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物,搓其四壁,会水花四溅,是什么文物?

如题所述

喷水鱼洗 喷水鱼洗是一种类似现今 洗脸盆一样的古代铜盆。盆内刻有四条鱼, 盆的上沿两侧有一对提耳。提耳的设置,便于提动鱼洗, 但它同时又有另外一个功用,即当手掌跟它摩擦时, 会发出嗡嗡响声,就像用弓拉弦能产生声音一样, 因此人们又把它称为两弦。这种鱼洗有个特点, 就是当里边盛有水时,以手摩擦其两弦,除发出嗡嗡响声外, 盆内还能喷射出水柱,在水面形成浪花,显得十分神奇。 喷水鱼洗实物,在现今杭州、大连、重庆等地的博物馆里, 仍可见到(参见戴念祖,“喷水鱼洗起源初探”,《 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年1期)(图1)。 喷水鱼洗的起源年代,现在尚不能完全确定。洗作为一种盛水器皿, 出现时间很早,周代即已有了洗的存在。在汉代或汉代以前, 洗是一种普通用器。但是迄今尚未见到有资料可以证明, 在汉代或汉代以前已发现洗的喷水现象。另一方面, 在已发现的汉洗或周洗中,都没有“两弦”这一结构部件, 这与后世的喷水鱼洗形制差异很大。诚然, 技术高超的人用手摩擦这类没有两弦的洗, 也能使其内水面呈现规则水流甚至喷出水花, 但这毕竟是熟知鱼洗喷水现象以后的刻意钻研所致, 在汉代或汉代以前,人们恐怕很难想到这一点。 汉洗中也有刻饰以鱼的。宋王黼《博古图》 卷二十一就曾描述过汉代的一个双鱼洗, 并对古人之所以用鱼装饰做过解释,说:该洗“中饰以二鱼, 笔画不繁缛而简古,真汉物也。且鱼与水相须之物, 于是洗皆旌以鱼,又汉之姜诗尝有双鲤之祥,当时颇高其行, 得非用为雅制耶?”可见,汉洗上刻饰以鱼,主要是起装饰作用, 与喷水功能无关。但是, 后世喷水鱼洗上刻画的鱼首与摩擦两弦时所喷水柱吻合, 则显然是古人熟知鱼洗的摩擦喷水现象并经过周密观察后的刻意所为 ,不再是简单起装饰作用了。此类实物的出现, 是古人发现鱼洗喷水现象的重要依据。 在宋代文献中,出现了一些可能与喷水鱼洗有关的记载。 例如王明清所撰的《挥麈前录》 卷三就曾提到后晋石重贵向辽朝进献的两件宝物,其中有瓷盆一枚, “画双鲤存焉,水满则跳跃如生,覆之无它矣。”我们知道, 喷水鱼洗在受到摩擦时,洗内的水因受迫振动而喷涌, 恰似被其中的鱼搅动一般,这与《挥麈前录》的描写十分相似, 由此基本上可以断定该器是一个喷水鱼洗。 宋代何薳在其《春渚纪闻》卷九引述《虏庭杂记》, 也提到了石重贵向辽主进献的那个鱼盆,但说它是木制的,云:“ 鱼盆则一木素盆也,方圆二尺,中有木纹,成二鱼状,鳞鬣毕俱, 长五寸许。若贮水用,则双鱼隐然涌起,顷之,遂成真鱼;覆水, 则宛然木纹之鱼也。至今句容人铸铜为洗,名双鱼者,用其遗制也。 ”“隐然涌起”,似指在刚开始摩擦时水纹涌现的情形;“ 遂成真鱼”,则应指摩擦进行到一定程度,水柱喷出, 就像水中真有鱼在喷水一样。这样的描述,应该能用喷水鱼洗作解。 但是引文中说是木盆,当为误记, 因为木盆很难有因震动而喷水的效果, 而传世的实物也确实没有木制的。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引文中提到,“至今句容人铸铜为洗, 名双鱼者,用其遗制也。”它明确道出了喷水铜洗的起源。 何薳生活于北宋末年, 那时江苏句容一带已有人能制造喷水的铜质鱼洗, 其源起正是晋出帝的瓷鱼盆。它的名称最初称为盆, 后来才叫铜洗或双鱼铜洗。再后来由刻画双鱼发展成刻画四条鱼, 这表明人们对鱼洗振动的认识加深了。 因为喷水鱼洗最基本的是喷起四道水柱,四条鱼配四道水柱, 构思巧妙,富有艺术美形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挥麈前录》和《春渚纪闻》的描写中, 都没有提及需有人用手摩擦一事。这究竟是出于记载的疏忽, 还是由于别的原因?比如说,该瓷盆原本就不是喷水鱼洗, 它是根据某种光学成象原理制成的。这里我们做些分析。同样是在《 春渚纪闻》卷九,何薳还记述了一个玛瑙盂,说该盂“ 圆净无雕镂纹”,其主人“用以贮水注砚,因闲砚(视)之, 中有一鲫,长寸许,游泳可爱。