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簋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其记载的内容为研究《尚书·牧誓》和《逸周书·世俘》等古籍提供有力的佐证。它揭示了武王伐纣这一历史事件的时间细节,即甲子日清晨,且在这一天木星恰巧位于天空,这与《尚书·牧誓》中"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郊牧野"的描述相吻合,同时也与《淮南子·兵略训》等古代文献的记载相符。这一发现对于厘清史实,特别是解决牧野之战确切日期的争论具有重大的意义。
尽管利簋的铭文内容简洁,但其作为唯一留存的实物证据,其价值和意义无法估量。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实物资料,关于牧野之战的日期众说纷纭,史学界曾有过数十种不同的推断。利簋的出土,犹如一道亮光,为这段历史的解读提供了坚实的基石,其珍贵程度甚至可以用“价值连城”来形容,足见其历史地位之重要。
利簋,西周早期青铜器。利簋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千克。侈口,鼓腹,双兽耳垂珥,方座圈足,器形与天亡簋相似,为典型的西周早期风格。簋腹和方座饰有饕餮纹、夔纹,圈足饰有夔纹、云雷纹。腹内底部有铭文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