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的作曲者是:

如题所述

曲作家:
冼星海,生於一九零五年六月十三日(农历五月十一日),原籍广东番禺,父亲冼喜泰是一个船工,在他出世时已去世,母亲黄苏英是一个农村妇女。冼星海自少依靠祖父生活,六岁时祖父去世,随母亲到南洋,进了一所旧式学校,攻读四书五经。后转到英国人办的英文学校,攻读英文。十一岁转到华侨办的高等小学,读了两年,回到广东,进岭南大学附中,又升入大学,一直以半工读来维持生活,
一九二四年,冼星海学习结束,做过打字员、工人、夜校教员和岭南大学
冼星海
音乐教员。二十一岁那年到北京进北大音乐传习所学理论和小提琴,兼任北大图书馆助理员;翌年到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一九二九年离开国立音乐院,加入田汉所组织的南国剧社。
一九三○年,二十五岁的冼星海出国到法国巴黎,随奥伯多菲尔学习小提琴,在巴黎六年,曾进过法国国立巴黎音乐院和丹第(Vincent d''Indy)创办的音乐学校,做过饭店堂馆、修指甲和咖啡店的杂役和音乐师等。他初期的作品如《风》(三重奏),明显地受到当年他跟从过的杜卡(Paul Dukas)及丹第的影响。
冼星海一九三五年夏末回国,改变了创作方向,参加了汹涌澎湃的国防音乐运动,开始写作第一交响曲,并于百代唱片公司工作,但不久就因与公司意见不合而辞职,转入新华影片公司任《壮志凌云》《夜半歌声》《青年进行曲》等片的音乐指导。
一九三七年冼星海为《日出》《大雷雨》等剧作曲配音。“八·一三”事变后,加入上海救亡演剧第二队到浙江、河南、湖北等地宣传;年底留武汉,在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与张曙等共同主持武汉抗战音乐运动。翌年十一月,第三厅工作受阻碍,奔赴延安,出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一九三七年初,创作《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牺盟大合唱》等作品。
一九四○年五月,冼星海离延安赴苏联深造音乐,一九四五年四月在病中完成最后的作品《中国狂想曲》,十月三十日病逝莫斯科,享年四十岁。冼星海在苏联的最后五年,完成不少器乐作品,包括有第一交响曲《民族解放》、第二交响曲《神圣之战》、管弦乐第一组曲《后方》、第二组曲《牧马词》、第三组曲《敕勒歌》、第四组曲《满江红》、交响乐《中国生活》、中国舞曲三首、小提琴与两架钢琴合奏曲《阿曼盖尔德》,而《中国狂想曲》则不幸成为他的“天鹅之歌”。
词作家: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现老河口市),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著作颇丰。1913年11月1日生。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次革命失败后,曾做过商店学徒、书店店员和小学教员,享年89岁。
著作有:著有论文集《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1957)、《文艺辩论集》(1958)、《风雨文谈》(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光未然出版的诗集有《五月花》(1960),共收录了作者解放前后的代表作 30余首,其中包括长诗《屈原》、组诗《黄河大合唱》、《三门峡大合唱》等名篇。未入集的作品尚有政治抒情诗《革命人民的盛大节日》、《惊心动魄的一九七六年》,以及长篇叙事诗《英雄钻井队》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青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江海日记》、《向阳日记》、《文坛回春纪事》、《光未然诗存》和一部诗歌集,论文《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等。
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然后因鄂北组织被破坏,失掉党的组织关系。 30年代起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由阎述诗谱曲后,以其深怀忧患与悲愤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1937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他的《街头剧创作集》出版。1939年1月,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由晋西抗日游击区奔赴延安。同年3月,到延安后创作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被选入初中一年级下学期人教版语文书第六课)。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在艺术上,全诗构思完整,布局讲究,以黄河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为贯穿形象,熔铸了澎湃的激情,使全诗呈现出强大的力度。同时由于诗人从中国传统诗词表现手法上汲收借鉴,组诗节奏明快,语言凝炼。 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光未然1940年在重庆从事文艺活动,创作长篇叙事诗《屈原》,在白色恐怖下用诗的形式曲折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的强烈要求。“皖南事变”后他被迫出走缅甸,团结华侨文化界和华侨青年从事反法西斯的文化活动。1942年回到云南,1943年3月到1944年9月,根据流传的民歌编写了长篇叙事诗《阿细人的歌》,同时创作了抒情长诗《绿色的伊拉瓦底》。
1944年光未然在云南与李公朴、闻一多一道从事民主运动和诗歌朗诵活动,1945年10月,受到国民党政府的迫害,离开昆明。次年由北平进入华北解放区,先后在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主持教学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光未然一直在北京从事文艺
活动。先后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以张光年署名写了大量的文学、艺术评论。这些文章立论谨严、文风洒脱,勇于面对重大的文艺现象发表意见,先后就历史剧、神话剧中的反历史主义的倾向问题,戏曲遗产中的现实主义问题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问题撰文论述,同时对新诗创作问题积极探讨,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推动了中国新诗的创作繁荣。
