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时期有什么名人

如题所述

1、介子推

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

作为春秋贵族,介子推的言行,宵小之徒视之为迂腐,然则体现了正道之义。介子推的行为并非忠君而是爱国,以后世儒家评价必为“忠君之典范”,而成为中国儒家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


2、师旷

字子野,春秋时著名乐师、道家。他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瞑臣。为晋大夫,亦称晋野,博学多才,尤精音乐,善弹琴,辨音力极强。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欲,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

他艺术造诣极高,民间附会出许多师旷奏乐的神异故事。洪洞县曲亭镇师村师旷墓遗址。师旷的政治业绩并不亚于其艺术成就,其政治活动最早见诸文献是在鲁襄公十四年。现存先秦文献记载,师旷几乎参与了晋国内政、外交、军事等一系列事务,常向悼、平二公陈以治国安邦之策。

悼、平二公每每请教于师旷时,他都能“因问尽言”,引出一番严肃的治国宏论。师旷虽仅是一乐官,一生均在宫中生活,但他的地位不同于一般乐工,对政治有自己的见解,敢于在卫侯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

也向晋王担出了许多治国主张,有一次,晋平公感叹师旷生来就眼瞎,饱受昏暗之苦,师旷则言天下有五种昏暗,其一是君王不知臣子行贿博名,百姓受冤无处伸。

3、赵鞅

春秋时期晋国赵氏的领袖,又名志父,亦称赵孟。《赵氏孤儿》中的孤儿赵武之孙。晋昭公时,公族弱,大夫势力强,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致力于改革,为后世魏文侯李悝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和赵武灵王改革首开先河。

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改革家。战国时代赵国基业的开创者,郡县制社会改革的积极推动者,先秦法家思想的实践者,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与其子赵无恤(即赵襄子)并称“简襄之烈”。

士鞅的老辣远非此时的赵鞅所比,其政治资历更使其望尘莫及。就在魏舒执政的第二年,士鞅决定钳制魏舒,抵制其再次“胡作非为”,于是士鞅拉拢荀寅、控制赵鞅导演一出千古闻名的“铸刑鼎”大戏。

4、骊姬

或称丽姬春秋时期骊戎国君之女,晋献公妃子,晋君奚齐的生母。骊姬姿色艳美。前672年,晋献公打败骊戎,骊戎求和将骊姬与其妹少姬献给晋献公。骊姬深得晋献公的宠爱,获立夫人,并生下儿子奚齐,而骊姬的妹妹少姬生子卓子。

骊姬以美色获得晋献公专宠,阴险狡诈,献媚取怜,逐步博得晋献公信任,参与朝政,但骊姬仍不满足,使计离间挑拨晋献公与儿子申生、重耳、夷吾的感情,迫使申生自杀,重耳、夷吾逃亡,改立自己所生之子奚齐为太子,史称骊姬之乱。

前651年,晋献公病危,嘱托大夫荀息主政,保护奚齐并辅助他继位。晋献公死后,荀息遵旨立奚齐继位,骊姬为太后。但在丧礼过程中,里克杀死奚齐,荀息于是改立卓子为君。不久,里克又杀害卓子。

5、晋穆侯

是西周诸侯国晋国的第九任统治者,前811年—前785在位,在位27年。是西周诸侯国晋国的第九任统治者。穆侯四年,取齐女姜氏为夫人。

七年,伐条。生太子仇。十年,伐千亩,有功。生少子成师。晋人师服认为嫡长子与嫡次子取的名字正相反,晋国迟早会出大乱。穆侯去世后,其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穆侯之孙韩万,乃战国七雄的韩国的先祖。

