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投资者宁愿自己买股票,也不买股票型基金?

如题所述

中国的股票市场与发达国家相反,散户投资者占大多数(有数据说超过80%的股票由散户持有)。我没学过金融,但是觉得股票型基金有资金雄厚、操作人员更专业、时间更充沛这些教条式的优势挺有道理。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股市投资者宁愿自己买股票,而不购买股票型基金?是因为散户不了解,自信更有眼光?还是因为在中国基金的现实不像理论上那样美好?

中国证券市场监管不完善,很多老鼠仓的存在,大家对基金普遍不信任。而且,很多主动型基金的收益也令人不敢恭维。股票的巨大收益诱惑,也符合中国人好赌的性格。

其实老鼠仓说的都是主动型基金出现的问题,像ETF,指数基金这些被动基金,都是严格复制指数的,可以说真正的公开透明。而直接购买行业指数,要比从几千个股票中挑选简单的多,还不用担心买到地雷股。

关于购买主动型基金,只要坚持正确的选择基金的方法,其实也不大可能会出现严重跑输大盘的情况。基金和股票一样,很多时候还是要看行情吃饭。

众所周知,散户很少有跑赢大盘的,直接购买大盘ETF也许是散户的制胜法宝。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反复推荐购买指数基金的原因。

最近看到一组数据,A股总市值约20万亿,截止13年底公募基金持股市值1.3万亿,其他私募等加起来专业机构投资者持股总市值占A股总市值比例不到15%。而美国公共基金净资产占美股总市值73%。中国是名符其实的“散户市”,而美国是“机构市”。

很多人问我问什么经常推荐买基金,而不说买股票。其实不买股票是真的水平有限,而且基金也有很多比买股票好的地方。

一、分析股票真的不简单

数量太大,市场上现在差不多2800只股票,挨个分析下来费时费力,而且还可能遇到黑天鹅事件。如果看好一个行业,直接买该行业的ETF就好了,或者激进点直接买分级B。

价值分析派那种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的分析对于普通人来说门槛太高了,而且不同行业的企业分析逻辑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证券和医药企业的分析就完全两回事,很难把握公司脉络。

就算是巴菲特这样的价值分析大师,也是建议普通投资者投资指数基金。

相信学习过技术分析的投资者肯定也有这样的感悟,技术分析丝毫不比价值分析简单。同样,如果技术分析高手,也可以通过只对几个行业指数进行划线,然后购买该行业的分级B更能获得超额收益。

二、可以免除印花税,投资成本低

投资基金,更买股票相比,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不用交印花税。俗话说,省到就是赚到。

这里说的投资成本低是指,场内交易的分级基金等品种。比如场内购买证券B,只需要付出和购买股票一样的佣金,不用交印花税的。

三、散户也可以杠杆交易

融资融券门槛一直很高,有些散户为了扩大杠杆不惜去付出高额利息配资交易。我想说,分级基金的分级B为散户带来了低门槛的杠杆,而且成本只有6%左右,远低于融资配资。

四、T+0交易,投资更灵活

A股不能T+0交易,一直被广大投资者诟病,尤其是喜欢短线交易的。而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的分级基金,可以通过当日买入合并抛售等方式实现T+0交易。

五、盈利的方式更多,投资方向更广

如果买股票,只能买入等待股票上涨来获利。而基金除了买入等待上涨外,还可以有很多方法盈利。比如前期文章说的分级基金的套利。

比如去年证券B疯涨的时候,通过母基金申购分拆分级B,不仅赚了净值和价格之间的价差,而且还享受到了证券股票上涨的收益。当时一天基本就可以获得接近20%的收益。

同时,通过基金还可以投资美股,黄金,债券市场等。不用像买股票一样只能等待牛市的到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很多投资者宁愿自己买卖股票而不是投资基金的最大原因就是自负。有人会问自己买卖有什么不好,只要收益比基金高,干嘛还要将钱交给基金公司呢?

可是现实中有多少人炒股赚钱?又有多少人靠炒股为生?太多人总是太高估自己的能力或者太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想通过投资股票获得更高收益。不相信基金公司,嫌弃基金收益少,或者就没有仔细了解过基金,理财途径单一。

投资股票其实要求很高,不仅需要专业的分析能力,也需要很好的心态。只有机器才会在大涨大跌中平静如水,只要是人,则必定有情绪波动,人性在股市的波动里会被无限放大。那些在股市里成功的投资者,哪个没有经过亏钱?哪个没有经历过惨痛的教训?我们现在看到有些人能够在股市里跑赢大盘、稳定盈利,但我们没看到背后的辛酸。没有哪个成功是随随便便的。

那既然多数是亏损的,为什么还不把钱交给基金公司打理呢?这就是人性,越是亏损越是想要赢回来,越是想要证明自己,或者亏损后觉得自己已经领悟,已经吸取教训,下次就可以避免了。我们看到赌徒在输钱后为什么还要借高利贷再去赌呢?因为他不服输、不甘心,还想要搏回来,而且这时候听不进建议,这种心态往往导致越输越多。

