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散文的文体知识

如题所述

二、 散文的特点

1. 形散神聚

形散:

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2. 意境深邃

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3. 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优美:指散文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

凝练:指散文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三、 散文的分类

按写作内容分:

(1)写景散文 (2)状物散文

(3)叙事散文 (4)说理散文

按表达方式分:

(1)抒情散文(2)记叙散文 (3)议论散文

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五、散文的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

①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

②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

中小学教材中涉及大量散文篇目,老师们除了深入理解文本外,还可以特别关注以下几点:

1.关注作者:了解课内出现作者的生平等文学常

识,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文章内涵理解,并常有文学常识类题目考查。

2.关注写作风格:体会作者具有特点的写作风格,帮助学生阅读同一作者其他作品时能准确把握文本特点。

3.关注作者影响力:关注文学发展现状,阅读考试中常有热门作家其他篇目的延伸阅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31
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这是我们考试中所使用的概念。

二、散文的分类

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1.记叙散文

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

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写人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这类散文与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要较散文高得多;另外,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须作者明确抒发。就写人而言,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