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买了一份保险,现在后悔了怎么办

如题所述

这种情况非常常见。
一旦发现买错了保险,退保是止损的一种方法,但退保也要谨慎。
首先,过了犹豫期退保,只能退回当下保单的现金价值,和交过的保费比是肯定有损失的,所以需要具体权衡交了多少年,如果损失可以接受,而且省下来的保费可以买到更好的保障,就可以果断退保。
其次,如果这几年健康变差,新保险不好买,也不要轻易退保,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具体分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19
保险不同于普通商品,购买时就应该全方位考虑一下。不同时期退保对投保人都会有一定的损失。
1、合同成立后要再次签名确认明白合同内容。此时对合同提出异议可一分不少地退回保费。
2、签名确认明白合同内容后再给出10天的犹豫期。在此期 间退保只需交10元的工本费,保费退回。
3、合同成立时给出现金价值表,里面年份对应的现金价值就是退保的钱。客户可根据现金价值掌握退保的时机,通常头两年的现金价值很低,第5 年后的现金价值就接近所交的保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9

买完保险后悔了还能退吗?

第3个回答  2020-01-03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风险意识,配置保险的人也随之多了起来。但很多人在真正购买时,可能自身对保险的了解并不充分,或是盲目听信了一些不专业的保险销售的建议。
等产品买到手后才发现,不光保障不全,价格还贵,于是产生了退保的念头。
虽然保险买错了的确可以退,但却不像买件衣服买件电器,可以无条件退货,由于签署了附带法律效益的合同,因此条条框框还是挺多的。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退保是怎么一回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以及如何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一、退保退的是什么?

首先,我们先要明确什么是退保。有人说很好理解啊,就是这份保险我不想继续投保了。比如说签订了一份20年交的重疾险,交了2年后悔了,但保险公司不会因为你还没出险就退保而返还你这两年的保费。
因为退保相当于,投保人自身停止继续投保一份还在履行中的合同。因此,剩余的18年是投保人自己“违约”在先,即使没有出险,保险公司也不会完全退还2年来缴纳的保费,只能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

这样一听就知道,现金价值多半是不如已交保费的,那么保单的现金价值是什么呢。
现金价值又称“解约退还金”或“退保价值”,指的是人身保险单在某一个时间点所具有的价值,也就是被保险人要求解约或退保时,保险公司应该发还的金额。
简单点说,可以理解为我们退保时,保险公司能退还给我们的那部分金额。甚至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为:退保退的就是现金价值。
而现金价值的多少并不用我们自己算,保单中会附加一个现金价值表,第几年退保能退多少,我们可以自行查阅。
那么,为什么现金价值不等同于累计已交的保费呢?
因为保险公司收取了保费后,这些资金大体上会被分成三部分:保障成本(用来承担用户自身的理赔风险),运营成本(保险公司自身的运营支出)和投资(保险公司会将一部分资金用来投资)。
至于三部分具体的提取比例,精算师会根据不同产品,进行不同设定。因此,现金价值=保费-运营成本-保障成本+投资收益,当然也就不等于累计保费。
现金价值最终能拿回来多少除了和保险产品有关,还有就是和交费时长有关。通常保单初期扣除的费用比较多,所以如果是在投保后的前几年退保,保单的现金价值一般都会比较低。
二、常见的退保情况有哪些?

明白了退保退的是什么,下面我们来看看常见的退保情况有哪些。一般来说,退保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犹豫期内退保,另一种就是犹豫期之后退保,期内和期后看起来仅有一字之差,实际上退保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1、犹豫期内退保

犹豫期大部分情况下只出现在长期产品中,举例来说,条款中会规定10天或15天内退保。
保险公司在扣除工本费后,会退还全部已交保费,这种情形下退保相当于没什么损失。但实际上,大多数人觉醒买错了需要退保,都是已经过了犹豫期的。
2、犹豫期后退保

