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APP总是退出返现活动?

为什么总是有这种活动,他们不挣钱么?

不知不觉间,我们的手机已经成为了“变相赚钱”的工具:以滴滴打车为代表的约车APP曾经就犹如打了鸡血一般疯狂发送红包和补贴;以招财狗为代表的财富类APP能通过注册和邀请等机制获取收入;艺龙等旅行APP可为用户的住宿进行返现;各种外卖APP还能帮用户的下单进行补贴……而这上述种种已然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常态:互联网企业通过各种“补贴”和“返现”的营销手段来扩大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种营销方式表面看是用户占便宜,但实际却是一种双赢的局面:企业可凭借APP的装机量和活跃用户数量增加运营收入(比如广告推送),而用户则以自愿的形式帮助这个APP做宣传(比如分享给更多好友)来赚取收益。

“绑定”背后的安全隐患你知不知晓?

用户想获得APP宣传中的收益,往往还需一个前提条件:注册用户信息,并绑定银行卡或支付宝账号(或是在获取收益时需填写银行卡或支付宝账号信息)。那么,这些APP为何会对你的银行卡或支付宝账号信息如此“情有独钟”?

这就需要从两个角度去解读了。以微信为例,如果你想加入超过100人的微信群就必须绑定银行卡才能通过验证,而原因就是微信需要推广自己的钱包功能,并迎合网络实名制的要求进行的自我审查。而互联网金融一类的APP,绑定银行卡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你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这四个要素(确定你是一个真实有效的优质用户),从而顺利地实现返现、补贴、借贷等资金的周转。

一般来说,企业开发的APP与银行/银联或支付公司(如支付宝、微信钱包)都有着安全可靠的对接技术。但是,绑定银行卡或支付宝账号的风险往往出现在APP的获取环节和手机自身的系统环境安全上:

APP的获取环节:轻信街头传单小广告上的二维码(常有新闻说某人扫描了一个二维码结果银行卡里的钱就不见了),或是在网上下载了经过恶意篡改的APP。这类APP自身就带有后门,从而盗取你的银行卡信息而威胁到资金安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1
因为退出返现活动的APP从事的多属于击鼓传花似的金融活动,一旦没有后续的人们进入那么就面临难以维系,出现资金链断裂,加上国家金融监管的严格,这些APP只能退出返现活动甚至关闭。
第2个回答  2020-06-21
很多app运营基本上还是靠网络在线占有率。
然后呢,再插播一些广告。几乎所有的app现在打开,第一个映入你眼帘的就是广告。那么靠去赚取广告费来进行应用。这个策略呢,很容易理解,就像我们当初看电视剧一样。片头广告。中间也会有插播广告。
那么这样呢,吸收广大用户下载app。总会有人看重广告的。通过积分儿或者红包的形式。让广大用户呢,爱不释手。这就是一种运营的手段。
第3个回答  2020-06-21
某平台手机返利app。这种软件一旦安装就会要求用户安装注册使用。打开app页面就会弹出0元购的信息(这种信息是专门赠送新人的),注册新人只要点击就会跳转一个0元购的页面,里面有很多诱人的0元商品。
这种商品原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新人只要点击购买就会跳转到淘宝或天猫等购物平台,只要新人付款购买之后到新人确认收货后方可全额返现。

到这里还没有完,以上这种返现是返到新人所在的返现app里面,在返现app里面的钱要想提现是有条件限制的。比如,有的限制确认收货后7-15天后可以提现(这是霸王条款,为什么不能立即提现!);有的限制签到2天可以提现1元,签到5天后可以再提现一元,如果漏签就得从头开始(小编我的18块钱到现在还没有提现完!);还有的更黑,一个月允许提现一次最高金额为50元,新手要是买了贵重的东西我估计得提现一年!

以上这些不算什么,有的购物返现app直接给你返现现金变成返现app里面的金币,金币不能提现只能在返现app里面使用,让买家用金币兑换购买里面的商品,这种商品的价格普遍高于超市商场的价格,上当的还是买家!

钱没有省道,还浪费了不少时间,就当是花钱买经验吧,为了使大家更好的省钱购物,小编我百里挑一向大家推荐一款省钱返利正品软件---“羊毛”!

“羊毛”这款购物手机app,购物不但有优惠券,而且每天都有0元购,有很多商品供买家来抢购!(上午10点,下午3点准时开抢,来晚了就没有了。)

羊毛购物在买家确认收货后现金立返,直接可以提现到自己的支付宝账户。
羊毛是一款很好的购物app,真正做了省钱!喜欢的朋友可以直接点击自己手机里的应用商店,安全下载安装羊毛。下载安装好的赶快使用吧!
第4个回答  2020-06-21
如今手机上的很多APP都具备支付、返现、折扣等金融功能,看着貌似方便又赚便宜,但你如果冷静下来琢磨一下潜在的安全风向,也许你就不会这么激动了。不相信?那咱们就来聊一聊吧。
“馅饼”?小新天上掉“炸弹”
不知不觉间,我们的手机已经成为了“变相赚钱”的工具:以滴滴打车为代表的约车APP曾经就犹如打了鸡血一般疯狂发送红包和补贴;以招财狗为代表的财富类APP能通过注册和邀请等机制获取收入;艺龙等旅行APP可为用户的住宿进行返现;各种外卖APP还能帮用户的下单进行补贴……而这上述种种已然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营销常态:互联网企业通过各种“补贴”和“返现”的营销手段来扩大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种营销方式表面看是用户占便宜,但实际却是一种双赢的局面:企业可凭借APP的装机量和活跃用户数量增加运营收入(比如广告推送),而用户则以自愿的形式帮助这个APP做宣传(比如分享给更多好友)来赚取收益。
“绑定”背后的安全隐患你知不知晓?
用户想获得APP宣传中的收益,往往还需一个前提条件:注册用户信息,并绑定银行卡或支付宝账号(或是在获取收益时需填写银行卡或支付宝账号信息)。那么,这些APP为何会对你的银行卡或支付宝账号信息如此“情有独钟”?
这就需要从两个角度去解读了。以微信为例,如果你想加入超过100人的微信群就必须绑定银行卡才能通过验证,而原因就是微信需要推广自己的钱包功能,并迎合网络实名制的要求进行的自我审查。而互联网金融一类的APP,绑定银行卡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你的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这四个要素(确定你是一个真实有效的优质用户),从而顺利地实现返现、补贴、借贷等资金的周转。
一般来说,企业开发的APP与银行/银联或支付公司(如支付宝、微信钱包)都有着安全可靠的对接技术。但是,绑定银行卡或支付宝账号的风险往往出现在APP的获取环节和手机自身的系统环境安全上:
APP的获取环节:轻信街头传单小广告上的二维码(常有新闻说某人扫描了一个二维码结果银行卡里的钱就不见了),或是在网上下载了经过恶意篡改的APP。这类APP自身就带有后门,从而盗取你的银行卡信息而威胁到资金安全;
手机系统环境安全:手机系统已中病毒,而该病毒能自动收发短信(拿到快捷支付的验证码)、会截屏分析账户和密码(通过键盘输入触发截屏),病毒制造者就能使用第三方支付盗取你绑定银行卡内的资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