1984年12月30日,他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大会上做了题为《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的会议主旨报告。著有论文集《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1957)、《文艺辩论集》(1958)、《风雨文谈》(198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光未然出版的诗集有《五月花》(1960),共收录了作者解放前后的代表作 30余首,其中包括长诗《屈原》、组诗《黄河大合唱》、《三门峡大合唱》等名篇。未入集的作品尚有政治抒情诗《革命人民的盛大节日》、《惊心动魄的一九七六年》,以及长篇叙事诗《英雄钻井队》等。光未然的诗激情澎湃,气势雄伟,善于以华美的形象包蕴艰难突进的大时代的激流。
光未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并被选为第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为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本段
5、背后故事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具代表性、且又最为人熟悉的作品。乐曲诞生于日战前最为惨烈的日子,那是一九三八年十一月武汉沦陷后的事,著名诗人光未然(原名张光年)带着抗敌演剧三队撤退,经过黄河,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翌年一月抵达延安,酝酿已久的诗情便爆发,写成黄河诗章,在农历大除夕作了朗诵演出,当时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任的冼星海深被光未然的朗诵感动,在一个小窑洞内,抱病连续写了六天;同年三月三十一日完成,四月十三日由邬析零指挥抗敌三队于陕北大礼堂公首演,五月十一日再由冼星海指挥鲁迅演出队演出。
今日已贵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的的著名作曲家李焕之,回忆当年在延安演出《黄河大合唱》,有这样一段很生动的描述:“在物质条件极缺乏的边区,要组成一个完备的乐队是谈不上的,当时有什么乐器都尽可能地用上,除了三、四把小提琴外,就是二胡、三弦、笛子、六弦琴和打击乐器。没有谱架,就用木板搭起当谱架。没有低音乐器,就自己动手制作。你看那乐队的右角,立着一具新的“武器”,那是用汽油铁桶改造的低音胡琴,它发出了雄浑且带有金属共鸣的声音,歌唱黄河的宏伟气概;你再看在这具新式“武器”的侧面,又是一具新型“武器”,它是一个大号的搪瓷缸子,里面摆了十几二十把吃饭用的勺子。当“黄河船夫曲”的朗诵“那么你听吧!”一完,指挥者的手臂一挥,这具新式打击乐器就发出“哗啦哗啦”之声,与管弦、锣鼓齐鸣,配合着合唱队的“咳哟,划哟!……”,烘托出万马奔腾之势。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共分八个乐章。由光未然作词,冼海星作曲。作品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品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来的大合唱及其他体裁的音乐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黄河大合唱》当年首演共分八段,但不知何故采用三弦伴奏,人声朗诵的第三段《黄河之水天上来》,却往往被略去不演。据说是因为战时难找能胜任该段朗诵的演员,便略去不演,久而久之却成为惯例。从创作技术来说,冼星海运用了西方的“康塔塔”形式和合唱和声写作技巧来创作《黄河》;从题材上来说,则将现实和人民的生活,作了艺术性的加工塑造,这使《黄河大合唱》成为一首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感的艺术品。九十年代的今日,跟半个世纪前《黄河》诞生的时代、生活背景虽已完全不同,但此作品对中华民族所起的精神激励却仍然存在,每次唱之听之,仍令人激动,其因在此。
或许在今日重温一下冼星海于一九四三年至四五年间,在苏联所写的“创作札记”中关于创作《黄河大合唱》的经过,对欣赏这部作品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这首大合唱在一九三九年三月二十六日写,三月三十一日完成,写于陕北抗日根据地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时际演剧第三队来延,光未然同志把黄河歌词写好后即交我去谱,写成后由第三队邬析零指挥,四月十三日第一次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演出,其后鲁艺周年纪念晚会在五月十一日和十二日举行了两次表演,均得延安各界的好评。
以后延安遇到有大的晚会,如欢迎周副主席、朱总司令、邓宝珊将军、茅盾、沈志远和蒙古代表及国民政府的调查团、慰劳队、西北摄影团等,都是以《黄河大合唱》为中心。这曲是在鲁迅艺术学院一个小窑洞(鲁艺旧址)里写成的,为着第三队要离延,我就以五、六天的时间连总谱和合唱写成了。因为各地不论前线和后方都欢迎这个大合唱,所以我老早就有意思把它写成五线谱,用交响乐队伴奏合唱,比较简谱所写的更好些,但因为忙于教务和创作,一时未能执笔。但一九四一年春,我很顺利地把它完成了。这种配器法是欧美和各国都可采用,比较以前的简谱更国际化,但同时这个作品是民族形式和具有进步的技巧。
这大合唱在延安演出时曾屡次由我指挥,合唱队由一百起增加到五百,乐队二十余人,多用中国乐器。大礼堂几乎容纳不下,声音远远可以听到。
还在延安的时候,人们就告诉我,重庆和国内各报都有说及《黄河大合唱》是抗战期中新音乐的创举。当我一九四○年夏天在西安办事处时,萧三告诉我,他的老婆在莫斯科看到了英文报报导我和《黄河大合唱》;苏联名记者和摄影师卡尔门先后在“国际文学”和一九四○年莫斯科出版的“旗帜”写了一篇文章,名《在中国的一年》,其中也有关于我和《黄河大合唱》的评论。我当然不会因为这样就满足。尤其是有一天,吴玉章同志当全体鲁艺术学生教员集合时,说及我的努力和《黄河大合唱》得到国际上的嘉许,我听了之后,自问渐愧,因为我历年所想创作的作品,一方面要多产,一方面又要精练,一个《黄河大合唱》的成功在我不算什么,我还要加倍努力,把自己的精力、自己的心血贡献给伟大的中华民族。我渐愧的是自己写得还不够好,还不够民众所要求的量!
因此我又写了第一交响曲《民族解放》和其他作品,但我还要写,要到我最后的呼吸为止。我不曾忘记丹第八十三岁临死前还对我们说,他想写作,仍想完成他关于理查特·瓦格纳的文章!罗曼·罗兰七十三岁的时候仍想学习俄文,因为他发现俄国文学的宝藏。贝多芬临死时说:‘我不过写了几个音符……’我是什么东西呢?比较他们差得多了,还不更努力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2-29
《黄河大合唱》已经诞生60周年了。这首唱遍了全国和世界许多地方的歌,当年是怎样诞生的呢?歌词作者、诗人光未然和曲作者、 音乐家冼星海是怎样共同创作了这首著名大合唱的呢?《黄河大合唱》第一任指挥邬析零同志,是光未然和冼星海的老朋友,是当年参与《黄河大合唱》创作全过程最知情的音乐家,日前《东方》杂志记者李海燕特地登门拜访了老人。下文摘自《东方》第4、5期合刊。

