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浮粿来历?

如题所述

在福建泉州,浮粿源自泉港一带,是当地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家常点心。“浮粿”,又称“普粿”、“普甲”、“炸糕”,是福建泉州泉港特色风味小吃(泉港即原惠安北部地区,系属福建省泉州市,位于湄洲湾南岸)。泉港浮粿皮薄而酥脆,内劲弹而不黏。那刚炸出来的浮粿,用筷子掰开,里面有香喷喷的海蛎和鲜嫩的瘦肉,美味至极,让你品赏美味后齿颊留香。它是以地瓜粉包裹瘦肉、海蛎、红萝卜、高丽菜,南瓜丝等油炸而成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有以米粉代替地瓜粉的炸法,口感完全不一样,但也被人所喜爱着。浮粿,是由闽南音译而来。在闽南语中,“浮”的音是油炸的意思。可能译成普通话时,也的确是考虑到浮粿虽是油炸而来,但当它炸熟之后,便会浮在油上这个原因吧。“粿”在闽南话中是糕点的意思,这也是为什么浮粿亦称“闽南炸糕”的原因。福建泉州古早味“泉港浮粿”,入口香气四溢,鲜味十足,你吃过吗?
福建泉州古早味“泉港浮粿”,入口香气四溢,鲜味十足,你吃过吗?
福建泉州古早味“泉港浮粿”,入口香气四溢,鲜味十足,你吃过吗?
海蛎和瘦肉相逢在一起,鲜嫩、香喷喷的,既可当小菜,也可用来当点心,补充你的能量。正宗的泉港浮粿,将地瓜粉兑水,加入切碎的胡萝卜、葱、包菜,然后再和成浆糊状作为原料,加入到六角形的模具内,添上海蛎、鲜肉,再铺上糊浆,最后放入油锅炸成黄灿灿的颜色,捞起即可使用。浮粿的整体口感,应是外酥里软。面对一个浮粿,还未动筷,它便像个通晓战术的将军,派出香味先来征服你的嗅觉。第一口下去,先咬掉其中一个酥酥的角,牙齿便先得到了满足;看到里面白白的海蛎,伴随着热气散发出来的鲜美之味又让鼻子享受了一番;再一口咬到海蛎和里面糯糯的浮粿团。那种美味给你的舌尖的享受,从胃到心,让人再难找到替代。出锅后的浮粿外酥里嫩,入口香气四溢,鲜味十足。食用时蘸点酱醋,更为香嫩可口。
出锅后的浮粿外酥里嫩,入口香气四溢,鲜味十足
出锅后的浮粿外酥里嫩,入口香气四溢,鲜味十足
传统吃浮粿的方法是拿箬叶或者蒲葵叶包裹浮粿食用,食用时,浮粿的油香味和果叶的新鲜香气混杂一起,实为当地人们的一大喜爱。浮粿的食用是有讲究的,正宗的浮粿食用方法是必须趁热吃,佐以当地秘制的大肠羹、小肠羹或牛肉羹,非常美味!当然,单吃也是很美味的,单吃时经常可以配以佐料,如醋,或者把蒜切碎,加点醋蘸味道更佳。浮粿对美味的征服不仅仅是物理味觉和嗅觉。在泉港,每年春节或是在外的家人回家团聚,家里人便会以炸浮粿来欢迎亲人。这种约定俗成,对于不太擅长表达情感的泉港人,是对归家的亲人最好的爱意表达。因此,在吃下每一个浮粿的时候,心里和胃里都是暖暖的,眼里和嘴里都是乐乐的。浮粿,以它的特殊身份,在心理上征服了泉港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