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学医是救不了中国人的”出自鲁迅的哪儿篇文章?

RT

出处是鲁迅的《呐喊》和《藤野先生》。

“这一年我没有毕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俄日战争片)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不是一件紧要的事情,凡是愚若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呐喊〉自序》

在看电影事件之后,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他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昧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他们的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向提倡文艺运动了。 ”所以,看电影事件便是导致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当然这一决定也离不开历史的推动,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表现。

扩展资料

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先驱者,早年学医是为了想单纯地通过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从而使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摆脱被奴役的命运,后来,鲁迅先生发现一个国家想要强大起来,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否则就算再强壮,也只有落得像牛一样被奴役的悲惨命运,所以,鲁迅先生才弃医从文,为的就是从思想上解放中国人民,自由人名自己站起来反抗,才有得到自由的一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4

出处是鲁迅的《呐喊》和《藤野先生》

“这一年我没有毕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俄日战争片)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不是一件紧要的事情,凡是愚若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呐喊〉自序》

在看电影事件之后,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他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昧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他们的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向提倡文艺运动了。 ”所以,看电影事件便是导致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当然这一决定也离不开历史的推动,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表现。

《呐喊》 作者:鲁迅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初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

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6-27
因为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有一次跟日本学生在上课时一起看了一场电影。电影中有一段是一个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人捕获,要枪毙了,而在旁边围观的也是一群中国人。这时所有的日本学生都欢呼起来,在鲁迅听来,这一声格外的刺耳。 鲁迅原是抱着寻求救国的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他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他看了影片以后,学医的想法有了改变。他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强健,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当时到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确实不少,不过大多是有名无实,用公家的钱在日本吃喝玩乐。 当时的时间应该是1904-1906吧。 关于鲁迅到其他地方去留学是否会弃医从文,我想这个高难度问题还有待历史学家研究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6-27
“这一年我没有毕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俄日战争片)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不是一件紧要的事情,凡是愚若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呐喊〉自序》
普遍认为应该是这篇文章里总结出来的。
第4个回答  2018-06-27
应是《藤野先生》一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