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林嗣环点击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的文言文点击。快!!!!!!!!!!!!急!!!!!!!!!!!!

原文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身,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之声。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少(shǎo )顷 犬吠(fèi ) 呓(yì ) 语 夫叱(chì)大儿声 觉(jué)夫齁(hōu)声起中间(jiàn) 曳(yè)屋许许(hǔ)声 几(jī)欲先走[1]
  原文翻译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一起围坐在围幕前面。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远远地听到深深的小巷中有狗叫声,接着就有妇女惊醒后打呵欠和伸懒腰的声音,她摇着丈夫说起夫妻之间的事。丈夫说着梦话,开头不怎么答应她,妇女把他摇个不停,于是两人的说话声逐渐间隔混杂,床又从中发出“戛戛”的响声。过了一会儿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叫妻子抚慰孩子喂奶,孩子含着奶头哭,妇女又哼着唱着哄他。丈夫起来小便,妇女也抱着孩子起来小便。床上另一个大孩子醒了,大声唠叨个没完。在这时候,妇女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里哼着哄孩子的声音,孩子含着奶头的哭声,大孩子刚醒过来的声音,床发出的声音,丈夫责骂大孩子的声音,小便解入瓶中的声音,解入桶中的声音,同时响起,各种绝妙的效果都有了。满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看,微微笑着,默默赞叹,认为奇妙极了。过了一会儿,丈夫打呼噜声响起来了,妇女拍孩子的声音也越来越慢渐渐停止。隐隐听到有老鼠活动的声音,盆子、器皿翻倒倾斜,妇女在梦中发出了咳嗽声。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逐渐端正了坐姿。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着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围幕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1]作者简介林嗣(si)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中进士,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生,从小聪颖过人,七岁即能属文。及长赴试,因文章峭奇卓绝,考官疑为他人代笔,故不得售。嗣环遇挫折不气馁,倍加发愤功读。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中举人,继而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已丑科登进士第。授大中大夫,持简随征,便宜行事。后调任广东琼州府先宪兼提督学政。 晚年住杭州,著有《铁崖文集》、《秋声集》。 《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断句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注释1.京:京城。2.善:擅长,善于。3.者:……的人。4.口技:杂技的一种。用口腔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5.会:适逢,正赶上。6.宴:举行宴会。7.于:在。8.厅事:大厅,客厅。9.施:设置,安放。10.屏障:指屏风、围帐一类用来挡住视线的东西。11.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12.而已:罢了。13.团坐:相聚而坐。团,聚集、集合。14.少(shǎo)顷(qǐng):不久,一会儿。15.但:只。16.闻:听见。17.下:拍。18.满座寂然:全场静悄悄的。坐,通“座”。寂然,安静的样子。19.哗:喧哗,大声说话。20.坐:通“座”,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21.寂然:静悄悄的样子。22.深巷:幽深的巷子。23.深:很长。24.犬吠:狗叫(声)。25.遥:远远地。26.惊觉(旧读jiao):惊醒。27.欠伸:欠:打呵欠 ,伸:伸懒腰。28.呓(yì)语:说梦话。29.既而:不久,紧接着。而,这里作表时间的副词的词尾。30.啼:大哭。31.抚:拍。32.乳:作动词用,喂奶。33.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34.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35.当是时:在这个时候。36.初:刚,刚开始。37.叱(chì):大声呵斥,严厉批评。38.一时:同一时候。 39.齐发:一齐发出。40.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毕:全、都。备:具备。41.无不:没有一个不,否定加否定表示肯定。42伸颈:伸长脖子。43.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44.默叹:默默地赞叹。45.以为:认为。46.妙绝:奇妙极了,好极了。绝:到了极点。47.未几:不多久。48.齁(hōu):打鼾(hān),打呼噜。48.(2)渐:慢慢地49.微闻:隐约地听到。50.作作索索:老鼠活动的声音。(拟声词)51.盆器:指盆一类的盛物的器皿。52.倾侧:翻倒倾斜。53.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意:心情。少(shao):同“稍微”稍微。舒:伸展、松弛。54.稍稍:时间副词,据《词源》释为“随即”,这里是渐渐。55.正坐:端正坐的姿势。56.忽:忽然,突然。57.火起:起火,失火。58.齐:一齐。59.俄而:一会儿,不久。60.中间(jiàn):其中夹杂着。中:其中 间:夹杂61.力拉崩倒:劈里啪啦,房屋倒塌。62.力拉:拟声词。63.火爆声:烈火燃烧物品爆裂的声音。64.齐作:一齐发出。65.曳(yè)屋许许(hǔhǔ)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曳:拉。许许:拟声词,呼喊声。66.