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的老北京布鞋作文

如题所述

  一生太长,没有谁会记住生活中的所有小细节;一生太短,谁也不能保证什么可以在生命里不离不弃。唯有一种情结,不受似水流年的羁绊,穿过光阴的缝隙,在回眸的斑斓光影里,那份美好、那份温暖,常常在不经意间,就被连根拔起。布鞋,就是一直萦绕在我心中的一种情结。
  前几天,当我经过我家附近那条街,发现新开了一家“老北京布鞋”店时,忍不住停下了脚步,望着古色古香的招牌,那一刹那,内心波涛翻滚,那些与布鞋有关的旧时光就这么被轻易地唤出来了。
  在我记忆中,布鞋是伴随着童年一起成长的,只是后来不知不觉就走丢了。小时候,印象中的奶奶与母亲一有空就会坐在宽敞的屋檐下,每人身边一个针线篼,时而穿针引线,时而漫不经心地闲聊几句。很多时候,隔壁的周姨李姨也会来一起凑热闹,一边纳着鞋底一边用手缝针往头顶上习惯性地摩擦两下,再拉开嗓门闲侃几句,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切磋手艺,互相欣赏。在农村里,一个女人勤劳不勤劳,只要看看家里人脚上穿的鞋就知道了。
  那时候,女孩嫁人前是要做很多鞋的,包括婆家的所有亲戚与娘家的所有亲戚。我姨妈家的几个姐姐在结婚前,都被母亲接来家里住上一段时间,主要任务就是做鞋、以及绣那些布满了五颜六色花朵图案的鞋垫。每次只要母亲叫我做事,我就会发脾气,故意甩响东西或者大声反抗,这时候,姐姐自然就会过来帮忙,我便溜之大吉,如今想来,真是太聪明了。
  还记得一个寒冷的冬天,当我穿上母亲做的新棉鞋上学时,经过邻村一个阿婆家门口,她正在院里晒太阳,看到我脚上的鞋好生羡慕,一双黑得发亮的灯芯绒棉鞋,一连问我好几遍,是不是好暖和啊。我心里既高兴又不安,因为她脚上的单鞋都快磨破外层了,回去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母亲立刻对我说:“明天你先穿旧的吧,把这双鞋送给阿婆穿,她没人为她做。”第二天,当阿婆的小脚穿上我的棉鞋时,她满是皱纹的脸庞顿时乐开了花。许多陈年旧事早已模糊不清了,阿婆也早已做古,一些记忆却如黑白电影在脑海里不经意循环回放。
  手工做的布鞋虽然实惠、舒适、轻巧,但是每当下大雨时,就很不方便。在我上一年级时,父亲就为我买了黑色雨靴,当我看着老师和光着脚丫手里提着布鞋的同学都围过来观看时,才发现全班只有我一个人有靴子,老师还开玩笑地对我说:穿了这么好的鞋,一定要考一百分啊。大概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开始对布鞋有所挑剔了,加上街上又开始流行一种白帆布鞋,同时还有一种塑料底布鞋,看起来比做的布鞋要精巧,鞋口还有绣花,所以越来越觉得布鞋有些土气,母亲做的鞋也只是偶尔换换脚才穿,尽管家里做好的布鞋装了几口箱子,而我总是常常穿了一两次就扔一边去了,等母亲发现时,脚已经又长了一截。直到多年后,我望着母亲那双粗糙的手以及针脚渐稀的布鞋,如饮醍醐,幡然醒悟。
  北街有一位身价过亿的老总,每天穿着普通夹克衫,一双黑色布鞋,骑着那种老式28寸黑色自行车上下班,穿行在繁华热闹的街道,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众说纷纭。其实,这何尝不是一道朴素的风景呢!我想,在他的心里,一定有着根深蒂固的怀旧情结吧!挥之不去,又无法追寻。不管流年远逝,时光破碎,沉沦在自己眷恋的情怀中,是谁也体会不到的一片冰心在玉壶。
  如今在故乡荒芜的地边再也见不到做鞋的苎麻了,而母亲的眼睛也渐渐老花,不再做鞋了。但现在我的鞋柜里,却摆了几双精巧的老北京布鞋,当我工作累了回家时,它总是静静地陪伴我,与我一起感悟流金岁月的时代文化;在我的心里,也一直珍藏着一双布鞋,它柔软、结实、耐磨,行走在我心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9-13
最近一次长假,回老家多呆了两天。其中一个半天,我和妹妹去附近的小镇,特意给妈妈挑点吃的喝的,顺便还给她买了一双北京布鞋。
  这是第一次。印象中,妈妈也没给我买过一次鞋。从小到大,她只是给我做过形形色色的布鞋,一年起码一双。鞋底是一针一针“钉”进去的那种。现在都说环保、舒适,那时只觉得土得掉渣,常常羡慕别人家的孩子,脚上有一双“买”来的球鞋。
