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八月辛卯文言文翻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6

1. 文言文翻译

《归去来兮辞》晋·陶潜

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我的家境十分贫困,耕种田地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很多,米缸里经常没有存粮,找不到维持生计的办法。亲戚朋友多劝我出去做个小官,自己心里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苦于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因为看到我贫苦就加以推荐,于是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这时战乱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离开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要了下来。但过了没几天,很思念田园,归乡的念头就产生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会勉强做作;饥冻虽是急迫之事,但违背自己本心就会使人感到十分痛苦。虽然自己曾经做过官,但都是为生活所驱使;于是感到烦恼,激动不已,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给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要急著前去奔丧,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就针对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给这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回去喽!田园将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归!既然自己使心灵受形体的奴役,为什么还要独自惆怅伤悲?我明白了,以往的不能挽救;我知道了,靠将来还可以补回。真的,走入迷途还不算远,我觉得今是而昨非。船儿轻轻地摇荡着前进,风儿飘飘地吹着我的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恨晨光还是这样隐约依稀。终于看到了家里的屋檐,一边奔跑着一边怀着满腔的欢欣。僮仆跑出来迎接,小儿子等候在家门。园子里象征隐土生活的“三径”已经荒废,可是我心爱的松菊却还幸存。拉着幼子的手走进屋门,已准备了美酒盛满酒樽。高高地举起酒壶和酒觞自酌自饮,悠闲地看着庭园的树枝露出了笑颜。依靠着南窗(窗外有傲天的孤松)寄托自己傲世的情怀,确实感到这小小的空间就可以使人心安。每天在庭园散步已经养成乐趣,虽然安了家门却常常把它闭关。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昂首观看远方的青天。白云无心地飘出山去,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归还。夕阳暗淡将坠人大地,我仍抚着孤松盘桓流连。 回去啦!愿停止断绝那世俗的交游。既然这社会和我的愿望相违,我驾车出采又有什么可以追求?我喜欢的是亲戚间知心的交谈,或者是弹琴读书以消解忧愁。农人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将要耕种去到那西边的田畴。有时我振策驱车,有时我划桨行舟。有时沿着幽深曲折的溪水进入山谷,有时也崎岖坎坷地走过山丘。树木啁欣欣向荣,泉水啊涓涓始流。我赞美万物的得时,感慨自己的一生行将罢休。 算了吧!寄身天地之间还会有多久,为什么不听任自己的心愿以决定去留?为什么栖栖惶惶地,还想到哪里去!富贵不是我的愿望,仙境又不可预期。趁着这大好的时机独自走了吧,或者就像古代的隐士那样把手杖插在地上躬耕耘籽。登上东边的高地放声长啸,靠近清澈的溪流尽情赋诗。姑且顺着生命的变化走到尽头,高高兴兴地接受天命还有什么怀疑

2. 文言文翻译 急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1〕,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3〕,未见其术〔4〕。亲故多劝余为长吏〔5〕,脱然有怀〔6〕,求之靡途〔7〕。会有四方之事〔8〕,诸侯以惠爱为德〔9〕,家叔以余贫苦〔10〕,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11〕,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12〕,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3〕。何则?质性自然〔14〕,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5〕。尝从人事〔16〕,皆口腹自役〔17〕;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18〕,当敛裳宵逝〔19〕。寻程氏妹丧于武昌〔20〕,情在骏奔〔21〕,自免去职。仲秋至冬〔22〕,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23〕。

【注释】

〔1〕幼稚:指孩童。〔2〕瓶:指盛米用的陶制容器、如甏,瓮之类。〔3〕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4〕术:方法。〔5〕长吏:较高职位的县吏。指小官。〔6〕脱然:犹言豁然。有怀:有做官的念头。〔7〕靡途:没有门路。〔8〕四方之事:指出使外地的事情。〔9〕诸侯:指州郡长官。〔10〕家叔:指陶夔,曾任太常卿。〔11〕风波:指军阀混战。〔12〕彭泽:县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13〕眷然:依恋的样子。归欤之情:回去的心情。语本《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人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14〕质性:本性。〔15〕违己:违反自己本心。交病:指思想上遭受痛苦。〔16〕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17〕口腹自役:为了满足口腹的需要而驱使自己。〔18〕一稔(rěn忍):公田收获一次。稔,谷物成熟。〔19〕敛裳:收拾行装。〔20〕寻:不久。程氏妹:嫁给程家的妹妹。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县。〔21〕骏奔:急著前去奔丧。〔22〕仲秋:农历八月。〔23〕乙巳岁:晋安帝义熙元年〔405)。

【译文】:

我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孩子生了一屋子,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求官又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看到)我贫困艰苦(就加以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在那时,战乱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请命要了下来。(但)没几天,思念田园,就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是勉强做作所能够改变的;饥冻虽然是切肤之痛,但违背自己本心(更会)使我受到双重的痛苦。我曾经做过一些事情,(但)都是为了口腹的需求而勉强驱使自己;于是烦恼得愤懑不已,感到自己非常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可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心情悲痛,希望立刻就去奔丧,于是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在官位上做了八十多天。趁着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写了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3. 文言文翻译

秦世祖苻坚从河东回来,让骁骑将军邓羌当御史中丞,让咸阳内史王猛做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

太后(即苻坚堂兄苻生的生母,苻坚的伯母)的弟弟光禄大夫强德,酗酒,恃强横暴,掠夺人民的财货、子女,是百姓的心头之患。

王猛亲自拘捕强德,还没有先上报给苻坚,就把强德在街市上就地正法。

苻坚派人去赦免强德,已经来不及了。

王猛和邓羌志趣相同,对于犯罪分子邪恶势力,举发他们的罪行,考问他们以求事实真像. 一个多月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判罪免官的人有二十馀人,朝廷上下为之震撼,奸猾的坏人都不敢大声呼吸,在路上看到别人遗落的失物也没人人私自拿走.苻坚感叹说:"我到现在才知道天下有法律了。”

4. 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

七年(前188)秋季八月戊寅日,惠帝逝世。

发丧时,太后只是干哭,没有眼泪。留侯张良的儿子张辟强任侍中,只有十五岁,对丞相陈平说:"太后只有惠帝这一个儿子,如今去世了,太后只干哭而不悲通,您知道这里的原因吗?"陈平问:"是什么原因?"辟强说:"皇帝没有成年的儿子,太后顾忌的是你们这班老臣。

如果您请求太后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军,统领两宫卫队南北二军,并请吕家的人都进入宫中,在朝廷里掌握重权,这样太后就会安心,你们这些老臣也就能够幸免于祸了。"丞相照张辟强的办法做了。

太后很满意,才哭得哀痛起来。吕氏家族掌握朝廷大权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5. 戊寅冬,余携竹兜一文言文翻译

张岱的《陶庵梦忆·栖霞》。

原文:

戊寅冬,余携竹兜一、苍头一,游栖霞,三宿之。山上下左右鳞次而栉比之,岩石颇佳,尽刻佛像,与杭州飞来峰同受黥劓,是大可恨事。山顶怪石巉岏,灌木苍郁,有颠僧住之。与余谈,荒诞有奇理,惜不得穷诘之。日晡,上摄山顶观霞,非复霞理,余坐石上痴对。复走庵后,看长江帆影,老鹳河、黄天荡,条条出麓下,悄然有山河辽廓之感。

一客盘礴余前,熟视余,余晋与揖,问之,为萧伯玉先生,因坐与剧谈,庵僧设茶供。伯玉问及补陀,余适以是年朝海归,谈之甚悉。《补陀志》方成,在箧底,出示伯玉,伯玉大喜,为余作叙。取火下山,拉与同寓宿,夜长,无不谈之,伯玉强余再留一宿。

翻译如下:

戊寅年冬天,我携带一个竹兜(竹篾编制的行李箱)、跟随一个老仆人,游栖霞,住三个晚上。山的上下左右,奇岩怪石鳞次栉比,上面都刻着佛像,与杭州的飞来峰的山岩一样都因刻佛像遭到破坏(黥劓,古代残毁人身体的酷刑),实在是一件让人很遗憾的事。山顶怪石嵯峨,灌木苍郁,有一个疯和尚住上面。他与我谈话,言语荒诞但很有奇理,可惜没能一直追问下去。下午太阳偏西时,上到(摄,迫近)山顶观晚霞,没出现那种美丽的霞光纹理,我坐石上痴心地望着天空。重新走到庵后,看长江帆影,老鹳河、黄天荡,条条出于栖霞山麓之下,油然生出山河辽廓的感慨。

一位客人很随便地坐在我前面,不停地看着我,我近前施礼,问候知道,他就是萧伯玉先生,于是坐下和他畅谈,庵里的僧人为我们泡茶。伯玉问到普陀山,我刚好那年看海回来,谈论普陀山比较熟悉。(我写的)《补陀志》刚刚完稿,放在箧子(前面说的“竹兜”)里,拿出给伯玉看,伯玉大喜,为我的书作序言。(我们)点起火把下山,拉他和我一起住,一个长夜,无所不谈,伯玉又强留多住了一宿。

6. 闰中秋文言文张岱翻译

《闰中秋》(张岱)翻译:崇祯七年闰八月中秋节,效仿虎丘的故事,与众位好友在蕺山亭聚会。

每个人都拿一斗酒、五只簋、十蔬果、一床红毡,在席地上,依次坐下,靠着山边,有七十多床席子,年老的、儿童、塌妓等人,没有席的,没有这个活动,在席上的有七百多人,能唱歌的有一百多人,一同唱“澄湖万顷”,声音如同潮涌,山就像雷声那么大。很多酒徒狂喝酒,酒撒了很多。