晋穆侯十年,晋穆侯率军讨伐北戎,与北戎在千亩交战,晋军一战击败北戎,大获全胜。此时齐姜生下第二个儿子,于是晋穆侯便为他起名为“成师”。

晋穆侯二十七年,晋穆侯去世,其弟殇叔自立为君,史称晋殇叔。太子仇出国逃亡。晋殇叔四年,太子仇率领其同党袭击晋殇叔而自立为君,是为晋文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介子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师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骊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穆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4
  晋国的赵简子先生(赵鞅),是六卿里边最得意的一个。他爷爷就是著名的“赵氏孤儿”赵武。作为名门之后,赵简子恢复祖上的荣耀,出人头地,就弄了生铁480斤,把从前执政官范宣子先生的刑书铸刻在大铁鼎上,颁布了晋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替代过去的习惯法。这个壮举使赵简子知名于天下,国君再也不能口含天宪了,成文法成了“紧箍咒”套在国君脑袋上,大臣们一念,国君的脑袋就疼。晋国从晋平公时代开始滑落的君权,遂滑落到了谷底。国内各界新兴家族纷纷叫好,喝彩声使赵简子有了登上政治舞台的资本。果然,他在公元前497年(吴越争霸之际),升任晋国正卿,执掌国政。
  温氏家族是源自周朝的晋国公族,而当时晋国的所在地,就在现在的山西省。

  温氏的源自晋国公族,在过去有关姓氏古籍上,的确是证据确凿。譬如《广韵》指出:“唐叔虞之后,受封于河内温,因以命氏;又却至食采于温,亦号温季,因以为族,出太原”;此外,《姓纂》亦指出:“唐叔虞之后,晋族受封河内之温,因以命氏”;《万姓统谱》则更详尽地记载说:“却至食采于温,亦号温季,汉功臣温疥,封惸侯,惸音荀,疥孙何,始居太原,继移汲郡,清河。”

  由上述的文献看来,发祥于山西的温氏家族,共有两支主流。一支传自唐叔虞。一支则是却至的后裔。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幼弟,当辅政的周公并灭唐国时,由于“桐叶封弟”的缘故,被封在唐国。后来并发展成为春秋时代一度称霸诸侯的晋国。却至,也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名人,世代都是位高权重大夫。由此可知,现在的温姓人,不论系出何支,都是具有十分荣耀的家世源流的。

  不过,唐朝时的一块“温信碑”,对于温信其人的身世,却明文刻载为“颛顼裔”,推溯起来应该是黄帝的姬姓后裔。如此一来,温氏是更加的源远流长了。

  温氏的组织情形,实际上是十分复杂的。除了上述源自唐叔虞和却至的两大主流之外,到了南北朝时期以后,至少有五支不同的份子加入。这种情形,《唐书》以及《魏书官氏志》都有明文记载。前者指出:“唐居国王姓温。刘易从之子ㄙ,流岭表,免归,改姓温”;后者则指出:“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均改温氏”。

  由此可见,温氏家族的源流,是有许多支的。有出自唐叔虞之后,有出自却至之后,又有刘氏的改姓。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更有许多民族混合于其中。整个家族的组织是如此的庞大而复杂。目前,温姓人想要追溯得知自己的真正所出,恐怕就比较费事了。

  温氏家族的向南播迁,是始于南北朝,大盛于唐末的黄巢之乱。关于他们南迁的大致情形,有发下的文献可资参考——《兴宁温氏谱钞》:“其族发源于山西、河南……逮东晋五胡乱华,怀愍帝为刘渊所掳……其先温峤,时为刘�记室。晋元帝渡江……峤奉�命,上表劝进”;崇正同人系谱温氏条:“后峤出镇洪都,江西南昌,子孙因家焉……至九郎,因避黄巢之乱,避于闽南。”此外,上述两项温氏族谱也同时指出:“其后有居宁化,宋末,避乱经长汀,入上杭,分为二支,一入广东蕉岭、至梅县,大埔;一入广东兴宁,至河源。”