  鞋子买回家之后,我注意到两个戏剧性的场景。后面一家的加英婶婶,从我家西边赶去田里做活计,妈妈笑嘻嘻地喊住她,话题明显有些跳跃:麻麻,你来望望瞧,我家云龙给我买了双鞋子!不等婶婶走近,妈妈已快速地跑回里屋,搜出那双北京布鞋:你望望,鞋底,软和,颜色也蛮好的。婶婶附和着,一股劲地点赞:不丑,不丑。而后问了一句:几钱啊?第二天,南边开家灶也是一位婶婶辈的莲珠,走过路过,妈妈又是拦住她,拿出那双布鞋:嘿嘿,你望望瞧,我家云龙帮我到街上买的,头一回啊。那口气,简直布鞋是我做出来的一样。
  站在她们背后不远处的晒场上,我顿时感到有些无地自容,不是因为头一回买,而是她那样到处显摆,好像我做出了什么感动中国的壮举。
  母亲们给她的孩子做过或买过多少双鞋,几个孩子有过一丝感动?他们可能永远只有不满意。那双布鞋,才68块钱。本来,我们只预备简单买些食品。这几年,妈妈年纪大了,嘴也变得刁了,好多不肯吃;好多袋装食品,过了保质期,她都没拆封。所以,有时一想到回家该带些什么,我都头大。这次,听从妹妹云美的建议,挑选了一双鞋子。妹妹当时就预言,有了这双鞋,妈妈一定要美死了。
  我倒不是要给妈妈提供一个“臭美”的机会,也不想她巡回宣讲我的孝心,但两次亲眼看到她那么开心、那么满足,我忽然发现鞋子另外的价值。
  妹妹后来电话里还说,妈妈滑稽死了。有一次,她从外边打电话回去,妈妈有些耳背,以为是二姐,开口就是一段自言自语:云来啊?你晓得云龙这次给我买了一双鞋子?哈哈,底软乎乎的……
  小小心思终于读懂
  以往假期回家,我基本上都要塞给妈妈千儿八百的现金,每次也都提醒她一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别省!可是,妈妈一般什么也不买,都攒着。大字不识一个的她,倒是认得钱,凑到整数,就叫妹妹存起来了。那双北京布鞋,给了我一个新的思路:孝心的表达也得有时下新媒体那种“用户思维”,要精准地知道对方喜欢什么。
  以往,我只是惯性地沿用与父亲相处的方式——家父在世的时候,喜欢直接给钱,他蛮享受自己理财的乐趣。母亲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有些不同了,她可能是大多数家庭妇女的那种“女性视角”。想想也是,她不可能拿着一沓子钞票,对乡邻说“这是我儿子给的”,钱都长得一样;她也不太可能拿着一袋吃的喝的,这是我儿子买的。鞋子,当然还有其他衣物,给她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实用的载体。
  可惜,20多年的时间,我一直都没懂,没读懂妈妈那点小心思。
  老话说,母子连心。母亲和孩子之间,应该是心心相通的,最能理解对方的。不过,人的成长,其实是与母体一次次分离、告别的过程。断开脐带,是第一次。断奶、分床、入园……外地求学,每一次都是分离。因为分离,人世间最亲密的伙伴,便置身不同的环境,走着不同的路,遇见不同的人,看着各自的风景,想着各自的心思……我们与生我养我的父母之间,也因此便有了种种信息不对称、感情不对等。我对妈妈就有很大的不理解加抱怨,譬如,她总是攒着钱不花,不知道她还能活多少春?怎么一点想不开?有时觉得最熟悉的她有着最难以理喻的一面,简直不可救药。而妈妈,对我也早准备了一肚子的唠叨。最不满意的是,我在外应酬喝酒。人在江湖,这湖不开提那壶;喝酒,醉过、跌过、伤过,老人家心里一直不踏实。
  北京布鞋,意外地给了我们和解的机会,而妈妈也终于有了对付我的手段,而且是新媒体。
  前些天,妹妹换了智能手机,可以语音,可以视频。时不时地,她会发送些现场感很强的短视频过来,主角便是一辈子都没有上过镜的老妈:在晒场上打扫,在天井里择菜,在稻田里挖地,在厨房里忙饭。有一天,妈妈特别精神,但一脸严肃,很像个领导人似的,在视频里对着镜头跟我正儿八经地下达指令:你不能喝酒啊,不能喝酒啊,不能喝酒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老妈85岁了,典型的八五后,无意之间也演绎了一回年轻人的时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