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没有的。67.虽:即使。68.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形容口技模拟的各种声响同时发出,交织成一片,使人来不及一一辨识。一端:一头,这里是“一种”的意思。69.口:嘴巴70.名:作动词用,说出。71.于:在。72.是:这。73.变色:变了脸色,惊慌失措。74.离席:离开座位。75.奋袖出臂:捋起袖子,露出手臂 奋:张开、展开 出:露出。76.股:大腿。77.战战:打哆嗦;打战。 78.几(jī):几乎,差点儿。79.先走:抢先逃跑。走:跑。80.群响毕绝:各种声音全都消失了。81.毕绝:都消失了。82.撤屏:撤去屏风。83.是:这。84.奋:扬起,举起,撩起。一词多义1.坐:众宾团坐(坐下) 满坐寂然(通“座”,座位)  2.乳:妇抚儿乳(喂奶) 儿含乳啼(乳头)3.而:既而儿醒(表时间副词的词尾,不译) 妇拍而呜之(连词,表并列)4.妙:众妙毕备(妙处) 以为妙绝(好)5.指:手有百指(手指) 不能指其一端(指明)6.绝:以为妙绝(极) 群响毕绝(停止)7.备:众妙毕备(具备) 8.发: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发出)9.一时:同时,立刻10.作:有鼠作作索索(拟声词)百千齐作(发出)通假字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句意:全场静悄悄的。)宾客意少舒(“少”通“稍”,稍微。句意:宾客们稍稍放松了。)古今异义1.会,古义:适逢 今义:会议(会宾客大宴)2.但,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3.稍,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稍稍正坐)4.间,古义:夹杂 今义:事物两端之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5.股,古义:大腿 今义:指机关团体中的组织单位;或作量词;或称集合资金中的一份;或指屁股(即臀)6.走,古义:跑 今义:步行(几欲先走)7.是,古义:这,那 今义:判断动词(当是时)8.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虽人有百手)(初一课本注释)9.善,古义:擅长 今义:善良(京中有善口技者) 10.名,古义:指明 今义:名字,或作量词(不能名其一处) 11.微,古义:隐隐约约 今义:小,微小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12.闻,古义:听 今义:用鼻子嗅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复杂字词注音1.呓(yì)语2.吠(fèi)3.叱(chì)4.齁(hōu)5.中间(jiàn)6.力拉崩倒(dǎo)之声7.曳(yè)屋许许(hǔ)声8.几(jī)欲先走9.少(shǎo)10.惊觉(jue)词类活用1.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活用为动词,说出。句意:不能说清其中一个地方。)2.会宾客大宴(宴:名词活用为动词,举行宴会。句意:正赶上一家摆酒席大请宾客。)3.遥闻深巷中犬吠(遥:形容词活用为状语,远远地。)4.妇抚儿乳(乳:名词活用为动词,喂奶。)5.妇手拍儿声(手:名词活用为状语,用手。)6.众妙毕备(妙: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妙处)特殊句式1.倒装句:会宾客大宴。(应为“会大宴宾客”,宾语前置。) 翻译:正碰上有一家人大摆宴席请客。2.凡所应有,无所不有。翻译: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翻译:在这时候,宾客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胳膊,两条腿哆哆嗦嗦,几乎都想抢先逃跑了。时间量词1.表示突然发生:忽、忽然2.表示同时发生:一时3.表示相继发生:既而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少顷、未几6.表示过了较长时间才发生:逾时表示时间的词语1.少顷:一会儿2.既而:不久,紧接着3.是时:这时4.一时:同时5.未几:不久6.忽:忽然7.俄而:不久8.忽然:忽然赏析第一部分(第一段),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这部分是下文记叙精彩表演的铺垫。文章以“京中有善口技者”开篇,介绍口技表演者,是本文的一句总说,即全文意在说明这位“善口技者”的技艺之“善”擅长。“会宾客大宴”,点明口技表演者献技的时间和事由:这场口技表演是在一次“宾客大宴”之时;因是“大宴”,故有此盛举。“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指明表演的地点和简单设施,说明这是一个临时演出场所,地方不大。再根据这次表演内容的特点,指出口技表演者是在幕后表演。又将简单的道具一一列出,指明仅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以示别无他物,口技艺人的表演主要凭的是他的“口”。最后以“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点染表演即将开始时全场肃穆紧张的气氛。这部分除一个“善”字外,对口技表演者不加任何赞词,却处处为其高超技艺张本,造成很强的悬念,使读者料想必有一场精彩的表演。第二部分(第二段至第四段),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这部分是全文的主体,描写口技艺人所表演的两个场面: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第一层(第二段),写表演一家人深夜被犬吠惊醒的情形,以及宾客对口技表演的由衷赞叹。口技表演由远远听到从深巷中传来的犬吠声开始。然后以一个四口之家作为想像中的“舞台”,使听众的注意力由外景转入内景。先写“妇人惊觉欠伸”,听到犬吠声而醒来,这就拉开了一家人深夜被惊醒的帷幕。再写“其夫呓语”,画面逐渐清晰。又由于“欠伸”“呓语”惊动了幼儿,幼儿“大啼”。至此帷幕大开,相继出现许多声响:丈夫被吵醒,大儿也被吵醒,于是“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打破深夜的静谧,使口技表演达到第一个高潮。第二层(第三段),写表演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以及宾客的情绪变化。先写丈夫的“声”,并伴以妇人的拍儿声,“渐拍渐止”,给人以时间缓慢推移而声音渐弱的感觉。