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这句话当然可以作为区分南北分界线的一个地理性标志了,但如果要明确区分南北分界线的话,单靠这句名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句话还是过于局限了。
这是自然地理经常会混淆的一个问题。秦岭一一一淮河一线,就是我们常说的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这个问题其实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毕竟南北分界线绝不仅仅是地理上的一个概念,它既是地理气候问题,也是人文习惯问题,更是文明文化发展问题!
秦岭一淮河以北、以南,不论从自然条件来看,还是从农业生产来看,都有显著不同,所以,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从降水量分布来看,除山东丘陵南部以外,800毫米年降水量线也大致与秦岭一淮河一线相当。在这条线以北,年降水量大都在800毫米以下 ; 在此线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从河流水文特征来看,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河流的水量小,水位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冬季结冰 ; 以南地区,河流水量大,水位变化小,汛期长,含沙少,冬季不结冰。
从气温来看,一月份摄氏0度等温线大致沿秦岭一淮河一线分布。在这条线以北,一月平均气温在摄氏0度以下,冬季河水结冰 ; 在此线以南,一月平均气温在摄氏0度以上,河水一般不结冰。
从热量带和干湿状况来看,秦岭一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 ; 以南属亚热带,湿润地区。
从植被来看,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只有落叶阔叶树和松、柏等针叶树 ; 以南多常绿阔叶树。
从河流水文特征来看,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河流的水量小,水位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冬季结冰 ; 以南地区,河流水量大,水位变化小,汛期长,含沙少,冬季不结冰。
从农业生产情况来看,秦岭一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农耕制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和杂粮。经济作物中的棉花和大豆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 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一年两熟到三熟。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小麦、甘薯、玉米等,亚热带经济作物分布普遍。
上面大概我介绍的就够清楚的了吧?南北分界线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特别浅显的概念,它这条线所涵盖的内容绝对是特别复杂的,那我们当然也要以这条分界线,南北所包含的各类事物来进行具体分界了。
中国南北分界线的划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例如,在中国东北,他们认为山海关以外的所有地区都属于南方,而在广东,岭南以外的所有地区都属于北方。其实这些都是比较狭隘的观点。广义上来说,中国的南北仍然是由以秦岭和淮河,或者长江划分的。我个人认为秦岭和淮河之间的分界线更多的是由人文地理划分的,而长江更多的是由自然地理划分的。
另外要清楚的认识到,南北分界线不是几何线段,而是条状,很宽,需要一个过渡带。先说秦岭和淮河的边界,秦岭位于河南, 陕西的西部,这一带气候是秦岭之后南,西安以北,但是秦时岭南北部有很大面积,所以是一个带过渡带。
淮河流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河流流域之一。虽然目前淮河有很多分支,而且由于黄河改道时淮河入海,发生了大量淤积,所以目前的淮河河口模糊不清,但淮河离海岸线只有很短的距离。
另外,有人干脆把长江当成我国南北的分界线。毕竟可以说,长江从西部的金沙江横穿我国东西,以长江为分界线。此外,长江,南北之间存在一些文化差异,而且因为长江是中国最大的长河,从人类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确实是南北之间的一条自然分界线。然而,长江是南北分界线的说法并没有秦岭和淮河,的权威,只有少数人以长江为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