问:您什么时候认识冼星海、光未然的?

答:1935年我15岁,在上海上学。通过一位住我家并在我家包中午饭的地下党员作家的介绍,我参加了上海业余合唱队,演唱抗日歌 曲,1936年,冼星海来我们合唱队教唱他写的新歌《救国军歌》,我 第一次见到了冼星海。冼星海教唱《救国军歌》后,又教给大家指挥。所以,我生平第一次学指挥,就是跟冼星海学的。这是我第一次和冼星海交往。

1937年“八·一三”上海沦陷以后,冼星海和洪深、金山、王莹 组织上海救亡演剧二队,12月到武汉。我们上海业余合唱队的救亡歌 咏队也去了武汉。通过在上海相熟的盛家伦、田冲再次见到冼星海。 此后冼星海多次带田冲和我到几个新成立的救亡歌咏团体,并结识歌咏界负责人士。5月20日,冼星海又约我和田冲参加在武汉成立的中华 全国歌咏界抗敌协会筹备会工作。

我认识光未然比认识冼星海晚一些。我到政治部第三厅接受改编、集训时,他是教务长,后来知道他是三厅中共特支成员。他向我队同 志说明了返回武汉的原因和组编演剧队的意图。光未然找我们每个人 谈话。他找我谈话时问我,愿不愿意继续参加,还是另有打算。我说, 我愿意去鲁艺。我队同志们另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到延安去。光未 然说,可以请求到西北战区去。那时,西北战区已是抗战前线和敌后, 从那里正可以到延安去。三队出发时,光未然同志是以政治部西北战 地文化宣传工作视察员、三厅特派员的名义参加三队领导工作的。后 来知道,他是我们队党支部书记。出发后,他跟我们队一直在一起。在吕梁根据地辗转期间,我还和他为决死三纵队所属前哨剧团合作写 过歌曲《前哨剧团团歌》。

问:《黄河大合唱》的词和曲是哪个先诞生的?您能谈谈他们创 作《黄河大合唱》的过程吗?