接着以老鼠跑动偷食、“盆器倾侧”的声音,妇人梦中的咳嗽声,表示夜静更深,全家人又入睡了。这一层,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由前一个高潮落入低潮,并为下一个高潮蓄势。第三层(第四段),写表演一场突然而至的大火灾的情形,以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开始用类似画外音的手法,以“一人大呼‘火起’”,突然加快节奏。接着写这个四口之家突然遭到意外变故的情形:“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气氛骤然变化。然后内景转为外景,以“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表现人们的惊恐万状,再以“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表现火势的猛烈和火场的纷乱,又以“凡所应有……不能名其一处也”极言声音之杂乱、逼真。至此,口技表演达到了第二个高潮,即最高潮。第三部分(第五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与首段相呼应,说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刚才的精彩表演的确是从“口”中发出的。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令人叹服.作者笔下的这场口技表演距今已三百多年,今天仍能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课后练习一、熟读课文,根据提示,画出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 设题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课文的主体部分,体会文中声响描写的精妙,对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获得丰富的感性印象。我们让学生根据提示填写描摹声响的语句,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口技艺人的艺术构思,从而真正进入口技艺人所设计的“规定情景”之中,所以填空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心体会各种声音所表现的情景,并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求学生在完成这道题和熟悉首尾两段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1.表现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 ①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遥闻深巷中犬吠……众妙毕备。 ②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 夫声起……妇梦中咳嗽。 2.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况。 ①响声大作,由少而多。 忽一人大呼“火起”……百千犬吠。 ②百千齐作,应有尽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无所不有。 二、体会课文的写作技巧,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课文中描述听众反应的语句,说说这些描述起什么作用。 2.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艺人的演技有什么作用?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侧面描写手法的作用。指导学生答题时不要孤立地讲侧面描写。例如写表演,除了要写到表演者和表演内容,往往还会自然地写到欣赏表演的人的反应,而后者就是在运用侧面描写。又如开头和结尾相照应,除了使结构保持完整而外,也具有侧面烘托、强调意图的作用。侧面描写是一种常用的手法,应有所了解,但关键在于自觉、恰当地运用。 描述听众反应的语句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样写,层层深入,写明宾客们从尚可自持到难以自持到不能自持的过程,从侧面突出表演的效果,烘托出表演技艺的高超。 开头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从内容上看,点明文章中心,极言道具之简,意在为后文表演复杂的声响做烘托、对比。结尾重现道具,则在证实、强调刚才的一切声响都是从一张嘴中发出的,从而更突出表演者技艺的高超,也具有烘托的作用。从结构上看,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三、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较多,到一定阶段需要加以整理,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它们的用法,获得牢固的记忆。这道题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一种整理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整理方式。 少顷 既而 是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而 忽然 1.表示突然发生:忽 忽然 2.表示同时发生:一时 3.表示相继发生:既而 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 少顷 未几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这些句子中的划线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古今意义不同的,如“会”(正好赶上、恰巧、正好)、“但”(只)、“闻”(听见)、“少”(稍微)、“虽”(即使)、“走”(逃跑);二是古今用法不同的,如“宴”(举行宴会)、“乳”(喂奶)、“名”(说出)在课文中都用作动词,都用作名词。对这些容易理解错的词,应提醒学生注意。 1.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正赶上,恰巧。 宴:举行宴会。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只,仅。 闻:听见。 3.妇抚儿乳 乳:喂奶。 4.宾客意少舒 少:同“稍”,稍微。 5.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6.几欲先走 走:逃跑。注明:原文第二段:“遥闻深巷犬吠声,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既而儿醒,大啼。夫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床上又一大儿醒,狺狺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瓶中声,溺桶中声,一齐凑发,众妙毕备。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11
