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为什么从布依族分出去了?

如题所述

壮族、布依族、侗族、傣族、黎族、水族、毛南族同属于古代百越,也称为布越,也就是布依。
  据说,在1953年周恩来说僮族人口众多,僮不好听,取名为壮,符合人民的意愿,因此壮族由此而来。壮、布依等人口众多,政治家们为了治理国家的需要,分而治之是最好的选择,就把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以南的划归为壮族,以北划归为布依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7
壮族主要居于岭南,岭南地区自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有柳江县的“柳江人”和“甘前人”,来宾市的“麒麟山人”,荔浦县的“荔浦人”。都安县的“干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莲洞人”和“都乐人”桂林市的“宝积岩人”,田东县的“定模洞人”,灵山县的“灵山人”等等。
壮族
先秦时期,广西地区有骆越国,居住着百越中的"骆越"、"西瓯"、"苍梧"人。骆越国是岭南壮族祖先著名的方国,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其中提到“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云:“路音近骆,疑即骆越。”路即骆,此说中的。《逸周书》亦称《周书》,乃先秦古籍,多数篇章出于战国,其中所记商周之事,必有所本。在《吕氏春秋·本味》里,又提到“越骆之菌”,汉代高诱注:“
越骆,国名。菌,竹笋。”越骆是汉语提法,意为越(山)谷或越鸟,越人语言倒装为骆越。“僮”这个民族名称,是南宋时出现的。宋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议”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进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瑶、口嘹、曰獞、曰仡佬”。以后历代均多沿用“獞(僮)”名,到明代“獞”名引用逐渐增多,但往往与“瑶”并举。到清代对“獞(僮)”名的引用已遍于广西各地。1949年后,经过深入调查和进行民族识别,人民政府把广西、广东、云南等地自称“布壮”、“布土”、“布农”、“布泰”、“布班”、“布陇”、“布诺”、“布衣” 、“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们统一称为僮族。后因“僮”字的含义不够清楚,又容易读错音,一九六五年,按照周恩来总理的倡议,把“僮”改为“壮”,把“僮族”改为“壮族”。

壮族聚居地区民族区域自治。1952年12月9日在广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僮族自治区,1956年春改为自治州。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广西省地区为范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4月1日,建立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第2个回答  2023-08-10
壮族和布依族没有分开,他们本身就是不同的民族。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区。
关于壮族和布依族之间的渊源,目前学术界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壮族和布依族最初是同一个民族,后来因为历史原因而逐渐分离。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壮族和布依族是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的两个不同的民族。
无论哪种观点,现在壮族和布依族都是中国境内的合法民族,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