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充满勇气?

如题所述

我是柯婷,70后妈妈,家有青春期男娃一枚,爱电影、爱读书、爱旅行,但这些都比不上我爱孩子,爱孩子们!

兰海与9岁的鸣谦,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勇气”的故事。

鸣谦班级里的小伙伴,违反班级纪律。内心正义感非常强烈的鸣谦,想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又同时面临着三种害怕。

1、害怕别人说他打小报告。

2、害怕同学被罚站被批评。

3、害怕别人阻止他。

首先说,9-10岁的孩子,正处于从具体思维往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他们对于“是非”“善恶”的概念,开始越来越敏感。这正是他们人生观开始形成的阶段。

这些害怕跟正义感,在他内心激烈冲突着,他想知道到底什么是错什么是对?所以他来找到兰海请教。

是为自己内心的信念坚持,还是为其他人的压力妥协?

To be,or not tobe……这样的问题,很多成年人终其一生,也一样难以抉择。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钦佩那些敢于直面困难,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人。

有时候不由得会想,那些人的勇气,是天生的吧?

而“勇气”这件事,先天当然有一定关系,但从小经历的教养环境,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一个成年人,都是曾经的孩子。

每一个胆怯的成年人,

多半是从一个胆怯的童年开始的……

兰海在结尾处语气有点重地给了鸣谦的父母以忠告:

“鸣谦把这些事情告诉妈妈的时候,得到的反馈就是“随便”。

当我们轻易地对孩子说,随你的时候。

我们的这种态度是不是也是太随便了?

我呼吁我们的成年人,不要再以随便,随你怎么办的方式去打发我们的孩子。”

鸣谦的害怕、与无力感,有一部分正是从爸爸妈妈的反馈方式中获得的。

“随便”。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词儿?

“随你的便”。——是这些年一直被高喊的口号“爱与自由”的贯彻执行吗?

不。

不是的。

随你的便,看似好像赋予了孩子很大的自由。

其实不然,它基本等同于直接告诉孩子:“这事与我无关,我跟你划清界限,即使我是你的爸妈。至于你是否害怕担心,这事也与我无关,我不关心。”

它表达的是一种转过身去的态度,可以跟“拒绝”直接划等号。

当一个内心困惑,急需求助的孩子,面对这样“拒绝的背影”。

他内心的无力感是可想而知的。

当这个孩子在目前的生命阶段,经历过几次这样的“被拒绝”,陷于无助的境地之后。

害怕就成为了这个孩子生命的底色。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从“害怕”的成因说起……

让我们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在漆黑的房间里,你伸出手,却碰不到墙壁,就会产生恐惧。

当你手中有一个蜡烛,哪怕是微弱的烛光,能看得到四周的墙壁。

或者你慢慢地在黑暗中摸索,触摸到坚实的墙壁。

此时你的内心会立刻安定下来。

“有边界”是安全感形成的重要因素。

婴儿的生活为什么尤其需要规律,有稳定的陪伴人,稳定的活动范围?

因为这些稳定的“边界”,能带给婴儿安全感。

当孩子开始长大,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当我们告诉他们,床的边缘以内,你可以自由玩耍,但是出了这个边缘,你可能会掉下去,危险,会疼。

他们确认了这个边界,会在床的范围内“自由、安全、愉快”地玩耍。

有边界,带给人安全感。

无边界,则制造出恐惧。

9岁的鸣谦,他的活动范围当然早早脱离了一张床的范畴。

注意到兰海说的那句话了吗?

“童年期的时候,孩子价值观的建立更多来自于爸爸妈妈的态度。

他们在探索自己和他人,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的时候,他们也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支持。”

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一样在探索边界,只是这边界越来越不是“有形”的。而是价值观层面上“无形的边界”。

当他们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有效的支持时,他们内心蔓延的恐慌,跟小婴儿不知道床的边界在哪里,是一样的。

在这个偌大的世界里,我,找不到安全感。

童年时怕黑、怕床下的小怪兽、怕跟妈妈分离……

少年时怕被同学嘲笑、怕被老师批评、怕跟别人发生冲突……

从小到大一次次累积的害怕,孩子不再提起,我们也以为这事儿过去了,时间久了,害怕就不存在了。

但那些害怕,其实从没离开过。

当一个孩子从没体会到克服恐惧的感受,

恐惧在他心里会一点点长大,挤走里面原来的住客,

那位住客的名字叫做——“勇气”。

勇气缺失的人,最可能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呢?

就是踟蹰不前。

兰海直接说出了鸣谦内心的独白:“你担心别人的嘲笑讽刺”。

但嘲笑讽刺一定会发生的吗?不一定。

勇气缺失的人最典型的表现是,在行动之前,内心的假想敌已经把自己打败了。

那些假想敌一定存在吗?

不一定。

它们更多来自于想象。

而有勇气的人面对这些不确定的情况会是怎样呢?

他们通常会说:“不试试怎么知道?”