一、1.间:夹杂 2.乳:喂奶 3.坐:座位 4.名:说出 5.少:稍微 6.绝:极
二、1.(所有声音)在同一时间一起发出,他们的妙处都具备。 2.即使人有一百张嘴,嘴有一百只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任何)一个声音(从哪里发出)。 3. D
三、1. B 2.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3.犬吠,妇人欠伸,夫呓语,二大啼,妇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絮絮不止,夫叱大儿声。 4. 侧面描写,写出宾客们对口技表演的反应,衬托出口技者表演惟妙惟肖。 5.重复道具的内容,突出了口技者在如此少的道具下,竟然能发出千百种声音的不可思议,体现了口记者技艺高超和精湛。
四、《核舟记》194|评论(49)
按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 其他回答 共9条2009-11-29 08:57阿酷O小炫| 三级1.课文中的以下两处是怎样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
①“遥闻深巷中犬吠。”
口技表演是由“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的。这一句写犬吠声,而这犬吠声是远远听到的,并且是从深巷中传来的,这就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把听众带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使听众的注意力自然地被“犬吠”声所吸引,想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一句既是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又是使一户人家由妇人初醒到全家喧闹的铺垫。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这是以老鼠跑动偷食声、“盆器倾侧”声、妇人蒙中的咳嗽声为反衬,加重深夜的静谧气氛,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后的沉寂状态,并为下面即将表现的大火灾蓄势。
以动写静是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例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写山中春夜的静谧和迷人的山色。其中就以动写静,用不时的鸟鸣来衬托春日山中的夜静,使人在鸟鸣声中更显其静,因而历来为人所称道。课文中的这两处描写,与此同理,也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
2.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本文描写口技表演,抓住了表演者和听众两个方面:一方面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另一方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应烘托其高超技艺,这是侧面描写。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后写听众的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善”。此外,课文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而仅仅是靠一张嘴发声,突出其技艺在“口”,也是从侧面表现表演者口技的不凡。本文运用侧面描写表现这场口技表演的魅力,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练习
一、熟读课文,根据提示,画出并体会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
1.表现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
①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②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
2.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形。
①响声大作,由少而多。
②百千齐作,应有尽有。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熟悉课文的主体部分,揣摩文中的音响描写,了解这场口技表演的艺术构思,感受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心体会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所表现的情景,并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感受力。
口技是一种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的传统民间艺术。本文根据口技的特点,生动逼真地描摹口技艺人所表演的音响,把读者带入这些音响所表现的特定生活情景之中。文中描写这场口技表演,不仅有条不紊,而且奇妙纷杂,波澜起伏,把一位口技表演者的技艺之“善”,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遥闻深巷中犬吠……众妙毕备”,写声音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的情形。其中“遥闻深巷中犬吠……絮絮不止”,写深夜的寂静氛围以及一家四口陆续醒来后的各种声音;“当是时……众妙毕备”以排比的句式,急促的语势,合写五种声音,犹如一部大合唱,使人感到一家四口在静夜的喧闹气氛。