意为偶汲池水得之,不以为异也。 后或疑之,取置缶中,尽出余水验之,鱼不复见。复酌水满中, 须臾一鱼泛然而起,以手取之,终无形体可拘。” 这里提及的玛瑙盂,我们在“透镜成像”一条已经分析过, 认为它是依据光学原理制成的。可以看出,玛瑙盂有两个特点, 一是无水时无鱼,注水后才能见到鱼,这主要是为了增加其神秘性; 另一特点是虽然引文中也提“游泳可爱”、“泛然而起”字样, 但总的来讲给人以静态感觉。这是因为人们看到的是鱼的像, 自然不会感到盂中的水也在波动。相反, 在前边提到的双鲤瓷盆则是“画双鲤存焉”,原来就雕刻双鱼在内。 加水之后,“则双鱼隐然涌起”,“跳跃如生”, 显得满盆都是浪花。这种效果非光学成像所能造成, 只能是力学作用所致,所以我们认为该段描写讲的是喷水鱼洗。 鱼洗能够喷水,其道理何在? 这当然与人手摩擦引起的洗的振动有关系。研究者发现, 洗的振动属于板振动,是一种规则的类似圆柱形板的振动。 人手摩擦洗的两弦,引起洗的周壁发生振动, 手掌和两弦的摩擦就是洗发生振动的激励源,通过摩擦, 赋予洗周面振动的能量。因为手掌和两弦的接触, 使得该处总是处在振动波节位置。两弦对于洗中心是对称分布的, 因此摩擦两弦引起的洗的振动只能是偶数节线(如4、6、8节线) 振动。其振动情形如图2所示。 洗的周壁振动时,对洗内的水产生拍击作用, 迫使水发生相应的和谐振动。在洗的振动波腹处, 水的振动也最强烈,甚至由于受到波腹的拍击而喷起水柱, 并在水面形成定向波浪。在洗的振动波节处,水不发生振动, 浪花停止在波节线上, 水面气泡和水珠也停泊在这些不振动的水面径线上(如图3所示)。 这样,通过以手摩擦洗的两弦, 就在洗内的水面上形成了有规则的波纹分布和水柱喷起。 水是鱼洗振动的负荷体,水量的多少也影响到鱼洗振动节线的形成。 因此,为使鱼洗产生不同数量的波浪和水花,必须适当控制注水量。 从浙江省博物馆所藏的喷水鱼洗情形来看,大约注入鱼洗容量9/ 10、7/10和1/2的水,会使鱼洗分别产生4、6、 8个驻波,即鱼洗分别做4、6、8节线的振动。 其中4节线振动是鱼洗的基频振动,它激起的水柱最高,浪花最大。 在鱼洗振动时,通过观察水面的波纹分布, 可以看出水面不振动的节线,从而推知洗壁的节线位置。这样, 喷水鱼洗就使弯曲板的振动成为可见。这在科学史上, 的确是一重大发明。当然,还可以用干细沙代替水, 这样观察起来效果更好。 应予指出的是,类似喷水鱼洗的器皿, 在我国少数民族也曾被发现过。近人徐珂收集大量清代资料,编成《 清稗类钞》一书,其中有一条名为“李子明藏古苗王铜锅”, 原文如下: “古州城外河街,有陈顺昌者,以钱二千向苗人购一铜锅, 重十余斤。贮冷水于中,摩其两耳,即发声如风琴、如芦笙、 如吹牛角,其声嘹亮,可闻里余。锅中冷水即起细沫如沸水, 溅跳甚高。水面四围成八角形,中心不动。传闻为古代苗王遗物。 锅上大下小,遍体青绿,两耳有鱼形纹。后归李子明。” 这段话, 大概是历史上最早明确而又全面记录喷水鱼洗类器物的文字, 它记述了该器物的形制:外形像一个平底锅,重十余斤,上大下小, 两耳有鱼形纹;还说明了其声学性能:摩其两耳, 会发出响亮的声音,可以传到一里以外。 把喷水性能与声学效果相联系,这是以前文献所没有过的。“ 可闻里余”的说法,不管是否含有夸张成分,该铜锅声学性能良好, 则是可以肯定的。声音嘹亮说明它的振动性能好, 振动性能好则喷水功能强。引文接下去对铜锅喷水性能的描写, 就证明了这一点。“水面四围成八角形,中心不动”一语, 表明作者看到的该铜锅的振动模式是八节线振动。 特别应予指出的是,这段话明确提到该铜锅是得自于苗人。“ 传闻为古代苗王遗物”,表明苗族同胞对该器的珍重;“遍体青绿” ,说明其传世时间之久。 苗族同胞在很久以前就制造出了具有如此良好喷水性能的铜锅, 这是值得一提的。 图片我不知道怎么上传 你可以看下参考资料 里面有 参考资料: http://www.doule.org/ school/40z/site/personalweb/ wlz/%C5%E7%CB%AE%D3%E3%CF%B4. 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