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时接灶神的人迁有什么规定

如题所述

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北方有些农村风俗,绑火神,用玉米梗或麦梗帮在棍子上,点燃后从自己家送到河里去,代表一年家里无火灾。

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

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


谢灶程序    

1、先将供奉的物品及金银衣纸放在灶君前。现时的香港家庭,甚少人供奉灶君雕像,一般供奉写上「定福灶君」的木牌。   

2、先燃点一对红烛,插在香炉上。   

3、燃点三枝长寿香插在香炉上,跟着燃点清香三炷,手执清香在灶神前先说一些感恩的说话,然後祈祷,祈求身体健康丶生意兴隆,升职加薪等,好让灶君向玉帝转告,最後拜三拜把香插在香炉上。    

4、将金银衣纸焚化,奠茶酒便礼成。因香港地方较浅窄,不宜在厨房焚化衣纸,可在厨房点着小许火,立即拿去屋外烧化,一切以安全为原则,不必拘泥於拜灶君一定要在厨房烧衣的习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21
每户接灶神,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备香火,素菜供奉于井栏旁,并将除夕在井栏上新贴的红纸封条揭去,名曰:“开井”。
新年初五,杭州的一般居民家家户户购买“寸金糠”供祖宗,讨个“日进寸金”的吉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3-08
★传说

“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柱香”,这是人们一种流口辙式的谣传,亦可见灶王爷素日之清贫,每天所享受的,不过是一碗凉水三柱香而已。又据传说,灶王爷是封神榜里面的渑池县县长张奎,死后由姜子牙所封,故有灶王爷本姓张一说。

在民间所祭祀的灶王,大约有两种,

一是独身灶王,各铺户多供奉之,
一是灶王夫妇二人,就是一般住户所供奉的一家之主。

灶王爷平日享受的祭祀,不过是一碗凉水三柱香,惟独在腊月二十三这天晚间,祭祀特别丰富,除用香蜡阡张元宝黄钱外,并供关东糖糖瓜南糖等,祭祀完毕,将灶王像由龛上请下来,架在松柏枝芝麻秸上一焚。

相传是日为灶王爷上天叩见玉皇的日子,将一年中某一家善恶之事,详细奏明,故此祭祀者在这一天,特别要拍灶王爷的马屁,以便好话多说,故此灶王龛上对联,有“上天言好事”字样。又因为作些恶事,瞒的了人,瞒不了神,故此在这天祭祀的时候,多有将糖瓜往灶火炉子口上抹糖的,相传是用糖抹炉子口,取意就是粘灶王爷的嘴,以免叩见玉皇时,嘴大舌长的,有一句说一句。

在祭灶的时候,除去对於灶王供有关东糖外,并须供有草料虎皮豆等,据称是为灶王所乘骑之马供的,在昔时是日晚间,鞭炮之声彻夜不绝,今年每个“双响”,起码要三四百元, 恐怕今天晚间鞭炮之声,绝不像昔时所听到的声音。

俗语说:“送信的腊八粥,要命的关东糖,救命的煮饽饽(饺子)”言其是一进腊月,到了初八喝腊八粥的时候,一般债台高垒的朋友们,就得极早想法子应付债主,到了祭灶吃关东糖,因为离年更近,要账的人,像要命是的催索,一到大年初一煮饽饽到嘴,这么难关算是闯过去种,故此有以上这么三句话。今天是吃关东糖的日子,一般有钱的富户,正在欢天喜地的,都忙合着过旧历年,以便藉题吃喝玩乐,一般债台高垒的贫苦同胞,也正在提心吊胆的来应付这个难关。

★祭灶

今天是腊月的二十三日,在中国所有的地方,全都大同小异的举行这个惯例的祭灶王。

祭灶王的来源,不悉始自何时,虽有史书可稽,但也是一种起始后的记载。

祭灶王,按照神话来说,就是送灶神归天,直赴天庭,报告人间的一切善恶,回奏完了后,在除夕日的夜内再回到俗世凡尘来,这就所谓是接灶神。其仪式就笔者所知,述之於后:

在腊月二十三日的晚上,把原有的灶神,供祀於一张八仙桌上,放着各种祭品:关东糖,糖瓜,南糖各一碟,为的是灶神上天后,回奏时,话语要甜一点儿,所谓「好话多说,坏话少言」者是也。草料一碟,净水一碗,为的是灶神所骑马饲料。松柏枝,是藉其冬夏长青之吉祥话儿,芝麻秸据说是灶神上天时所用之云梯。其余还有,香蜡纸马阡张元宝等。有的考究一些的人家,还供几碟素菜,以供灶神夫妇上天前,果腹之用。所有供品摆好后,由其家最年长之男子烧香叩首,俟所上之香焚烧约二寸许,即将松柏枝和芝麻秸,立成一交叉形, 再将所供之纸制祭品,置於其下,将香撤下,连同灶神完全焚化,净水及草料,泼於地上,至此,仪式完毕。

礼成之后,合家人等,分食关东糖,糖瓜,南糖等供品。所谓:“心到神知,上供人吃”、“东厨司命主,人间降福神”就此结束。

呼呼的北风中,传来一两声“松柏枝来芝麻秸!”的叫卖声,这是告诉你将要到“祭灶”的日子了。

废历腊月廿三日下午,每家都准备着举行祭灶的仪式。这种仪式非常简单而隆重。现在我介绍一下“祭灶”。

“男不拜月,(中秋节)女不祭灶。”这句谚语,在北平的人大概都知道的,举行祭灶的仪式的时间是在腊月廿三日的夜晚,所供的是一个灶王的神马,上印一白面长髯的灶君,下印一白马,左右有善恶两罐,神马之前,供什锦南糖,关东糖,糖瓜各一碟,火烧或烙饼一枚,草料一份,清茶三杯,香烛一对,仟张,黄钱,元宝各一份,高香一股,然后由家长燃香,全家依次叩首,待香烬时,将神马草料及钱粮等,放入钱粮盆焚化,钱粮盆上有事前预备之松柏枝,芝麻秸,亦同时焚化。然后放入关东糖一块,同时各炉灶中亦放少许关东糖,(因灶君上天,回奏人间各事,应好言多说坏话不说,故用糖将灶君的坏言粘住,或将恶罐封住。此种传言,良可笑也。)并大放鞭炮,然后阖家围炉,共品清茶,同吃南糖,其乐融融,此隆重之仪式乃终。

★祭灶之仪

腊月二十三日,为民间祭灶之典,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兹将老北京祭灶之仪,略述如下:

供鬼神以牲醴,而佛天忌血食,祀“灶王爷”却以糖为主。糖瓜南糖关东糖各一碟,左右亦须供黄白年糕“坨儿”各五块,馒首两盘,以取“年年高”之意。“供桌”之中,供枣栗柿饼一碗,以寓“早利市”之吉利,最奇怪的,便为“鲜豆腐”一块,余终不明其意之安在。另备净水一碗, 草料一碟,须放桌下,以饲“灶君”之神马。但老北京之旧谚:“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故祭灶举香最忌妇人,亦有全家祭灶,不可祭在外面之例,故非得待全家团聚之际,(他乡作客,不在此限)。方烛爇香烧,钟鸣声响,一家之人,拜於辛苦一年之灶君面前。同时亦得备“松柏枝”、“芝麻秸”于“钱粮盆”内,待残香已烬,则请灶君之驾继请“钱粮”,(包括黄钱,元宝,阡张,)然后置钱粮盆内,而“灶君”则青烟一缕,直入九天矣,但当焚烧之际,须以糖瓜少许放於炉口之内,正是要:“黏黏灶王爷的嘴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