  综合以上的文献,可以知道南方的温氏家族也是距今1600多年前晋朝东渡名臣温峤的后裔。当时,温峤举族定居于江西南昌,世代子孙就在这带地方繁衍滋长。到了唐朝末年,才为了逃避黄巢之乱,再向南播迁到福建。宋代末年,蒙古人来势汹汹,福建的温氏又经过长汀逃到浙江的杭州,并且分为两支,先后到达广东各地继续不断地茁壮。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12-22
晋国的赵简子先生(赵鞅),是六卿里边最得意的一个。他爷爷就是著名的“赵氏孤儿”赵武。作为名门之后,赵简子恢复祖上的荣耀,出人头地,就弄了生铁480斤,把从前执政官范宣子先生的刑书铸刻在大铁鼎上,颁布了晋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替代过去的习惯法。这个壮举使赵简子知名于天下,国君再也不能口含天宪了,成文法成了“紧箍咒”套在国君脑袋上,大臣们一念,国君的脑袋就疼。晋国从晋平公时代开始滑落的君权,遂滑落到了谷底。国内各界新兴家族纷纷叫好,喝彩声使赵简子有了登上政治舞台的资本。果然,他在公元前497年(吴越争霸之际),升任晋国正卿,执掌国政。
温氏家族是源自周朝的晋国公族,而当时晋国的所在地,就在现在的山西省。

温氏的源自晋国公族,在过去有关姓氏古籍上,的确是证据确凿。譬如《广韵》指出:“唐叔虞之后,受封于河内温,因以命氏;又却至食采于温,亦号温季,因以为族,出太原”;此外,《姓纂》亦指出:“唐叔虞之后,晋族受封河内之温,因以命氏”;《万姓统谱》则更详尽地记载说:“却至食采于温,亦号温季,汉功臣温疥,封惸侯,惸音荀,疥孙何,始居太原,继移汲郡,清河。”

由上述的文献看来,发祥于山西的温氏家族,共有两支主流。一支传自唐叔虞。一支则是却至的后裔。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幼弟,当辅政的周公并灭唐国时,由于“桐叶封弟”的缘故,被封在唐国。后来并发展成为春秋时代一度称霸诸侯的晋国。却至,也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名人,世代都是位高权重大夫。由此可知,现在的温姓人,不论系出何支,都是具有十分荣耀的家世源流的。

不过,唐朝时的一块“温信碑”,对于温信其人的身世,却明文刻载为“颛顼裔”,推溯起来应该是黄帝的姬姓后裔。如此一来,温氏是更加的源远流长了。

温氏的组织情形,实际上是十分复杂的。除了上述源自唐叔虞和却至的两大主流之外,到了南北朝时期以后,至少有五支不同的份子加入。这种情形,《唐书》以及《魏书官氏志》都有明文记载。前者指出:“唐居国王姓温。刘易从之子ㄙ,流岭表,免归,改姓温”;后者则指出:“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均改温氏”。

由此可见,温氏家族的源流,是有许多支的。有出自唐叔虞之后,有出自却至之后,又有刘氏的改姓。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更有许多民族混合于其中。整个家族的组织是如此的庞大而复杂。目前,温姓人想要追溯得知自己的真正所出,恐怕就比较费事了。

温氏家族的向南播迁,是始于南北朝,大盛于唐末的黄巢之乱。关于他们南迁的大致情形,有发下的文献可资参考——《兴宁温氏谱钞》:“其族发源于山西、河南……逮东晋五胡乱华,怀愍帝为刘渊所掳……其先温峤,时为刘�记室。晋元帝渡江……峤奉�命,上表劝进”;崇正同人系谱温氏条:“后峤出镇洪都,江西南昌,子孙因家焉……至九郎,因避黄巢之乱,避于闽南。”此外,上述两项温氏族谱也同时指出:“其后有居宁化,宋末,避乱经长汀,入上杭,分为二支,一入广东蕉岭、至梅县,大埔;一入广东兴宁,至河源。”

