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情况让农村的孩子也能获得书籍来源,改善农村孩子无书可读的情况。
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当教师下不去的时候,相对来说投入最少、见效最快的就是阅读。如果让乡村的孩子、贫困家庭的孩子能够得到最好的图书资源,比如好书、经典童书,他们的精神发展的起点就和城里的孩子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阅读的公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教育公平的非常重要的基础。
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的一项提案也与农村儿童阅读有关。
魏玉山在《加强农村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这一提案中提出,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开展的国民阅读调查项目显示,近3年来,农村儿童图书阅读率、阅读量等主要指标低于全国平均值,农村的亲子阅读行为在下降,家长陪伴儿童阅读的时长也在缩短。
目前,我国有2.5亿儿童,其中1亿儿童在农村。魏玉山委员认为,农村儿童的阅读水平决定着中国儿童阅读水平,农村儿童的未来决定着乡村的未来。
在他看来,造成农村儿童阅读水平低于城镇儿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农村儿童阅读问题,需要综合施策,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共同发力。
魏玉山提出5条建议,其中第一条便是把儿童阅读问题,特别是农村儿童阅读上升到全局高度和战略的高度,在国家层面制定儿童阅读促进法律,保障儿童阅读权益,制定促进儿童阅读的专项规划,把农村儿童阅读作为重要的内容予以规定,做好儿童阅读特别是农村儿童阅读的顶层设计。
魏玉山还提议:“实施针对农村儿童阅读的专门项目,对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儿童阅读书报发放计划’,建议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当中继续列入,并加大普及力度,加快实施步伐,从中西部少数省区扩大到全国农村,从学龄前儿童为主扩大到小学阶段。”
他注意到,农家书屋在农村儿童阅读方面起到了“引航”作用,认为应该加大农家书屋儿童出版物配送比例,为农村儿童提供更加丰富的出版物。同时,还应针对农村生活生产的特点,在周末、传统节日等,利用农家书屋做好儿童阅读的导读、诵读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