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和商品的价值总量,这三者有何区别?

如题所述

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指的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也就是物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属性决定。

商品价值总量是单个商品价值量的总和(计算上可以统一到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举例说明:生产1台电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5小时,1台电视机为3小时,则这两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为5+3=8小时,如果一小时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为600元,则价值总量为4800元)。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有价值,但有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商品。

拓展资料: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首先是通过生产部门内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使个别劳动时间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即市场价值的过程。

假定市场上商品供求平衡,不存在竞争,某生产部门生产条件分为优、中、劣三种,那么,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就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在这个部门的生产中,如果中等生产条件占统治地位,中等生产条件生产的产品在这个部门的产品中占绝大多数,那么,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由中等生产条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社会价值就由中等生产条件生产出来的商品个别价值来决定。

第二,在这个部门的生产中,如果劣等生产条件占统治地位,劣等生产条件生产的产品在这个部门的产品中占绝大多数,那么,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由劣等生产条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社会价值就由劣等生产条件生产出来的商品个别价值来决定。

第三,在这个部门的生产中,如果优等生产条件占统治地位,优等生产条件生产的产品在这个部门的产品中占绝大多数,那么,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由优等生产条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社会价值就由优等生产条件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个别价值来决定。

如果把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引入,并且假定市场供求关系平衡,在这个部门的生产中,中等生产条件占统治地位,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中等生产条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这种商品的社会价值由中等生产条件生产出来的商品个别价值来决定。这样,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就有以下情况:

一、如果市场上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不仅具有优等和中等生产条件的企业生产该种商品的利润量增长,而且具有劣等生产条件的企业生产该种商品也有利可图,于是,劣等生产条件企业大量涌入,致使劣等生产条件在该部门生产中占统治地位,其产品数量在该部门的产品中占绝大多数,这样,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有劣等生产条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该种商品的社会价值就由劣等生产条件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来决定。

二、如果市场上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具有劣等生产条件的企业甚至一部分具有中等生产条件的企业退出生产行列,致使优等生产条件在该部生产中占统治地位,这种条件下生产的商品在该部门产品中占绝大多数,这样,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由优等生产条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优等生产条件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就决定该商品的社会价值。

三、这样,通过市场竞争所引起的市场供求不断变化、价格上下波动和生产条件的不断变动,最后,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个别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指的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也就是物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属性决定。
商品价值总量是单个商品价值量的总和(计算上可以统一到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上,举例说明:生产1台电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5小时,1台电视机为3小时,则这两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为5+3=8小时,如果一小时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为600元,则价值总量为4800元)。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有价值
但有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商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