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财务成本管理》难在哪?

是教材抽象难懂?还是考题抽象难理解或是并不难但是步骤很繁琐?
如果把所有公式运用自如还会像传说中那么难吗?

首先,在这里帮助大家梳理下我们《财管》的考试重难点如下:

第一章:财管管理的目标及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有效资本市场的分类。

第二章:传统以及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管理用报表分析、销售百分比法、内含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

第三章:利率的期限结构、资本市场线和证券市场线。

第四章:债务资本成本的算法(4种),股权资本成本的算法(3种)

第五章:新项目的现金流的估计、更新项目现金流的估计、项目折现率的估计、项目的敏感性分析。

第六章:债券价值的影响因素、债券价值的计算、债券期望报酬率的计算、股票的价值计算和期望报酬率的计算。

第七章:期权的投资组合策略、复制原理、风险中性原理以及平价定理。

第八章:折现模型以及相对价值评估方法。

第九章: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企业价值比价法。

第十章:附认股权证债券的资本成本的估计、可转债资本成本的估计以及租赁决策分析。

第十一章:股利分配政策。

第十二章:营运资本筹资策略、信用政策决策分析、经济订货批量决策分析。

第十三章: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分配、联产品的成本分配、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

第十四章:成本差异分析。

第十五章:作业成本法的计算。

第十六章:单一产品和多产品的保本分析、利润的敏感性分析。

第十七章:生产决策。

第十八章:现金预算。

第十九章: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的计算。

第二十章:披露的经济增加值和简化的经济增加值的计算。

第二十一章:质量成本的分类。

其次,针对第二轮复习,我们可以以知识点的快速回顾和刷题作为学习提高的手段。在刷题过程中,有一些刷题的技巧跟大家分享:

1、在刷题过程中切忌搞题海战术,首先要做的是甄别好题。当然,如果有条件,这项工作如果老师帮你来做,效率会更高。老师通过筛选出每章的类型题,你再去反复研究,这对复习的学员来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没有相应的老师指导,可以专门研究历年真题即可。

2.善于归纳对比总结,相同类型的题目做完要思考,然后反复比对,得出每一道题的考试关键点和易错点,进而掌握某一类型题目。3.整理笔记,需要有一个错题本,针对做题和比对,把做题的错误的点和对题目的理解感悟记录下来防止再错。


以上是针对《财管》第二轮复习的重难点和一些解题的技巧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8-13
  首先,CPA《财务成本管理》的难点在于这是一门公式很多且部分公式十分复杂的学科,对于有一定理科基础的同学来说,可能稍微轻松一些;相反,对于文科生可能会比较吃力,因为纷繁复杂的公式确实容易让人头昏眼花,所以有人说,财务管理是一门最容易打击意志薄弱者的自信心,最容易增强意志坚强者的成就感的课程。

  很多公式的变量的英文缩写可能会比较像,要注意区分;还有的公式可能会有好几种变型形式,但实质上都是表达同一个意思,比如:内含增长率的分母原本是1—预计净利润/净经营资产×预计留存利润比率,换一种形式:1—预计销售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周转率×预计留存利润比率。

  那么,针对财务成本管理这门学科,到底有哪些方法能够攻克掉它,用如下方法开始是看看吧。

  《财务成本管理》你要掌握的要领:
  财务成本管理的大量公式,要求考生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学会有方法地去记忆公式。通常来说,人在上午9点到10点的记忆力是一天中最好的,所以可以把难记的公式和知识点放在这个时间段攻克。切忌死记硬背,因为考试会涉及到的公式很多,而且有些公式比较相似,如此一来,容易错套公式。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正确记忆,理解是最关键的。每个公式背后的含义,如何运用,多看看书本上的例题。因为很多公式涉及多个变量,有时一个公式会有变形,通过多看题多做题,不仅能熟悉公式,在做题的过程中就记住了公式,而且知道了做题的方法。
第2个回答  2015-08-20
财务成本管理中的公式是比较多,主要是理解了就不难了。应该多做一些题,多运用公式。将公式问题解决了,其实财管不是很难得。
第3个回答  2010-12-16
感觉难在宏观的理解上,很明白教材在说什么,而不只是记住题型。当然宏观上的了解也是一点点看书慢慢体会到的~~ 细节的就是多做题了 然后加强宏观理解~~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12-05
只说几点
1是会计基本逻辑的清晰程度
2是公式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3是对于整本书框架的理解
4是习题的出题思路能否理解
5是个人悟性
言简意赅,不知道你能理解多少~
加油吧 其实不难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