如果是超过犹豫期的退保,就视为正常退保,投保人可以提出解约申请,保险公司应自接到申请之日起30天内,将退还投保人保单的现金价值。
前面我们说过了,如果是刚投保不久退保,现金价值是远远达不到已交保费的。

另外,我们需要明确退保的危害:
· 有一定经济损失:由于退保退的是现金价值,因此如果是投保前期退保,可能会面临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
· 保费面临增加的可能:一般来说,投保同一种险种,被保险人的年龄越大,交费标准越高,如果退保后重新投保,尤其是相隔一段时期后再投保,便会因年龄的增长而多交保险费。
· 保障出现空窗期:如果退保后,又没有做好另一份保障的衔接,就会出现保障的空窗期,这时一旦出险,是不能及时得到保障及理赔的。
· 重新投保可能受限:退保后再投保,也可能会因身体状况的变化,或是超过了规定的年龄而被拒保,从而失去获得保险保障的权利。
三、到底要不要退保?

既然了解了退保退的是什么,能退多少,那么买到不合适的产品,我们到底要不要退保呢?这里分别列举了建议退保和不建议这两种情况:
1、不建议退保的情况

首先,先说一说不建议退保的情况。
· 身体健康情况有问题

退保为的是投保新产品,那么最不建议退保的就是那些身体出现了异常,可能无法通过健康告知,或者是不容易再投保新产品的人群。
· 已有赔付记录

还有一种情况是,已经出现过赔付记录的。比如说,某人购买了一份重疾险,期间理赔了轻症,这种情况下如果退保了,退保后,基本很难再有其他重疾险产品愿意接受投保。
2、可以退保的情况

如果你没有出现上述的两种情况,身体没问题,年龄也ok,以下这几种情况又特别符合,那么可以大胆的及时止损,尽早舍弃不适合的产品。
· 保费支出过高

一般来说,保费的支出不要超过年可支配收入的5%-10%,而且需要权衡生活正常支出,贷款,教育,养老等各项支出后再做判别。如果保费支出明显超过了界限,影响了生活质量,或者是给孩子的保费支出明显超过家庭支出,都是不合理的,应尽早“断舍离”。
· 保险产品买错

比如说产品类型买错,纯消费型产品适合绝大多数人群,如果买到的是返还型产品,不仅保费压力大,保障还可能不足。
再比如说产品保额没买够,以重疾险为例,它的主要作用是失能收入补偿,如果保额太低根本达不到转移风险的目的,这种情况下也应即使止损,选择更恰当的产品。
3、争议性情况

有一种争议性比较大的情况,就是你买的产品没什么大毛病,但是出现了保障更全面,保费更划算的产品。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做简单的对比分析,包括比对两款产品的保障范围,投保要求,保费,附加服务等,并且要将退保的损失考虑在内,如果权衡之后,仍然想退保,也ok。
只不过需要考虑清楚,产品会不断推陈出新,如果再碰到更好的产品,是不是又要退保再投保呢?

四、怎样处理保单最划算

如果是因为资金周转出现问题,退保并非唯一解决办法,其实还有更多可利用的处理方式,比如保单贷款、减额交清等等。
1、保单贷款

这一项是在部分保险在条款里写明的,如果购买的的是理财型的保险,这类保险最大的特点就是现金价值较高,如果是因为一时资金周转困难,是可以考虑申请保单贷款的。
保单贷款期间保险合同依然有效,保单贷款期间出险了,只要符合保险合同约定,保险公司该怎么赔还是怎么赔。
2、减额交清

简单来讲,就是投保人在缴费期间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不想继续缴纳保费了,就可以用当时的现金价值作为保费的一次性投入,保额将会降低,投保人可不必继续缴纳保费。
当然也是只有部分保单才有这个功能,需要查一下自己的保单是否具备。
写在最后:

避免退保最有效的方法其实是从一开始就选择最合适、最正确的保障。
但如果权衡之后发现,购买的产品真的不合适,需要退保,一定要提前告知保险公司,以免被继续扣款,同时也一定要确认好自己能否购买新的保险,提前投保过了等待期后再退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