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十大水利工程分别是哪十个?

如题所述

1.十三陵水库

十三陵水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在十三陵盆地的东南,距北京城区40公里。水库面积是颐和园里的昆明湖的20倍,总蓄水量为6000多万立方米。水库大坝建在蟒山和汉包山之间,为斜墙式,总长627米,高29米,底宽179米,顶宽7.5米。前些年因干旱少雨,使得十三陵水库蓄水量越来越少,1984年将延庆县白河堡水库的水引来,水库重振雄姿。

2.千岛湖

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境内(部分位于安徽歙县),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湖,是1959年我国建造的第一座自行设计、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力发电站,是国家一级水体。由于上游注重环境保护,千岛湖水在中国大江大湖中位居优质水之首。千岛湖景区总面积982平方公里,其中湖区面积573平方公里,因湖内拥有星罗棋布的1078个岛屿而得名。杭州千岛湖与加拿大渥太华西南200多公里的金斯顿千岛湖、湖北黄石阳新仙岛湖并称为"世界三大千岛湖"。

3.丹江口水库

丹江口水库,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多年平均入库水量为394.8亿立方米 ,水库来水量来自于汉江和丹江(多年平均约8.2亿立方米)。丹江口大坝加高以后,水库正常蓄水位将从157米提 高至170米,库容将从174.5亿立方米增加到290.5亿立方米,水域面积将达1022.75平方公里。

4.新丰江水库

新丰江水库又称万绿湖,它是1958年筹建新丰江水电站时,在距广东省河源市仅6公里的新丰江下游的亚婆山峡谷修筑拦河大坝蓄水而形成的。新丰江水库是一个集灌溉、发电、防洪于一体的水利工程,水库总面积达370平方公里,库容量达139.8亿立方米,是广东省最大的人工湖。水库大坝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坝高124米,长440米,顶宽为5米。水电站的装机容量达302兆瓦,平均年发电量9.9亿千瓦·时。

5.陆水湖

陆水湖是国家级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咸宁市,因三国东吴名将陆逊在此驻军而得名。陆水湖水域面积58平方公里,蓄水量7.2亿立方米。湖中80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最大的岛有100多公顷,最小的如一叶扁舟,如鸟岛,麋鹿岛,民俗风情岛等。湖中水质澄明碧透,水上碧波荡漾,鱼舟轻发,快艇如织。湖南岸的雪峰山上林丰竹茂。

6.升钟风景区

升钟风景区位于南部县西北部,嘉陵江支流的西河中段。景区以升钟水库大坝及库区为主体,距南部县城90公里,距阆中市40公里。这里属剑门山余脉深丘陵地段,库区内高丘、峡谷、深沟纵横,主要景观有:水库大坝枢纽,大坝高79米、长350余米、顶宽12米,宏大壮观;库区汇水40多平方公里,主河道长81公里,水道蜿蜒曲折,湖水清澈明净。鳄鱼群岛,由大小5个岛屿组成,因主岛形似鳄鱼头而得名,岛区水陆面积约12平方公里。坝高79米,长350米,顶宽12米,可容四部卡车并列通行。整个大坝建筑风格特异,气势宏伟,十分壮观。

7.观音阁水库

观音阁水库,位于辽东半岛东部(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县城以东,属太子河干流,观音阁水库库区水面有62平方公里,最大库容量21.68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为2795平方公里,水库面积从正常水位到最高水位时为61-81.4平方公里。观音阁水库具有供水、发电和防洪的综合效益。每年可为鞍山、本溪和辽阳提供工业用水7.9亿立方米,为农业提供3.8亿立方米用水。

8.密云水库

密云水库,主要建筑有挡水的白河主坝(高66米,长960.2米)、潮河主坝(高56米,长1100米)和5道副坝、2条输水隧洞、3个大型溢洪洞、2座发电站、1座大型调节池和1条密云至北京引水渠。水库全面积曾达到188平方公里,水面137000亩,水深40米至60米,分白河,潮河、内湖三个库区,总蓄水量为43.75亿立方米。最大水深60米,最高水位水面面积可达188平方公里,最大库容43.75亿立方米。

9.白沙湖

白沙湖,位于哈巴河县境内的“白沙湖”水域面积0.5平方公里,,长1316米,汇水面积98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9.43平方公里。