综合以上的文献,可以知道南方的温氏家族也是距今1600多年前晋朝东渡名臣温峤的后裔。当时,温峤举族定居于江西南昌,世代子孙就在这带地方繁衍滋长。到了唐朝末年,才为了逃避黄巢之乱,再向南播迁到福建。
第3个回答  2010-12-21
晋国的赵简子先生(赵鞅),是六卿里边最得意的一个。他爷爷就是著名的“赵氏孤儿”赵武。作为名门之后,赵简子恢复祖上的荣耀,出人头地,就弄了生铁480斤,把从前执政官范宣子先生的刑书铸刻在大铁鼎上,颁布了晋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替代过去的习惯法。这个壮举使赵简子知名于天下,国君再也不能口含天宪了,成文法成了“紧箍咒”套在国君脑袋上,大臣们一念,国君的脑袋就疼。晋国从晋平公时代开始滑落的君权,遂滑落到了谷底。国内各界新兴家族纷纷叫好,喝彩声使赵简子有了登上政治舞台的资本。果然,他在公元前497年(吴越争霸之际),升任晋国正卿,执掌国政。
温氏家族是源自周朝的晋国公族,而当时晋国的所在地,就在现在的山西省。

温氏的源自晋国公族,在过去有关姓氏古籍上,的确是证据确凿。譬如《广韵》指出:“唐叔虞之后,受封于河内温,因以命氏;又却至食采于温,亦号温季,因以为族,出太原”;此外,《姓纂》亦指出:“唐叔虞之后,晋族受封河内之温,因以命氏”;《万姓统谱》则更详尽地记载说:“却至食采于温,亦号温季,汉功臣温疥,封惸侯,惸音荀,疥孙何,始居太原,继移汲郡,清河。”

由上述的文献看来,发祥于山西的温氏家族,共有两支主流。一支传自唐叔虞。一支则是却至的后裔。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幼弟,当辅政的周公并灭唐国时,由于“桐叶封弟”的缘故,被封在唐国。后来并发展成为春秋时代一度称霸诸侯的晋国。却至,也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名人,世代都是位高权重大夫。由此可知,现在的温姓人,不论系出何支,都是具有十分荣耀的家世源流的。

不过,唐朝时的一块“温信碑”,对于温信其人的身世,却明文刻载为“颛顼裔”,推溯起来应该是黄帝的姬姓后裔。如此一来,温氏是更加的源远流长了。

温氏的组织情形,实际上是十分复杂的。除了上述源自唐叔虞和却至的两大主流之外,到了南北朝时期以后,至少有五支不同的份子加入。这种情形,《唐书》以及《魏书官氏志》都有明文记载。前者指出:“唐居国王姓温。刘易从之子ㄙ,流岭表,免归,改姓温”;后者则指出:“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均改温氏”。

由此可见,温氏家族的源流,是有许多支的。有出自唐叔虞之后,有出自却至之后,又有刘氏的改姓。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更有许多民族混合于其中。整个家族的组织是如此的庞大而复杂。目前,温姓人想要追溯得知自己的真正所出,恐怕就比较费事了。

温氏家族的向南播迁,是始于南北朝,大盛于唐末的黄巢之乱。关于他们南迁的大致情形,有发下的文献可资参考——《兴宁温氏谱钞》:“其族发源于山西、河南……逮东晋五胡乱华,怀愍帝为刘渊所掳……其先温峤,时为刘�记室。晋元帝渡江……峤奉�命,上表劝进”;崇正同人系谱温氏条:“后峤出镇洪都,江西南昌,子孙因家焉……至九郎,因避黄巢之乱,避于闽南。”此外,上述两项温氏族谱也同时指出:“其后有居宁化,宋末,避乱经长汀,入上杭,分为二支,一入广东蕉岭、至梅县,大埔;一入广东兴宁,至河源。”

