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有哪些词汇?

如题所述

东北方言,即东北官话。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方言的历史成因是由当地各民族语言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东北方言的形成也有其认知动因,隐含型东北方言和半隐含型东北方言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得以体现。需注意,东北地区存在多种方言,而不仅仅只有东北方言。字面型东北方言也并非其构成因子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其中蕴涵了人类的认知加工。东北方言ᙌ/p>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5

老鼻子.杠杠滴,马路牙子,吭呲瘪肚

1. 老鼻子;东北菜口味较重,且菜式相对于南方菜来说花样不多,故不易产生美食家。而厉害的东北美食家除了一条好舌头外,还要有灵敏的鼻子,仅凭嗅觉来品评美食。东北称这种人为老鼻子,后引申为业内翘楚、某个领域的高手的意思。

2. 杠杠滴;东北过去房屋用茅草苫房顶,而且没有天花板,在屋内向上看可以看到木头杠子做成的房梁。每逢下雨,年久失修的屋顶便会漏雨,顺着房梁往下滴水,东北人称这种现象为“杠杠滴”。

3. 马路牙子;东北乡间道路两旁经常生长很多马齿苋,相传是小马驹褪下的牙齿掉在路边而生,所以东北又称马齿苋为“马路牙子”。马齿苋也是东北一种美味的野菜,东北几乎所有饭店都有出售,风味一绝,来东北旅游不可不尝。南方的朋友记得点菜的时候一定要入乡随俗,拍桌子高喊:老板,给我来一份儿马路牙子。

4. 老灯;在一百多年前,东北地广人稀,各类生活用品极度稀缺,作为照明用的蜡烛和灯油更是分外珍贵,所以东北人对灯的感情非常深。因此常常把德高望重的老人称为“老灯”,意即像灯火一样照亮生活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和一些较粗俗的词语连用,如“老逼灯”“老鸡巴灯”,表示对老人一种开玩笑式的尊重。注:后两种用法除了对关系极好的长辈外不可轻易使用。

5. 二尾(yi,三声)子;过去东北山中多老虎,《水浒传》中景阳冈一段曾说老虎有三招,一扑,一掀,一剪。其中这所谓的“一剪”,是指老虎用尾巴抽打猎物。虎尾毛皮华丽、粗壮有力,抽打猎物刚猛凌厉,被东北人视为阳刚于美丽兼得之物。所以东北人称长得帅的男人为“二尾(yi,三声)子”,意为仅仅次于老虎尾巴。南方的朋友可以用这个词来赞美你们心目中的长腿欧巴。

6. 毛楞;楞,有刚强的意思。这个词的原意是指动物的毛发直立,如同锥在囊中锋芒毕露,后来引申为形容一个人办事利索不拖泥带水的意思。多用来形容做事雷厉风行、机敏果敢之人。

7. 吭呲瘪肚;吭哧,拟声词,形容因为过度劳累而发出的断断续续的呻吟声。瘪肚,形容饿肚子的一种状态。这个词的意思是因为做某件事而费尽心力,坚持不懈。多用来形容工作辛苦、创业艰难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26
第3个回答  2018-10-30
第一个老鼻子 就解释不多 别在那胡说八道行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