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文的基本常识

搜集关于文言虚词等等的古文字用法,要求是普遍可以翻译的.

一. 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一.文言实词的一些基本常识
1.实词的古今异义:
有一部分文言实词的古今意义没有变化,可以用它的今义去理解文言文。
一部分实词在文言中古义与今义都用,这个语境用的是古义,那个语境用的是今义,阅读时必须结合它所在的句子去分析斟酌。
多数文言实词的古义和今义是不同的,不能用今义去理解它在文言文中意义。具体地说,这种古今词义的差异体现在四个方面:词义扩大或缩小了,如“江”、“好”、“臭”、“让”;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如 :“卑鄙”、“爪牙”、“锻炼”、“钩心斗角”、“师心自用”等;古今义没有任何联系,已经转移了,如:“涕”、“偷”
(1)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而其归书也必速
后五年,吾妻来归
(2)使使如秦受地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矣。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此诚社稷存亡之秋也
(5)毛遂自赞于平原君 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
(6)父已在先,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求,无乃尔是过与?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子与我衣,我活也 蹇叔之子与师
(7)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8)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9)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10)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11)便言多令才,年始十八九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
此三子者,吾遗恨也
(13)为学有难易乎? 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贼易之
(14)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独不怜公子姊乎? 独畏廉将军哉?
(15)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16)王有疾在奏里,不治将恐深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17)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18)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
(19)可为约束,立制度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20)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1)少时,家贫,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愿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2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23)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24)哭泣无涕,中心不泣
(25)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26)光武悬令,往往物色之
(27)去:离开;(时空)距离 /虽:虽然;即使 / 每:每次、每逢;经常
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 祥:预兆
锻炼:玩弄法律,使人入罪
(28)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
(29)劝君更尽一杯酒 果行,国人皆劝
(30)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
(31)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管仲相齐,齐大治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君之面,位不过封侯;相君之背,贵不可言
(3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33)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2.区分单音词与双音词:
文言文只有少量的双音词,不能撤分开来理解。一些连绵词、叠音词、专用名词、表示时间的词都属于这一类。如:憔悴、展转、窈窕、惆怅、参差、仿佛、踯躅、徜徉、逡巡;社稷、天子、足下、布衣、宾客、区区、郁郁唧唧;
斯须、须臾、少间、有顷、有间、久之、质明、黄昏、人定、鸡鸣、隅中。另外,有些双音节词在特定的语境里也不能撤分开来理解,只能把它当作一个词。如: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是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旦日,卒中往往语。”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 “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同一个双音节词在文言文里有时是两个单音词,有时是一个双音词,须结合具体的语境去仔细分辨。 胜相士,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以武贤,上以为大将
吾祖死于是,吾父又死于是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冬有雷电,夏有霜雪,然而寒暑之势不易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文言文中一般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单音词居多。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双音词的,在文言里往往是两个单音词,需要撤分开来理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公车特征拜郎中 /于是相如前进缶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屈原行吟泽畔,形容枯槁,颜色憔悴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范缜数目项王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古之学者必有师 /太监泣曰:“是非赂得之。”
寻用宰相候莘荐,除太学博士,再迁应奉,终于翰林修撰
高皇后马氏,宿州人,父马公素善郭子兴,遂以后托子兴。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
璧有瑕,请指示王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子,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适莽仓者,三飧而反,腹犹果然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偏义复词:
概念:两个意义相反、相对的词连在一起使用,在某个语境里只使用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个词只起陪衬音节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这种语言现象叫做偏义复词。
是偏义复词还是复合词,得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仔细分析揣摩: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江水月明寒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有于社稷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通假字
通假字是文言文的一种特殊的实词现象,指的是音同、音近或形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直言之,就是古人约定俗成而写的错别字。
通假字由于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因而使其具有固定性。也即是说某个字在几个文段里都用成了通假字,那么它肯定通假的是同一个字。换句话说,甲古人、乙古人、丙古人及所有的古人都约定把某个字写成同一个错字。如:“将军身被坚执锐”、“屈原被发行吟泽畔”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何,国变,宁南死” “距关,毋内诸侯”、“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
通假字只能是单向通假,不可能双向通假,即本字与通假字之间不能互相通假。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凭”就不能通“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