最近的幼儿园虐童事件,曾经长期研究PTSD(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心理学家李松蔚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负责地说一句:经历过创伤的人,在真正理解发生了什么,并且能原原本本讲出来之前,他们不会遗忘。”

害怕这种情绪,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创伤。

那些恐惧的孩子,带着未经处理的害怕,他们渐渐长大,成为胆怯的成年人。

兰海通过跟鸣谦的一步步示范,教会我们如何帮助孩子面对害怕,同时找回勇气。

她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步:具体明确地说出他的害怕。

害怕这种情绪,很多时候以一种模糊的面目存在。

当我们并不清楚我们到底害怕什么的时候,我们永远都无法处理这种情绪。

只有当我们明确、清晰地、帮助孩子理清他们害怕的到底是什么,并且帮助他们说出来的时候,说出口的这个瞬间,模糊的害怕已经变得不那么可怕了。

因为我们重新找到了边界。

第二步:帮助孩子体验面对害怕的感受。

兰海采用了什么方式帮助鸣谦体验呢?她采取了掰手腕的方式。

掰手腕非常直观,看起来好玩,这让鸣谦心底的防线松动了。

它看上去没有直接解决鸣谦的问题,其实它模拟的,正是鸣谦需要去直接面对同学的这种恐惧。

劳伦斯科恩博士在《游戏力》这本书里说:

“大多数孩子是没有办法处理他们的恐惧的,他们对自己所恐惧的事物总是一味躲避。孩子如果害怕蜜蜂,那他就不愿意外出,如果怕水,就拒绝去游泳。碰到这种情况,家长们可能会十分懊恼,一气之下甚至会强迫孩子去尝试他们害怕的东西。但是,孩子的恐惧仍然还留在原处。

但是,恐惧不是通过逃避就能去除掉的,我们只有面对它,才能消除它。如果大人可以发起一个与恐惧相关的、但是“好玩”的游戏,那么孩子就会发现,恐惧能够被克服,自己也能从克服恐惧的过程中获得自信。”

兰海为什么没有让鸣谦在第一次掰手腕时就赢了兰海?

因为她深知那样,鸣谦体验到的只有肤浅的“成功”。

他依然没有经历从害怕的泥坑中,挣扎着自己站起来。

鸣谦需要的,是一次次体验“害怕”,面对“害怕”。

因此兰海鼓励鸣谦,来,第二次。

鸣谦又输了。

说实话看到那里我是担忧的,我怕鸣谦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尝试了。

为什么要让鸣谦输第二次?

因为重复了两次的失败,兰海都在用实际情况告诉鸣谦,“你瞧,你担心的那些嘲笑讽刺,是不是都不存在?别人只会认为:你看他多有勇气,敢和那么有力气的人掰手腕!”

当孩子有机会体验,原来失败了没有这么可怕,无论怎么失败,我都是安全的、被接纳,和被喜欢的。那么失败又有什么值得害怕的?

所以,如果我们的孩子害怕失败,请反思我们是否给他们提供了安全的、没有随意评判的环境。

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

鸣谦的勇气战胜了恐惧,他面对挑战,跟兰海掰了第三次手腕。

这一次,他赢了。

相信我们都能够知道,第一次他就赢了,跟到第三次他才终于赢了。

这中间的心理过程是完全不同的。

鸣谦从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的突破,也是截然不同的。

科恩博士在《游戏力》里还说到:

“每一个孩子的恐惧,都有一个临界点。当我们通过游戏的方式,一步步越来越靠近,并且突破这个临界点。这就是最终治愈这个恐惧的心理地点。”

所以,兰海的第三步其实就是:一步步带着孩子体验恐惧,逐步靠近临界点,最终突破它。

当恐惧假想敌越来越多,当勇气越来越少。

如果我们假装遗忘,逃避面对,就永远失去了战胜恐惧的机会。

而当我们越来越多地敢于面对,敢于体验更多的恐惧,恐惧这个东西,它反而就溜走了。

“当当当”敲黑板,划重点的时间又到啦!

面对害怕,恢复勇气的具体方法是:

1、具体明确地说出害怕。

2、体验面对害怕的感受。

3、逐步靠近临界点,最终突破它。

兰海对鸣谦说的那句话,其实也是对所有人说的:

“害怕和恐惧是每个人都会有的。

但是我们要学会和恐惧一起相处。”

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里这样写到: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祝我们每个人,都能充满勇气地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让孩子充满勇气,我认为家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让孩子不断去尝试,不要怕犯错,而是把错误当成学习的好机会。孩子在小的时候,对很多事情都充满好奇,我们要给他们提供安全的环境,让他们多去尝试,而不要限制他们。当他们尝试成功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很有能力,更有勇气去尝试更多新的事物。当他们犯错时,孩子会有挫败感,如果这时候家长再批评责骂,就会更让孩子有挫败感,从而丧失勇气和信心,久而久之,孩子的勇气都被我们给骂没了。还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干啥都害怕孩子受到伤害,于是当孩子去探索的时候,总是制止孩子,这不让孩子做,那不让孩子干,孩子慢慢的就不愿意去尝试了,再遇到陌生的事物时有可能会胆怯、不愿靠近。所以说大人怎么做,对孩子勇气的影响热别重要。

2、无论孩子能不能做到,都要不断鼓励孩子。当孩子能做到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表扬孩子,比如说,“你做的真好!”“你真是太棒了!”“你真厉害啊!”这时孩子也很容易感到自己充满勇气,去尝试更加困难或者复杂的是事情。但是当孩子做不到或者做不好时,我们常常会催促孩子,或者跟其他人做比较。比如孩子不敢下水游泳,我们可能会对孩子说,“你说要游泳,我们花了好多钱带你来游泳,你又不敢下水,这有啥怕的啊,你赶紧下去游啊,再不游我们就走了。”“你看边上那个小朋友,比你小,人家游得多好啊,你咋那么胆小呢?”这些话往往只会让孩子更加退缩,不能给孩子勇气。这时孩子更需要我们的鼓励,鼓励孩子一点点的进步,看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可以让孩子有信心,更加充满勇气。

3、接纳孩子当下最真实的状态。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之前对一件事情还不怕,但是下次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表现,这时我们可能会觉得奇怪。还有的比较敏感的孩子,天生对陌生事情比较慢热,不会一开始就愿意尝试,这时我们家长就很容易焦虑,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这么胆小啊,以后可怎么办呢?其实我们只需要接纳孩子的状态,并且给他们时间,然后适当的引导,这些焦虑都是多余的。

孩子是否充满勇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么做。我们需要去保护孩子的那份童心和勇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