10.峡山水库

水库枢纽工程由主坝、副坝、溢闸、放水洞、发电站、城市供水口等主要建筑物组成,控制流域面积4210km2,总库容14.05亿m3。水库总库容 14.0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5.03亿立方米。库区涉及范围大,包括县市4个、乡镇11个、移民村97个。水库始建于1958年11月,1960年9月建成蓄水。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发电、水产养殖、城市及工业供水等综合利用于一体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5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4万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7
灵渠,中国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古运河,又名湘桂运河、陡河、兴安运河,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灵渠是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全长37公里,建成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由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组成。灵渠设计科学,建造精巧。铧嘴将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汇入湘江。

中国著名十大水利工程
二,京杭运河,从北京至杭州的运河,全长1790km以上,是中国著名水利工程。京杭运河春秋时开始开凿,元代最后开通。京杭运河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连系成一个统一的水运网,是古代南北交通的主动脉。

中国著名十大水利工程
三,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境内,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枢纽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也是现有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秦蜀守李冰主持兴建。都江堰始名于宋代,宋以前称都安堰、湔堰或犍尾堰。都江堰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运、城市供水等多种效益。成都平原因此富庶,自古有“天府之国”美称。

中国著名十大水利工程
四,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减轻荆湖地区洪涝灾害的重要工程,

中国著名十大水利工程
五,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涉及7省直辖市的44座地级以上城市,受水区为京、津、冀、鲁、豫、苏的39座地级及其以上城市、245座县级市(区、县城)和17个工业园区。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建成后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将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中国著名十大水利工程
六,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万里长江上建设的第一个大坝,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伟大的工程,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巨大水利枢纽工程之一。水利枢纽的设计水平和施工技术,都体现了我国当前水电建设的最新成就,是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中国著名十大水利工程
七,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广东省最大的水利工程,用于纵向围堰防冲固堰,位于广东省北江干流中游清远市飞来峡管理区内,坝址控制流域面积3.41万k㎡,占北江流域面积的73%,水库总库容19.04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3.3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年发电量5.54亿kw/h。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目标以防洪为主,兼顾航运、发电、养殖、供水、旅游和改善生态环境。

中国著名十大水利工程
八,江垭水库,是根治澧水洪灾的一个关键性工程项目,被列为水利部和湖南省的重点工程。工程以防洪为主,兼有发电、灌溉、航运、供水、旅游等综合效益。水库总库容17.4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7.4亿立方米,水电装机容量30万千瓦,灌溉农田8.5万亩,改善航道124千米,提供5万余人的生活用水。

中国著名十大水利工程
九,百色水利枢纽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郁江上游右江河段上,坝址在百色市上游22公里处,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发电、灌溉、航运、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是珠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中治理和开发郁江的一座大型骨干水利工程,该项目已列入我国“十五计划”,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标志性工程之一。

中国著名十大水利工程
十,王甫洲水利枢纽,是一个以发电为主,结合航运,兼有灌溉、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2)型水利工程。位于湖北省老河口市汉江干流上,上距丹江口水利枢纽30km,老河口市市区下游约3km处。
第2个回答  2020-10-07
北京要建设10大水利工程,使北京水利走入全国先进行列。这10项工程包括:1、首都防汛安全工程。完成永定河、潮白河河道治理,确保首都防洪安全。2、应急供水工程。建设怀柔、拒马河、西北郊应急水源基地,做好平谷后备水源基地各项前期工作,保证每年提供新水源3亿立方米。3、水资源保护工程。取消密云水库网箱养鱼和违章建筑,确保密云水库水质清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00平方公里,退耕还林、还草10万亩。实施“碧水田园十百千”规划,建设首都水资源生态屏障。4、官厅水体修复工程。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生态技术治理官厅水库和永定河山峡,2005年使三家店水闸水质达到饮用水源标准。5、建设节水城市工程。厉行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6、京城三环水系治理工程。分期、分阶段治理护城河、清河、坝河、凉水河、温榆河、北运河,完成京城三环水系治理任务。建设奥运湖和潮白河水上运动人工湖。7、城市河湖水质还清工程。全部完成城市河湖的治污、截污任务,实现水质基本还清。8、雨水和再生水利用工程。完成再生水主管网建设,新建项目全部建设雨水、再生水利用工程,原有建筑进行雨水、再生水利用改造。9、南水北调工程。2006年底,完成南水北调北京段工程建设,做好引水进京的工程准备。10、水利现代化工程。建设覆盖全市的水利自动化系统、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电子政务系统;完成与之相配套的水利技术装备的更新改造。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水利工程、技术、管理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