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唯一的卫星月球,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如题所述

没有为什么,根据现有理论,这就是太阳系形成过程中的产物。

我们知道在太阳系内,存在两种行星:

terrestrial planets(类地行星)和jovian planets(木星型行星,气态巨星)

对于jovian planets来说,比如木星、土星、海王星和天王星,它们的卫星非常多:

木星的卫星超过70颗,海王星有14颗之多。根据新视野号的信息,Pluto都有5颗卫星。

而对于terrestrial planets来说,如地球、火星、水星和金星,卫星少的可怜:

地球只有一个Moon,也叫Luna

火星有两个小Moon:

金星有一个quasi-moon,叫做2002 VE68,2010年Caltech公布了相关的轨道数据,因为跟金星是均值1:1的motion resonance,所以被定为金星的quasi-satellite。但是由于跟地球的轨道相近(~1.021AU),所以在发现后就被Minor Planet Center定为“Potentially Hazardous Asteroid”。

数据详见这篇报道:

其实,照这个理论,地球也有一个quasi-moon,叫做3753 Cruithne,只不过它也是绕着太阳转,跟地球有1:1的轨道共振而已。

水星非常的lonely,没有卫星,本身引力太小,又离太阳过近,太阳风过强,吹扫一切可能形成卫星的种子。

这跟太阳系内卫星可能形成的三大机制有关:

1.母星受到包括但不限于行星、巨型陨石的撞击后剥离出的大块碎片,在母星的引力作用下像滚雪球一样变大最后形成一定的轨道。这个例子最明显的就是地球和月亮。

2.母星使用引力俘获的星体,最后形成一定轨道。这个例子最明显额就是火星的两个小卫星。因为火星的位置正好离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较近:

其实,地球早期确实像题主所说的那样,有companion moons,但不是3个,而是两个:

我们知道,月亮的两面不对称,一边是我们熟悉的“相对”比较光滑的古老的硬化熔岩(ancient hardened lava),另一面则是大量的山形高地(mountainous highlands):

NASA的一次GRAIL Mission(Gravity Recover and Interior Laboratory),具体就是用两架串联的飞行器环绕月亮,精确的绘制月亮的引力场,然后揭示月亮内部是否是层状的:

大多数科学家所认同的45亿年前那场火星大小的行星撞击,导致了月亮的形成,但是根据上面那篇文章的作者Jutzi和Asphaug,那些碎片实际上是形成了两个卫星,另外一颗较小的卫星很有可能就躲在其中的某个朗格朗日点(Lagrangian point)上:

虽然朗格朗日点有点类似引力捕蝇器,可以“锁住”物体一定的时间,但是无法持续很久。最后,小月月无可避免的撞上了大月月,但是因为撞击的速度并不大,所以并木有形成陨石坑:

这里地球大概有30个卫星

但是整个系统是及其混乱的:

到处有碰撞:

地球会遭受不断的撞击,来自卫星也会来自碎片:

像大家看到的一样,地球不断的变黑,于是有了下面的数据:

地球表面的温度高达1686摄氏度,在稳定下来后,除去碎片,大概还有14颗卫星或快或慢的围绕地球:

加快进程后,发现,在地球和Moon4组成的小型系统中,地球由于受到不同类型的卫星的引力微扰,以一种非常奇怪的轨道运转,同时地球看上去毫无生机:

Moon4在不断的降温过程中,出现了水:

随后地球迎来了冰河时期:

如果一开始,并没有那么多卫星,只有4颗,按照题主的意思,开始模拟:

你会发现由于其中某次碰撞产生的碎片开始环绕地球,形成类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8
大约在相当地月系统存在的空间范围内,形成了一个质量相当于现在地球质量9/10的“原地球”和另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原月球”。这两个天体在各自的演化过程中都形成了以铁为主的金属核和由硅酸盐组成的幔和壳。由于这两个天体相距不远,因此有机会发生碰撞。剧烈的碰撞不仅使“原地球”的自转产生了偏斜,而且使“原月球”碎裂,幔和壳变热蒸发,膨胀的气体裹挟着尘埃和少量的幔物质飞离原月球。被“原地球”吸积并变成了地球的一部分。飞离的气体尘埃物质受地球引力的作用,呈盘状分布在洛希限以外的空间,它们通过吸积,先形成一些小天体,然后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吸积增长,最终形成现在的月球
第2个回答  2021-02-17
关于月球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地球因为受到其他外来行星撞击后从太平洋表面飞出一块到太空中,而这块物质慢慢的形成今天的月球。
第3个回答  2021-02-17
是由一些大的宇宙尘埃吸收小的宇宙尘埃,这样一直循环下去所形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