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米怎么跑不累技巧

明天就要跑一千米,虽然以前也练过一段时间体育,但几年没练身体素质就不大行了,过度运动容易头晕,呕吐,很不舒服,求方法,应该怎么办

1.姿势

正确的姿势可以使跑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费,减少疲劳,从而为提高时间打下基础。正确的姿势在正面看来,身体在比较低的高度上下起伏,看不到左右晃动,这个在跑步机上面最直观。

中长跑的姿势要保持于比较平衡,跑步的时候身体稍微向前倾,与地面的角度大概是80°到85°左右,女生的速度相对慢些,保持85°左右就可以了。跑步的过程中要注意抬头收腹,双手自然配合脚步运动,减少身体左右晃动,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费(跑步的时候左右晃动最好让人在旁边纠正)。

2.步频和步长

增大步长和提高步频对提高中长跑成绩都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步频和步长又是一对矛盾。当步长加大时,步频相对较慢,而步频加快时,步长有会变得相对较小。因此很难做到同时提高步长和步频。通常只能是保持步长,提高步频,或是保持步频,提高步长,来到达提高成绩的目的。

般情况下,一个1.75M的男子,其步长应该可以达到1.8M-2m,一个身高1.6M的女子步长可以达到1.5M-1.7M米(按身高比例来说,男的下限也就是1.7M,女的是1.5M,上限男的是2.2M,女的是1.9M))。大家在训练的时候要注意计算100M的平均步长,换算一下,至少要达到步长的下限

如果刚好腿短身长,那么就需要适当提高自己的步频,一般是一秒3.5次。

4.着地缓冲的技术

落地要让跟先落地,但注意脚面不能和地面形成大的夹角(少于10°)或者整个脚落地,在着地缓冲时,要尽量减小阻力,迅速过渡到前蹬动作。在着地后身体重心向下移动的同时要向前移动。以上是着地缓冲的两大技术难点。一般大部分跑步者容易犯的毛病是着地前蹬阻力减少的不够充分,缓冲时身体重心向下但没有向前,甚至出现"坐着跑"的情况,身体重心留在后面,就给蹬身送髋加大了难度。

5.呼吸

呼吸是中长跑一项重要的技术,对于平时缺乏锻炼的人来说,呼吸调整得好,可以提高最少20秒时间。

a.学会从牙缝中吸气

跑步时,我们应该用鼻子和嘴配合呼吸,缓解呼吸肌的压力,口不能张得太大,最好是口微开,轻咬牙,让空气从牙缝中进出。呼吸时,要注意做到均匀而又有节奏,呼气要短促有力,吸气要缓慢均匀,有适当深度。

b.呼吸节奏与步伐配合

跑步时,人们一般习惯于按照自身需要自由调节呼吸节奏。其实,呼吸节奏应该与步伐密切配合才行。通常开始跑的时候(前400-500M)呼吸节奏是每3步一呼,3步一吸,在保持速度的时候感觉呼吸困难,就需要调整为2步一呼,2步一吸,前后需要并保持呼吸均匀和深度一致,这样跑起来才会感到轻快。

c.加强呼气深度

许多人在慢跑时不注意呼吸的深度,所以在较长时间运动时,就会出现呼吸表浅而急促,从而产生胸部涨满难受,呼吸困难的感觉。有些人虽然注意深吸气,但往往忽视了呼气的深度。其实,当跑步时间较长时,只有适当加大呼气深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要。深度加强了,才可能更多地排出废气、增大肺中负压,从而使吸气更省力,吸气量也能增加。

扩展资料:

其余技巧:

1.跑1000米不同于跑100米,并非盲目向前冲,就能获得胜利,若想取胜,需要控制好速度,匀速向前。

2.跑1000米,有坚强的意志力是很重要的,因为当跑完400米时,人已经很累,如果不靠意志力继续跑,连800米都跑不完就直接累趴在地上。

3.1000米考验的是人的耐力,千万不要太关注对手,看到对手快跑,自身就快跑,应按平时的速度慢慢跑,并在最后五十米奋力冲刺。

4.不要一直当领头人,而且跟在对手后面,匀速前进,在最后关头,再超越对手,因为当领头人,就失去了目标,很难坚持下去。

5.每个人都有一个极限,当到达极限时,人就会感到疲劳,意识飘忽,如果想坚持下去,需要挑战自身,超越极限,激发潜能。

6.跑步时,上身前倾,手臂大幅度摆动,双脚迈开大步子,保持规律呼吸,不能乱,也不要理会身后的人发出的声音,更不要东张西望或者回头看,管好自身,努力奔跑。

参考资料:1000米中距离跑 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1

一、

1、正确的姿势可以使跑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费,减少疲劳,从而为提高时间打下基础。正确的姿势在正面看来,身体在比较低的高度上下起伏,看不到左右晃动,这个在跑步机上面最直观。

2、中长跑的姿势要保持于比较平衡,跑步的时候身体稍微向前倾,与地面的角度大概是80°到85°左右,女生的速度相对慢些,保持85°左右就可以了。跑步的过程中要注意抬头收腹,双手自然配合脚步运动,减少身体左右晃动,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费(跑步的时候左右晃动最好让人在旁边纠正)。