答:先有了光未然的词,然后由冼星海谱的曲。

1939年1月,我们抗演三队到了延安。之前,在吕梁山游击根据地, 光未然不慎坠马,左臂骨折,一到延安,他就被直接送进了延安边区 医院。

抗演三队在延安的首次演出,获得圆满成功。掌声热烈,赞誉频 频。光未然作为队里的当家人,这时已经想到告别演出时,用什么更 好的节目来回报中央领导同志对我们的真挚关怀,答谢各界人士对我 们的热心支持和帮助。

2月26日,冼星海去医院看望光未然。这一对在创作上有过沪汉两 度合作,彼此心领神会、融洽无间,还曾多年在白区一起战斗过的老 朋友,如今重逢在党中央所在地,其兴奋之状、欢愉之情,可想而知。 畅谈中,冼星海透露了再度合作的希望,倾吐渴求谱写大型音乐作品 的愿望。

5天之后,光未然从医院回到西北旅社,带来了刚刚脱稿的《黄河 大合唱》全部歌词。3月11日晚上,在月光映照下的西北旅社一个宽敞 的窑洞里,他为大家朗诵了《黄河大合唱》歌词。那天晚上,冼星海坐在窑洞靠门边的位置上。光未然坐在靠窗户的土炕椅子上。诗人面 前有一张桌子,上面那几盏油灯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词稿。他首先 大略说明歌词的创作动机、意图和过程,然后详细介绍《黄河大合唱》 的结构。它由体裁形式相互不同的8首歌曲组成,依次为:男声合唱、 男声独唱、诗朗诵、女声齐唱、男声对唱、女声独唱、轮唱、大合唱。 每首歌前冠有“说白”,它是歌曲的引子,为歌声的进入开道铺路。 在前后两首歌曲之间起到承前启后的衔接作用。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过 这样结构的歌曲,不禁为之动容。冼星海和我们一样,脸上露出惊喜 兴奋之情。

光未然的朗诵是新体诗的朗诵,400多行的诗句,25岁的诗人一气 呵成,从头朗诵到尾。我们的心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而跳动。听 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全窑洞一 片安静。顷刻,掌声响彻整个窑洞。掌声中,冼星海激动地站了起来, 一把将词稿抓在手里:“我有把握把它谱好!我一定及时为你们赶出 来!”仅用了20天,冼星海的曲子就谱好了。

问:有了光未然的词,冼星海怎么谱的曲呢?

答:3月11日晚上,冼星海拿走了《黄河大合唱》的词,临行前, 他再三叮嘱,尽快去他家详尽介绍渡河实况、壶口壮景和吕梁山根据 地的战斗情况。第二天,我就去给冼星海介绍有关过黄河的情况。那 天,们俩谈的时间比较长,至少4个小时以上。交谈的中心话题是我 们队在壶口渡河时的所见所闻。一说到渡河时的情景、船夫的紧张劳 动、坐船人的心情感受,冼星海总是要我不厌其详地叙述描绘。我是 力尽所能,有问必答。当我模仿哼唱船夫号子时,他更聚精会神地仔 细倾听。可是,那是将40来个船夫自然的劳动呼声,没有唱词,没有 旋律,光我一个人哼唱怎么能完满表达?于是,我边哼边解释,哼完 划桨的,又学掌舵的,学完船夫的,又哼艄公的,哼完紧张的,又学 松弛的,有时还得站起来比划动作;正当我忙得身上沁出汗水时,星 海忽然好像有所感悟,调过头去,拿起铅笔飒飒地在纸上记下好几个 动机音型。