夜深了,可容纳都饿了,就借戒珠寺斋僧大锅煮的饭给客人吃,就这样,常年用大桶担饭不停止。让小傒岕竹、楚烟在山亭演剧十多次,妙入情理,簇拥观赏的人有千多人,没有蚊虻之声,夜深人静的时候,才结束演出。

月光泼洒在地上像水,人沐浴在月色中,洁净清朗,像刚刚出浴一样。

7. 文言文翻译

新五代史•刘昫传

【原文】

昫在相位,不习典故。初,明宗崩,太常卿崔居俭以故事当为礼仪使,居俭辞以祖讳蠡。冯道改居俭秘书监,居俭怏怏失职。中书舍人李详为居俭诰词,有“闻名心惧”之语,昫辄易曰“有耻且格”。居俭诉曰:“名讳有令式,予何罪也?”当时闻者皆传以为笑。及为仆射,入朝遇雨,移班廊下,御史台吏引仆射立中丞御史下,昫诘吏以故事,自宰相至台省皆不能知。是时,冯道罢相为司空。自隋、唐以来,三公无职事,不特置,及道为司空,问有司班次,亦皆不能知,由是不入朝堂,俟台官、两省入而后入,宰相出则随而出。至昫为仆射,自以由宰相罢,与道同,乃随道出入,有司不能弹正,而议者多窃笑之。

晋高祖时,张从宾反,杀皇子重乂于洛阳,乃以昫为东都留守,判盐铁。开运中,拜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复判三司。契丹犯京师,昫以目疾罢为太保,是岁卒,年六十。(《新五代史•刘昫传》)

【参考译文】

刘昫在宰相之位,不熟习典章制度。当初,后唐明宗驾崩,太常寺卿崔居俭按照惯例应当做礼仪使,崔居俭因为祖父名蠡推辞(不任)。冯道改由崔居俭任秘书监,崔居俭怏怏不乐,因而有失职守。中书舍人李详因为崔居俭(失职之事替皇帝草拟)文告,(其中)有“闻名心惧(听到祖父的名字就惊惧不安)”的话,刘昫就修改为“有耻且格(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崔居俭申诉说:“祖父的名讳有程式(意思是祖父的名字就是这样),我有何罪啊?”当时听说这事的人都把这事传为笑话。到(刘昫)做仆射时,上朝时遇到下雨,众臣都到廊下排班站列,御史台的官员引导刘昫仆射站在中丞御史之下,刘昫诘问那位官员这样安排有何旧例可循,(结果)从宰相到各中央部门都不知道。这时,冯道被罢免宰相之职做司空。自隋、唐以来,三公无具体事务,不专门设置,等到冯道做司空时,问主管官员位次之事,也都不知道,从此不进入朝堂,等台官、两省的官员进入,其他官员后进入,宰相退朝则其他官员随后退朝。到刘昫做仆射时,自认为(自己是)由宰相罢免的,与冯道相同,于是就跟着冯道出入朝廷,主管官员不能批评改正,而舆论多私下里笑话刘昫。

后晋高祖时,张从宾谋反,在洛阳杀了皇子石重乂,于是朝廷任命刘昫为东都留守,主管盐铁事务。开运年间,被授予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职,重新主管三司事务。契丹侵犯京城,刘昫因为眼病被罢免做太保,这一年去世,终年六十岁。

【注释】

(1)不习:(2)典故:典制和成例。故,故事,成例。(3)明宗:指后唐崩朱亶。(4)太常卿:太常寺卿。(5)故事:旧例;先例。(6)祖讳:祖父的名。生前曰名,死后曰讳。(7)怏怏:不服气或闷闷不乐的神情。(8)失职:怠忽职守;未尽职责。(9)诰词:君王所颁文告。(10)有耻且格:人有知耻之心,则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11)令式:章程;程式。(12)移班:移位站列。(13)御史台:官署名。专司弹劾之职。西汉时称御史府,东汉初改称御史台,又名兰台寺。梁及后魏、北齐或谓之南台,后周则称司宪。隋及唐皆称御史台。惟唐一度改称宪台或肃政台,不久又恢复旧称。明洪武十五年改为都察院,清沿用,御史台之名遂废。(14)引:引导。(15)诘:诘问。(16)特置:特别设置;专门设置。(17)有司: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18)班次:官员按品级排列的位次。(19)由是:从此。(20)俟:等;待。(21)弹正:纠弹;纠正。(22)议者:谈论的人;议论的人。指舆论。(23)窃笑:暗中讥笑。(24)晋高祖:指后晋高祖石敬瑭。(25)皇子重乂:指石重乂。(26)判:主管;负责。(27)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副宰相。

注:翻译为原创。注释部分参考查字典网,有修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