综合以上的文献,可以知道南方的温氏家族也是距今1600多年前晋朝东渡名臣温峤的后裔。当时,温峤举族定居于江西南昌,世代子孙就在这带地方繁衍滋长。到了唐朝末年,才为了逃避黄巢之乱,再向南播迁到福建。宋代末年,蒙古人来势汹汹,福建的温氏又经过长汀逃到浙江的杭州,并且分为两支,先后到达广东各地继续不断地茁壮。
第4个回答  2010-12-13
晋国的赵简子先生(赵鞅),是六卿里边最得意的一个。他爷爷就是著名的“赵氏孤儿”赵武。作为名门之后,赵简子恢复祖上的荣耀,出人头地,就弄了生铁480斤,把从前执政官范宣子先生的刑书铸刻在大铁鼎上,颁布了晋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替代过去的习惯法。这个壮举使赵简子知名于天下,国君再也不能口含天宪了,成文法成了“紧箍咒”套在国君脑袋上,大臣们一念,国君的脑袋就疼。晋国从晋平公时代开始滑落的君权,遂滑落到了谷底。国内各界新兴家族纷纷叫好,喝彩声使赵简子有了登上政治舞台的资本。果然,他在公元前497年(吴越争霸之际),升任晋国正卿,执掌国政。
温氏家族是源自周朝的晋国公族,而当时晋国的所在地,就在现在的山西省。

温氏的源自晋国公族,在过去有关姓氏古籍上,的确是证据确凿。譬如《广韵》指出:“唐叔虞之后,受封于河内温,因以命氏;又却至食采于温,亦号温季,因以为族,出太原”;此外,《姓纂》亦指出:“唐叔虞之后,晋族受封河内之温,因以命氏”;《万姓统谱》则更详尽地记载说:“却至食采于温,亦号温季,汉功臣温疥,封惸侯,惸音荀,疥孙何,始居太原,继移汲郡,清河。”

由上述的文献看来,发祥于山西的温氏家族,共有两支主流。一支传自唐叔虞。一支则是却至的后裔。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幼弟,当辅政的周公并灭唐国时,由于“桐叶封弟”的缘故,被封在唐国。后来并发展成为春秋时代一度称霸诸侯的晋国。却至,也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名人,世代都是位高权重大夫。由此可知,现在的温姓人,不论系出何支,都是具有十分荣耀的家世源流的。

不过,唐朝时的一块“温信碑”,对于温信其人的身世,却明文刻载为“颛顼裔”,推溯起来应该是黄帝的姬姓后裔。如此一来,温氏是更加的源远流长了。

温氏的组织情形,实际上是十分复杂的。除了上述源自唐叔虞和却至的两大主流之外,到了南北朝时期以后,至少有五支不同的份子加入。这种情形,《唐书》以及《魏书官氏志》都有明文记载。前者指出:“唐居国王姓温。刘易从之子ㄙ,流岭表,免归,改姓温”;后者则指出:“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均改温氏”。

由此可见,温氏家族的源流,是有许多支的。有出自唐叔虞之后,有出自却至之后,又有刘氏的改姓。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更有许多民族混合于其中。整个家族的组织是如此的庞大而复杂。目前,温姓人想要追溯得知自己的真正所出,恐怕就比较费事了。

温氏家族的向南播迁,是始于南北朝,大盛于唐末的黄巢之乱。关于他们南迁的大致情形,有发下的文献可资参考——《兴宁温氏谱钞》:“其族发源于山西、河南……逮东晋五胡乱华,怀愍帝为刘渊所掳……其先温峤,时为刘�记室。晋元帝渡江……峤奉�命,上表劝进”;崇正同人系谱温氏条:“后峤出镇洪都,江西南昌,子孙因家焉……至九郎,因避黄巢之乱,避于闽南。”此外,上述两项温氏族谱也同时指出:“其后有居宁化,宋末,避乱经长汀,入上杭,分为二支,一入广东蕉岭、至梅县,大埔;一入广东兴宁,至河源。”

综合以上的文献,可以知道南方的温氏家族也是距今1600多年前晋朝东渡名臣温峤的后裔。当时,温峤举族定居于江西南昌,世代子孙就在这带地方繁衍滋长。到了唐朝末年,才为了逃避黄巢之乱,再向南播迁到福建。宋代末年,蒙古人来势汹汹,福建的温氏又经过长汀逃到浙江的杭州,并且分为两支,先后到达广东各地继续不断地茁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