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望梅止渴"的典故发生在谁身上

如题所述

三国的时候,魏国的国君曹操,他年轻的时候,就非常的聪明。有一次,天气非常地热,他带领几十万的大军经过一片大原野,士兵们从早上走到下午,肚子都没有吃过一点东西、喝过一口水。其中一个士兵实在受不了:“我们如果再没有水喝,一定会死掉的。”“对呀!对呀!我也快渴死了!我们不要再走了啦!”士兵一个接着一个开始埋怨起来。曹操看到大家因为口渴都不愿意再走,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觉得口不渴呢?忽然,他想到一个办法,曹操指着很远很远的一片山林,大声的对士兵说:“喂!弟兄们,赶快起来喔!前面是一座梅子林,树上结了好多好多酸溜溜的梅子。我们只要走过这一片大原野,就有梅子可以吃喽。”士兵们一听到前面有酸酸的梅子可以吃,嘴里面不知不觉就产生许多唾液出来,感觉比较不那么渴了:“哇!有梅子可以吃,那我们赶快走吧!”大家一下子都有精神了,曹操也就顺利的带领大军继续向前走。

从此以后大家就用“望梅止渴”来表示一个人用想像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就像士兵们想到梅子就觉得口不渴了一样。

【释源:《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日:‘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说解:“望梅止渴”之事表现出曹操的聪明才智,他能在大军绝水源、士卒渴难忍的危急情况下,提及甘酸的梅子,不仅使士卒引起条件反射、暂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气,“得及前源”。后以“望梅止渴”比喻虚偿所愿。《水济传》五十一回:“官人今日见一文也无,提甚三五两银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示例〗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四

摘自赵西尧等著《三国文化概览》】

歇后语:曹操率兵进入无水大荒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3-01
三国的时候,魏国的国君曹操,他年轻的时候,就非常的聪明。有一次,天气非常地热,他带领几十万的大军经过一片大原野,士兵们从早上走到下午,肚子都没有吃过一点东西、喝过一口水。其中一个士兵实在受不了:“我们如果再没有水喝,一定会死掉的。”“对呀!对呀!我也快渴死了!我们不要再走了啦!”士兵一个接着一个开始埋怨起来。曹操看到大家因为口渴都不愿意再走,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觉得口不渴呢?忽然,他想到一个办法,曹操指着很远很远的一片山林,大声的对士兵说:“喂!弟兄们,赶快起来喔!前面是一座梅子林,树上结了好多好多酸溜溜的梅子。我们只要走过这一片大原野,就有梅子可以吃喽。”士兵们一听到前面有酸酸的梅子可以吃,嘴里面不知不觉就产生许多唾液出来,感觉比较不那么渴了:“哇!有梅子可以吃,那我们赶快走吧!”大家一下子都有精神了,曹操也就顺利的带领大军继续向前走。
第2个回答  2007-03-01
曹操
回答者:三良叶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3-1 08:52

曹操
回答者:liujun427 - 一代宗师 十四级 3-1 08:52

曹操吧
回答者:actozy - 举人 五级 3-1 08:52
"三国"中"望梅止渴"的典故发生在曹操的身上。
三国的时候,魏国的国君曹操,他年轻的时候,就非常的聪明。有一次,天气非常地热,他带领几十万的大军经过一片大原野,士兵们从早上走到下午,肚子都没有吃过一点东西、喝过一口水。其中一个士兵实在受不了:“我们如果再没有水喝,一定会死掉的。”“对呀!对呀!我也快渴死了!我们不要再走了啦!”士兵一个接着一个开始埋怨起来。曹操看到大家因为口渴都不愿意再走,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觉得口不渴呢?忽然,他想到一个办法,曹操指着很远很远的一片山林,大声的对士兵说:“喂!弟兄们,赶快起来喔!前面是一座梅子林,树上结了好多好多酸溜溜的梅子。我们只要走过这一片大原野,就有梅子可以吃喽。”士兵们一听到前面有酸酸的梅子可以吃,嘴里面不知不觉就产生许多唾液出来,感觉比较不那么渴了:“哇!有梅子可以吃,那我们赶快走吧!”大家一下子都有精神了,曹操也就顺利的带领大军继续向前走。
回答者:zcpa1076 - 魔法学徒 一级 3-1 08:53
第3个回答  2007-03-03
吕布(吕奉先),不用多说!

自从董卓把貂蝉占为己有后,吕布整天寝食难安,他的后花园有一个梅子林,这是她和貂蝉曾经幽会的地方。有一天,吕布闲逛到梅林,看见梅子就想起了曾经和貂蝉的美好时光,顿时英雄的泪水从脸颊流淌下来。所以后人就把这个典故叫做望梅止渴。
第4个回答  2007-03-09
"望梅止渴"的典故发生在西晋时期的陈寿身上,陈寿所著的《三国志》里有这个故事。

是否真实历史我们不能肯定,但我们可以确定"望梅止渴"的典故是出自陈寿之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