大约3月底的一个晚上,我又到冼星海家,他正坐在小矮凳上,把谱纸放在膝盖上,凑着菜油灯的暗黄亮光谱写《黄河颂》。他兴奋地 站起来说:“你来得正好,八个歌子,我已经写好了七个。”他顺手 从桌子上拿起一本厚厚的用简谱写的《黄河大合唱》的总谱稿本对我 说:“我写得很顺利,除韵玲(冼星海的妻子)帮我划格子以外,我 连写带抄一共用4天时间。就是这首《黄河颂》太难写了。我谱出了三 个,但一个也不满意。今天我写了一整天的《黄河颂》,到现在还没 有完成。一看到‘颂’字,马上就联想起西方宗教弥撒曲。我在努力 摆脱宗教颂歌的影响,我一定要新创一种既有中国民族风格特点,又能表现新的时代感情的颂歌旋律。昆曲里有些旋律带点颂的味道,但

不能表现出黄河的伟大战斗气氛。”他把写好的全部曲谱唱了一遍。 有时我们俩人合着一起唱。每唱完一段,他将我视为指挥,为我分析 歌曲的感情内容,阐述他的创作意图,以及歌曲演唱处理上的一些注
意之点。那一晚我们唱得不少,谈得也不少,我回到西北旅社已经是 后半夜了。3月31日,我从冼星海手中拿到《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清稿。那是用白粉莲纸抄写的,由冼星海夫妇手工装订成册,小于16开本,册边整齐如刀切。打开看,字迹清晰秀丽,通本一字不涂,一字不改, 每个字都在规定的位置上。

问:您是如何排练《黄河大合唱》的?

答:接到清稿之后,从4月1日起,全队立即正式投入紧张的排练。虽然由于合唱队一共只有30来个人,却认认真真分成了四个声部。平 均每天练一首。

其间,4月6日我约请冼星海来旅社审听和指导。他为我示范了 《怒吼吧,黄河!》指挥应如何用手势引出声部的交替出现。在另一 个场合他还指导担任独唱《黄河颂》的田冲:“你的第一句不要唱得 太高昂,要把黄河之水从高处引出来,然后经过几个迂回宛转,再一 步步高昂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这样唱就不平板了。要不 然,一开口像个英雄摆着架子唱‘我站在高山之巅’,黄河之水就像 在你脚下,那就不是黄河颂,而是高山颂或自我颂了。”

延安当时缺乏西洋乐器,冼星海就仅能找到的乐器写伴奏,提琴、竹笛、高音二胡、低音二胡、三弦、口琴、锣、鼓、拔、竹板、木鱼等共11种,我队队员全部投入合唱,冼星海动员鲁艺音乐系师生组成 乐队协助我们演出。

4月12日,抗演三队的大部分参加合唱的演员到鲁艺与乐队合乐,算是预演,由我执棒指挥。我队与鲁艺师生之间的合作非常融洽、顺 利。冼星海检验通过。合乐后在鲁艺操场上合影留念。

问:《黄河大合唱》首演的情况,您还记得吗?

答:4月13日晚上正式演出《黄河大合唱》。是抗演三队向延安各 界的告别演出。演出在延安最大的礼堂陕北公学礼堂,观众在千人以 上。那天,担任男声独唱的是田冲,担任朗诵的是光未然,担任女声 独唱的是蒋旨暇,担任二重唱的是史鉴和刘晨暄,担任“说白”的是 胡丹沸。合唱队全是抗演三队的成员,乐队共有十几个人,全部是鲁艺师生。

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抗演三队的同志们掏出了军棉祆里的棉花,就不再显得臃肿,穿着冼得发白的军棉衣外套,戴着在西安时买的翻 毛皮军帽,这样的演出服在当时的延安俏得令人羡慕。光未然披着半身多长的黑斗蓬,正好盖住他拄着拐杖的受伤的左臂,他激情地挥舞着右臂,向黄河倾诉我们民族的灾难。

我们唱的时候,感情是那么投入,忘记了我们是在舞台上,忘记 了台下还有听众,直到唱完,台下发出狂热而持久的掌声,我们才猛 醒过来。

我在台上指挥,背对观众,不知道都有哪些中央首长来了。那时 在延安,在大街上都能遇到毛主席、总司令,演出完了也不像现在 还有领导人上台接见演员。不过,当时我队有人亲眼看到毛主席来了。坐在观众席上的鲁艺学生胡苏也说毛主席来了,在延安的中央首长都来了。
第2个回答  2010-12-30
冼星海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2-29
冼星海
第4个回答  2010-12-29
冼星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