“夫声起……妇梦中咳嗽”,写声音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表现了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声起”,写丈夫由醒到睡;“渐拍渐止”,写出拍儿声由大到小的变化,给人一种轻慢的声感,说明妇人和小儿正慢慢入睡;“微闻”的“微”字,表示声音很弱。老鼠作作索索声,盆器倾侧声,妇人梦中咳嗽声,都很轻微,衬托了深夜寂静的氛围。
“忽一人大呼‘火起’……百千犬吠”,写响声大作,由少而多;“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不能名其一处也”,写声音百千齐作,应有尽有。逼真地表现了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先用三个“……大呼”、一个“……齐哭”,继之以三个“百千……”,又加之以“……百千齐作”“又夹百千……”等句,写发现火情、火势漫延和人们救火的情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以及两组相同的句式“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也”,总写火场的声音之多之杂。极力渲染火场的紧张气氛,使人感到火情的紧急,火势的猛烈,救火人的慌乱,犹如置身于救火现场。

参考资料: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一、1.间:夹杂 2.乳:喂奶 3.坐:座位 4.名:说出 5.少:稍微 6.绝:极
二、1.(所有声音)在同一时间一起发出,他们的妙处都具备。 2.即使人有一百张嘴,嘴有一百只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任何)一个声音(从哪里发出)。 3. D
三、1. B 2.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3.犬吠,妇人欠伸,夫呓语,二大啼,妇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絮絮不止,夫叱大儿声。 4. 侧面描写,写出宾客们对口技表演的反应,衬托出口技者表演惟妙惟肖。 5.重复道具的内容,突出了口技者在如此少的道具下,竟然能发出千百种声音的不可思议,体现了口记者技艺高超和精湛。
四、《核舟记》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2-11
京城里有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一家)摆酒席大请宾客,在厅堂的东北角设置了八尺宽的屏风,让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风中,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众多的宾客围着屏风而坐。一会儿,只听见屏风中醒木拍了一下,在座的宾客都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 远远地听到深深的小巷中有狗叫声,接着就有妇女惊醒后打呵欠和伸懒腰的声音,她摇着丈夫说起夫妻之间的事。丈夫说着梦话,开头不怎么答应她,妇女把他摇个不停,于是两人的说话声逐渐间隔混杂,床又从中发出“戛戛”的响声。过了一会儿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叫妻子抚慰孩子喂奶,孩子含着奶头哭,妇女又哼着唱着哄他。床上另一个大孩子醒了,大声唠叨个没完。在这时候,妇女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里哼着哄孩子的声音,孩子含着奶头的哭声,大孩子刚醒过来的声音,床发出的声音,丈夫责骂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响起,各种绝妙的效果都有了。满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着眼睛,微微笑着,默默赞叹,认为奇妙极了。 过了一会儿,丈夫打呼噜声响起来了,妇女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停下。隐隐听到有老鼠活动的声音,盆子、器皿歪倒了,妇女在梦中发出了咳嗽声。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松弛下来,逐渐端正了坐姿。 忽然听到一人高声呼喊“起火了!”丈夫起来高叫,妇女也起来高叫,两个孩子一齐哭。一会儿,成百上千的人高声喊叫,成百上千个小孩哭喊,成百上千只狗狂叫,当中还夹着劈里拍啦的声音和房屋倒塌的声音,着火爆炸声,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起;又夹着成百上千个呼救的声音,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声音,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一切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不具备的。即使一人有一百只手,每只手有一百个手指,也不能指出其中一种;一人有一百张嘴,每张嘴有一百个舌头,也不能说清其中一个地方。在这时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席位,捋起衣袖,伸出手臂,两腿打着哆嗦,差点儿都要争先跑开。 忽然醒木一声,所有的声音都没有了。撤掉屏风再看,只有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第4个回答  2010-12-11
1.夹杂
2.喂奶
3.座
4.说出
5.稍微
6.极点
1同一时候一齐发出来,各种声音模仿得极像
2.即使人有一百张口,口有一百条舌,也不能够说出其中的一处声音
3.D
1.A
2.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3.犬吠,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儿醒大啼,妇拍而呜之,大儿醒,絮絮不止,夫叱大儿醒
4.侧面衬托出表演者的技艺高超
5.用道具的简单来衬托表演者的技艺高超
1.《核舟记》

老师讲评过的,不嫌弃就用用吧
选我最好啦O(∩_∩)O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