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天然水体溶氧的日变化规律并解释原因

如题所述

水中溶氧通常很低,只有百万分之几。水中有机物分解、生物呼吸、气压、盐度等,对水中溶氧都产生影响。要想养好鱼,对水中溶氧变化规律必须有所了解。
  1.溶氧的来源。一是从空气中溶解氧,在静水状态下溶解氧非常缓慢,且仅限于表层。在一定的温度、气压下,水对氧的溶解度在10℃时,纯水对氧的溶解度为7.93ml/L或7.93×10-6。在流动水中或虽不流动但有风浪水中,也使氧气大量溶入水中。这是大面积水体溶氧的主要来源;二是通过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浮游植物密度大,在阳光照射下产生的氧气也多,如天气平静无风,溶氧会大量积存在水中,可高达饱和度的200%以上,在有风浪天气下,多于饱和度的溶氧就会逸入空气中,降至饱和度。
  2.溶氧的消耗。一是残饲和排泄物分解耗氧,每单位重量的饲料,年形成0.12—0.25单位的排泄物,有机物耗氧占总溶氧消耗量的32%;二是养殖动物呼吸耗氧,在20—22℃水温下,二龄鱼每Kg每小时耗氧200mg,在25℃时,耗氧量会增加0.5倍,15℃时降低一半;三是水生生物耗氧。大型饵料动物耗氧超过总耗氧量的4.5%,浮游植物和小型浮游动物,及溶解和悬浮有机物分解耗氧占总耗氧量的50%及47.5%。
  3.溶氧的时间变化。一是日变化,在面积大水质瘦,浮游生物不多,风浪又大的水体中溶氧日变化不大明显;但在风浪小,水质肥,生物量大的水体中溶氧日变化很显着。早晨,由于一夜有机质分解和生物呼吸,溶氧降到最低,所以早晨鱼虾缺氧浮头最为严重。太阳出来后,光合作用开始,情况马上得到改善,此后溶氧越来越高,直到下午3点左右达到最高,再后产氧减少直到太阳下山,随后溶氧只耗无增,直到次日黎明降到最低;二是季节变化,夏季水温高,生物繁殖快,溶氧变化剧烈,春秋水温适中,溶氧变化比较平稳,冬季水温4℃时淡水密度最大,水表结冰,大气无法往水体供氧,只靠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如果鱼多水肥,会逐渐缺氧,反之,溶氧在水中积累超过饱和度可能使鱼患气泡病。
  4.溶氧的深度变化。水质肥沃又很浑浊,光线不能射入深处,溶氧仅限于表层;但水浅又有风浪或暴雨,上下层水就得以混合,溶氧趋于一致;如果水太深,中层出现跃温层,阻碍上下层水的混合,下层水溶氧耗尽时,鱼虾难以存活。

请及时采纳 谢谢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