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他,是第几人称?

如题所述

“我”是第一人称,“你”是第二人称,“他”是第三人称。

人称是语法专用词,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行为、动作是属于谁的。第一人称(我)属于说话人,第二人称(你)属于听话人,第三人称(他)属于说话人、听话以外的人。

1、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专称“朕”、“孤”“寡人”等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的”“我们”“我们的”。

2、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3、第三人称,又叫他称。常用“彼”“其”“之”等字,它们既可以用来指人,又可以用来代事,其用法更为灵活,通常译为“他”“她”“他的”“他们”“他们的”等。

扩展资料:

“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之一,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几乎不可须臾离也。

在自称代词中,“我”较之“吾”“余”“予”等字出现为早,但这并非“我”最初的造字本义,而是引申义了。至于它的本义到底是什么,自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后的1000余年里,还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20世纪初,随着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的出土,这一谜题方逐渐解开。人们才知道,长期相沿习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我”,其本义原是古代一种颇具杀伤力的兵器。

“我”字右边是个“戈”。汉字中,凡从“戈”之字,多含有杀戮、武力或兵器之义,如“伐”“战”“戕”“戮”“戡”“戢”、“戬”“截”“戟”“戚(古代斧类兵器)”等。对此,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根据甲骨文字形,最早指出“我”疑像兵器之形。

另外专家认为,由于“我”是古代的戈类兵器,很容易激发军队的斗志,凡持“我”者,皆属我方,这样“我”便逐渐引申出“我方”和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意思,并一直沿用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称代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原来我不认识“我”(汉字故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2

你是第二人称,我是第一人称,他是第三人称

用第一人称写,是作者在叙述故事的时候,把自己当做故事的见证人写进文章中,甚至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某一人物,通过“我”把整个故事传达给读者,这样可以给读者一个真实亲切的感觉,容易引起共鸣你”是指读者,做为作者,则还是第一人称。他就写的比较凄然的写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19
第一人称是“我”,第二是人称“你”,第三是人称“Ta”(他、她、它)。
相关介绍:
1.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
2.第二人称:在言语活动中指称与说话人相对的听话人。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运用第二人称是比较少见的叙述方式。
3.第三人称:在言语活动中指记叙、抒情一类文章中,叙述人不出现在作品中,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是第三人称。

扩展资料
在记叙、抒情一类文章中,叙述人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出现,以“我”自称的即“第一人称”。
文中的“我”可以是作者本人,或作品中的虚构人物;也可以是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我"必须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发生种种关系,并对人物事件等起说明和见证作用。这种叙述方式常给人以亲切真实之感,但笔触所至,只能限制在"我"所经历或耳闻目见的范围之内。
第三人称写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而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
第3个回答  2020-05-20

    我---第一人称

    你---第二人称

    他她它---第三人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