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 朝三暮四的寓言新论

如题所述

成语朝三暮四新解

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下面是儿童版的译文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 猴子们听了,以为早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了儿童版的这个故事,也很为人类的聪明所沾沾自喜,猴子毕竟只是猴子,尽管猴子也是灵长类动物,在聪明的人类面前还是很愚蠢的啊。人是万物之灵啊。 后来,年岁渐长,不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和新的信息,而且总是会用一种怀疑的眼光看待事物,想到这个成语又被聪明的人类( 原比喻使用诈术;进行欺骗。)(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比喻成另一种意思,难怪有人说中国古文化博大精深。可惜,有一点喜欢钻牛角尖,重看这个故事,又查阅原文的出处。发现一个非常滑稽的错误或者是笑话,翻译的人竟然是不识个位数加法的数字不敏感者。原文没有出现八字,也根本不是一天八个,根本就是一天七个,朝三个,晚四个,后来改为朝四个,晚三个。数量没有增加或者减少。但是猴子的反应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自以为聪明的人类认为猴子可以欺骗或者忽悠,其实,是人的认识错误啊。猴子是动物,动物有动物的生活规律和习性,我们认识动物就要了解其习性,掌握其规律。更加不能把人类自以为是的观点或者做法强加于猴子身上。事实上,猴子遵循大自然规律的啊,白天活动,晚上休息。白天活动当然要消耗更多的食物,晚上休息,只需要维持的食物即可,人类改变了猴子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性。当然,猴子会抗议的。其实,人类无论做什么,都要认识,掌握规律。大自然的规律是天道,不可以逆天行事,否则,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的。认识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认识世间万物,与世间万物,共享大自然的丰美馈赠,认识自己,保持内心的和谐祥美宁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09
很久之前就知道“朝三暮四”这个成语。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古时候有个人养了一群猴子,他拿橡子喂它们,跟它们商量道:“早晨给你们吃三个,晚上给你们吃四个吧。”所有的猴子一听这话都非常愤怒。他一见如此,又改口说:要不早晨给你们吃四个,晚上吃三个?猴子们一听,橡子从三个增加到四个,给我们的伙食标准提高了!大家都非常喜悦。

  我初读,觉得这些猴子们多愚蠢啊,连加法都不会做,只被表面顺序的改变所蒙蔽,却不知每天所得到的橡子数并没有改变。

  今读《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而有了不同的认识。书常读常新,尤其经典,更为如此。

  “朝三暮四”里的他是个聪明的养猴人。他能让猴子们心情愉悦地吃橡子,却没有更多的破费。面对众猴子的愤怒,他采取了迂回的处理方法,仅仅变了下顺序,就让猴子们满意了。这是一种领导的艺术和策略。如果他当领导,则是个出色的领导人。

  都说众口难调,但是作为一个集体,大多数人的意见还是需要尊重的,如何能够把这些人团结起来,形成凝聚力,这便是一个领导者应具有的素质了。他顺应大家的心意,在主张和现实之间找一个最佳的契合点。往明了说是要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师出有名,实际上,则带有好心的掩盖与粉饰。让参与的每个人都能寻到自己内心的共鸣,觉得参与到其中有自己的好处,对自身有利,投入和收获有近期或者远期的期待与收益。谈利益并不可耻,如何去顺应和利用这个基本的人性,达到自己的目标,才是大智慧。

  所以,圣人调和是非而不去争论。产生的是、非,无非是标准和出发点不同,所处的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可以全然相反,标准不是绝对的。任何的争论,都要归于平静,除了两败俱伤之外,就是东风压倒了西风,总有人要受到否定和打击。况且随着时间、地点之改变。是、非可以改变,福祸可以相互转化,两极的量变最终要走向相反的质变。是、非矛盾的两面永远存在,它们间的斗争,此消彼长,才让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所谓剑不走偏锋,才更能持久。

  事物处在稳定状态,此时阴阳平衡、状态平静,此被称为和谐。像两种不同材质的原料,只要在性状上形似,有融合的可能性,所需要的就是有一个棍子,慢慢地不停地搅拌了。领导者的手中就拿着这根棍子,他去调和,他让整体都获得新的和谐。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情。同样的事情、观点需要不同的说话艺术。一件事情可能不同的人说,就有不同的效果。所以见啥人说啥话,外交辞令才有用武之地。

  当前有个提法叫创建和谐社会,真是高屋建瓴。在发展经济的大背景下,一些矛盾和当初在决策上的疏忽显露出来。试着设想如果一味发展经济,荒废精神文明,人人营养过剩,却又道德败落。一味注重精神,忽视发展经济,则会产生太多的空想家,牢骚者,华而不实,大而无当。而如何能够纠正此类,让社会各阶层的每个人都对自己所处状况达到最大限度的满意,便是奋斗目标了。

  如果领导者不以权势、个人意志压人,顺应民众的心意,少些头脑一热的决策,以这个聪明的养猴人为榜样,充分领会下调和的艺术,社会生活也一定会越来越和谐了。
第2个回答  2015-04-09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
猴子们听了,以为早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揭露狙公愚弄猴子的骗术,其实橡子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就转怒为喜。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宋《二程全书·遗书·十八·伊川先生语》:“若曰圣人不使人知,岂圣人之心是后世朝三暮四之术也?”遗憾的是,后来应用这个成语的人,并不十分清楚朝三暮四的出处,把它和“朝秦暮楚”混淆了。而后者指的是战国时期,秦、楚两大强国对立,有些弱小国家一会儿倒向秦国,一会儿倒向楚国。就象十年前美苏争霸时期,有些非洲国家时而倒向美国,时而倒向苏联。朝三暮四本来与此无关,但以讹传讹,天长日久,大家也就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反复无常了。追问

我要的是寓言新论,不是他的故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