在这里特别不建议上班族炒股,炒股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经历,还影响心态,这会影响到手头的工作。上班族最重要的是职业发展,理财可以交给专业的理财机构,比如基金公司。要知道,到目前为止公募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9.2%,股神巴菲特才刚刚20%出头。虽然我国公募基金的历史还很短,但专业机构所体现出来的投资能力有目共睹。

不要有暴富的心态,制定合理的理财目标,不断学习理财知识才是比较现实的。如果非要投资股票,则需要努力学习,仔细研究寻找到有真实业绩增长的公司,在合适的时间买入并长期持有。

第2个回答  2020-09-19

这个问题,总结起来我觉得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

1、既然都是股票,更倾向于选择高回报的

股票型基金可以看成是一揽子的股票,基金经理会根据该基金的风险偏好,选择投资相应的一系列股票,构成组合形成基金。但组合中会有表现好的,比如2017年的贵州茅台,也就会有表现差的,以至于组合的表现会被拉低,考虑到基金的投资者众多,即使是高风险的基金,基金经理也会权衡风险与收益,因此,股票型基金的投资收益一般都会较为平稳。

而自己购买股票,说明看中的就是股票的高收益,因此好的投资者会结合自己的分析方法,择优选择需要投资的股票,从而获得高收益。

2、股票投资者的能力体现

股票型基金的投资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型的,例如常见的银行理财基金、基金平台的基金等,主要取决于基金经理的能力;一种是被动型的指数型基金,例如沪深300、香港恒生指数,中证500等,是完全根据指数来的。两种方式,和自己分析股票并投资比起来,都是属于无脑型的,投资者不需要消耗太多的精力,但也展示不出太多的能力了。

自己购买股票的人,一般都具有自己的一套选股方式,且不论方式赚钱与否,但能够持续性的赚钱盈利,至少是自己投资能力的体现。

3、股票中打新分红等的收益

自己购买股票,当市值的配置达到一定的程度(上海市场1万以上,深圳市场5000以上),可以参与A股的打新;每年固定时间,所购买的上市公司会固定分红,这些收益都是股票型基金所不具备的。


想看更多相关文章,请扫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第3个回答  2020-09-19

在谈理财的时候,尤其是谈到投资的时候,总是会特别关注或者是崇拜那些传说中的投资大神。自己在投资的时候也会倾向于跟随这样的人,之所以会宁愿买股票而不买基金,个人认为有几个原因。 

一、人性的贪婪 

股票的波动是要比基金大的,也就是在短期内可以人自己的财富得到快速地增值,而基金则不一定,短期内不一定能够让自己的财富得到增值。既然人都是贪婪的,在金钱的诱惑之下,谁还能够抵抗得住这样的诱惑呢?很多人看到的只是眼前的利益,会被当前的金钱和利益冲昏了头脑,每天看着K线图的变化,不要提心里有多高兴多刺激了。这是人性的弱点。 

二、盲目地自信 

看到那些传说中的股神都是通过投资股票实现财富的巨额增加的,在心里自己也会想既然别人可以炒股能够赚钱,那么自己也是可以炒股赚钱的。当在炒股的过程中亏损之后,认为以自己的能力是可以把钱赚回来的,于是就在这样的一个循环当中。实际的事实是很多人并不懂股票,并不懂如何进行分析财报,也不懂如何分析一家公司只是盲目自信的跟着买。 

所谓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基金就是把钱交给基金经理进行打理。而有的人偏偏就是喜欢自己动手做投资,所以自己就会花很多时间在研究股票上。当一个人不相信专业人士的建议时,自然就会把时间放在了研究和投资股票上。 

做你的理财规划师关注微信公众号:墨水坊,学习实用保险理财知识。‍‍

第4个回答  2020-09-19

真的这么做,你就放弃了大概率赚钱的机会,

不买基金买股票,

便成了基金的对手盘,

与基金为伍,也与基金为敌。

那么,

是什么心理让大多数投资者不愿买基金而更乐于买股票呢?

时间、追求更高回报。。。

一、是时间。多数股民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股票,发现投资机会,对股票研究“情有独钟”,研究股票已经成为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更有许多退休或“半退休”状态的中老年股民,他们有着充裕的时间来做股票投资。

二、是追求更高回报。市场中3000支股票每天都有十几只到几十只不等能够打到涨停板,多数股民也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好运气”。而购买基金只能够获取较低的回报或是略高于指数的收益。

三、是没有认识到基金的好处。这应该是多数股民不买基金的最重要原因了,其实,基金的好处还是很多的:1.基金有专业的管理团队进行管理,在行业研究、操盘安排,风险管理等方面具备优势,这些优势也是个人投资者不具备的;2.基金根据投资标的不同,面临的风险和收益不同,能够适合多数投资者,基金品种万千,总有一款适合你;3.购买基金相当于把你的财富交给专业团队管理,不操心、不费力,只要在前期选择好适合你的品种,往后就可以坐等收益了。

看了以上分析,你是否觉得应该重新调整你的资产配置呢?

我是Hebe小兔子,同名公众号,欢迎来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