤单之人;也称“寡人”,意思是寡德之人。《礼记·曲礼下》:“庶方小侯……自称曰孤。”“诸侯……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朕”原是普通百姓都可用的自称词,《尔雅·释诂》:“朕,身也。”郭璞注:“上古贵贱皆自称朕。”不管贫富,都可以用“朕”自称。但自秦朝李斯等人建议“天子自称曰朕”后,“朕”便成了皇帝专用的自称。岂:副词,表示反问语气,译为“难道”。欲:动词,想要。治经:动宾结构,意思是研究儒家经典。经,特指儒家经典,“五经”都是儒家经典,指《诗》《书》《礼》《易》《春秋》。为:动词,成为,做,担任。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作为官名,“博士”源于战国。许慎《五经异义》:“战国时,齐置博士之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秦及汉初,博士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汉武帝时,设置五经博士,从次以后,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现在是学位的一种。邪:同“耶”,语气助词,与“岂”一起表示反问,译为“吗”。

原文: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能比我更忙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解析:但:只是;当:表示肯定或推断,一定要;涉猎:粗略阅读,广泛阅读;见:了解;往事:历史;耳:语气助词,罢了。言:动词,说;若:动词,如,像。常:副词,经常;自:代词,自己;以为:动词,认为。所益:获得的利益;所:代词,与动词连用组成名词性结构,指代人、事、物等;益:动词,获益。

原文:蒙乃始就学。

译文: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解析:乃:副词,就;始:动词,开始;就:动词,从事;就学:动宾结构,意思是求学。

原文: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文: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国家大事,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地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与人分别几天,就得另用新的眼光看待他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

解析:及:动词,到,等到。鲁肃(172—217):字子敬,经周瑜推荐,成为孙权参谋,辅佐孙权,每遇大事,都参与谋划,深受孙权器重。过:动词,经过。与:介词,和,同。论议:动词,同义并列,意思是议论、谈论,文中是指谈论国家大事。今者:如今,现在;“者”是助词,表示停顿。才略:军事或政治上的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非,不是;复,再。吴下:泛指吴地,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阿蒙:指吕蒙。“吴下阿蒙”本义是说吴地的那个叫做阿蒙的人,后人用“吴下阿蒙”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士:古代泛指男子,这里是指所有人;更:另,另外;刮目:擦拭眼睛。刮目相待:也作“刮目相看”,意思是用新的眼光看待人。作为成语,“吴下阿蒙”与“刮目相待”都是最早出自西晋虞溥(238—300)的《江表传》。《江表传》虽然已经佚失,但其中的部分内容被裴松之为陈寿的《三国志》所作的注中所引用。因此,确切地说,“吴下阿蒙”与“刮目相待”两个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而《资治通鉴》中的《孙权劝学》内容是直接抄自《江表传》,特别是“吴下阿蒙”与“刮目相待”这两个成语是原封不动抄过去的。《江表传》原文:“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大兄:即长兄,这是朋友之间的敬称。见事:知晓事情。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原文: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鲁肃就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分别了。

解析:遂:副词,表示与前面内容是承接关系,译为“就”;拜:动词,拜见;结友:结为朋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