3、中长跑的后程,跑步者的体内乳酸增多、氧债增大,人体已处于疲劳状态,在这种困难的状态下,跑步速度会自然而然的减低。要提高技术和跑速,确实是很艰难的。这时候就要求加大躯干的前倾(男的80°,女的85°),从而带动身体向前,为平衡这种前倾,自然要加强蹬摆的配合,增大上肢的摆动幅度,以促使后程技术动作不变形,最终达到提高后程的效果。

二、

1、增大步长和提高步频对提高中长跑成绩都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步频和步长又是一对矛盾。当步长加大时,步频相对较慢,而步频加快时,步长有会变得相对较小。因此很难做到同时提高步长和步频。通常只能是保持步长,提高步频,或是保持步频,提高步长,来到达提高成绩的目的。

2、一般情况下,一个1.75M的男子,其步长应该可以达到1.8M-2m,一个身高1.6M的女子步长可以达到1.5M-1.7M米(按身高比例来说,男的下限也就是1.7M,女的是1.5M,上限男的是2.2M,女的是1.9M))。大家在训练的时候要注意计算100M的平均步长,换算一下,至少要达到步长的下限。如果你刚好腿短身长,那么就需要适当提高自己的步频,一般是一秒3.5次。

三、

1、呼吸是中长跑一项重要的技术,对于平时缺乏锻炼的人来说,呼吸调整得好,可以提高最少20秒时间

2、学会从牙缝中吸气跑步时,我们应该用鼻子和嘴配合呼吸,缓解呼吸肌的压力,口不能张得太大,最好是口微开,轻咬牙,让空气从牙缝中进出。呼吸时,要注意做到均匀而又有节奏,呼气要短促有力,吸气要缓慢均匀,有适当深度。

3、呼吸节奏与步伐配合跑步时,人们一般习惯于按照自身需要自由调节呼吸节奏。其实,呼吸节奏应该与步伐密切配合才行。通常开始跑的时候(前400-500M)呼吸节奏是每3步一呼,3步一吸,在保持速度的时候感觉呼吸困难,就需要调整为2步一呼,2步一吸,前后需要并保持呼吸均匀和深度一致,这样跑起来才会感到轻快。

4、加强呼气深度许多人在慢跑时不注意呼吸的深度,所以在较长时间运动时,就会出现呼吸表浅而急促,从而产生胸部涨满难受,呼吸困难的感觉。有些人虽然注意深吸气,但往往忽视了呼气的深度。其实,当跑步时间较长时,只有适当加大呼气深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要。深度加强了,才可能更多地排出废气、增大肺中负压,从而使吸气更省力,吸气量也能增加。

扩展资料

中长距离跑是中距离跑和长距离跑的合称。男子800米、1500米、3000米和女子800米、1500米属于中距离跑;男子5000米、10000米和女子3000米、5000米、10000米属于长距离跑。 中长距离跑是发展耐长久的项目,长时间的连续肌肉活动,是这个项目的特点。

它一方面要求尽量减少能量消耗,维持一定的跑速,另一方面要求在全程跑中能够根据比赛的情况具有加速跑的能力。所以,运动员在跑的全程中,正确地掌握技术和合理地分配体力是非常重要的。

中长距离跑要求跑得轻松协调,重心移动平稳,直线性强,有良好的节奏;要尽量提高肌肉用力和放松交替的能力,既讲究动作效果,又注重节省体力。跑的距离愈长,这些要求愈显得重要。各种距离跑的技术,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由于距离的长短和跑的强度不同,所以在跑的技术细节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1000中距离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9
不要用脚跟着地的方法跑,最好是脚掌着地,这样不会累。找一双舒服的跑鞋,轻快一点的。跑前十五分钟吃一块巧克力,跑时要呼吸均匀,吸气,然后慢慢吐气,尽量不要乱了节奏。刚开始跟在别人后面跑,盯着他的后背,跟着他的节奏,等到还差两百米时就咬牙全力向前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4-11

1000米跑考试技巧:

 

一是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这点非常重要!也是大部分考生最容易忽视的。
二是避免起跑后猛冲,全程保持匀速跑,最后一百米左右全力冲刺就可以了。
三是注意呼吸的节奏,做到有节奏的深呼吸。

重点说说比赛前的准备活动和比赛过程中注意事项吧。比赛的时候做好准备活动非常非常重要,但是往往大部分考生最忽略这一点。

这样做准备活动:

比赛前三十分钟开始,先慢跑1000-1500米;
然后做几节徒手操,压压腿,活动一下各关节;
再做3-5个30-50米加速跑;
这时候应该感觉整个身体已经出汗了,记住这会儿要注意保暖,先别脱衣服,
然后临比赛前五分钟坐下休息;
上跑道后,原地跳几下,做几次深呼吸。

比赛过程中尽量全程保持匀速就可以了,切忌一开始猛冲。最后大约一百米全力冲刺,跑的过程中注意呼吸节奏,每跑两步或三步一呼气,每跑两步或三步一吸气,尽量做深呼吸。

再应该注意的一点就是,考试前不要喝任何饮料、吃巧克力啥的,一点没用,而且喝到嘴里,跑完后,嘴里粘粘的,非常难受。

做到这些,你就有可能跑出你的最好的成绩。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所帮助,满意请采纳,谢谢。

第4个回答  2013-11-01
开头冲~50米,用百分之75跑700米;后面加大脚步,坚持一定过得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