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虚伪还是理学

如题所述

为何社会上普遍有这种认为学儒学的人都是伪君子的看法呢?其实依我看来原因是:儒家的道德理想太高了,比如张载横渠先生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简言之也就是说:我要为天地宇宙立一个中心思想,这句话大不大?古今中外可能很少见这样的大话了,我要为天地宇宙立个指导理论,不光人类还要给无数个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立一个指导思想。为生民立命,要为了所有生生不息的子孙后代立个命题和未来。为过去所有的圣贤继承已经快要失传的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以说儒家的理想非常的高!

人们对儒家要求过高,过于苛责
儒家所讲的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实际上都是让人觉得这个人太完美了,所以一个如此完美的人,随之人们对这样的人会有更多的苛求,比如说调皮的孩子做一点好事,大家都会说这个孩子很不错!但是平时非常好的孩子,只要有一点小毛病,大家就会拿着放大镜去看他!所以说儒家的形象太完美,故而人们对他们有过高的要求了!另外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苟大意得,不以小缺为伤
对于是否应该谈理想,谈崇高理想,是否说出了崇高理想,就必须做到!我有以下的理解:我认为儒家所说的崇高理想,再说出来的那一刻就知道他们很难做到!但是为何还要去说?因为人无志不立,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那践行者就没有为之奋斗的动力。并且也是指明了他们儒家自己要子子孙孙一代代去接力完成的崇高理想和伟大蓝图。古语有言:虽远必近,行则必至,虽难必易,始于足下!

不该拿放大镜去看儒家
另外对于崇高理想如果做不到是不是就是虚伪的伪君子了呢?我认为应该如此分析,所谓的伪君子是言行相悖 ,说的话和行为完全相反的人。但并不是有崇高理想但努力做却做不到的人,有崇高理想,有远大抱负,但是人有材质之不足,虽然他最终没有实现他的话,但是他是和理想的方向同向而行,一直在追求理想的路上的,这样说并不能说这个人虚伪。比如一个人提倡忠孝仁义,但是他并没有做到大忠,大仁,大义。但是也没有做出不仁,不忠,不义之事!并且方向是对的,尽过力了,但是没有足够的修养和能力践行。这样就不该过度苛责儒家的人!

并不是儒家才产出伪君子,实际上只是因为理想崇高而凸显出了儒家
另外还有一点,并不是儒家才出产伪君子,社会上有无数不学儒家也是伪君子的人。之所以把儒家当做一个伪君子的焦点的原因就是过度的苛责学儒学的人了,认为学儒学就一定得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6
虚伪如果是个中性词的话那肯定是的。

但我觉得一个更好的概念来概括儒家的后学(五四之前的),应该是尴尬,一种近乎心理扭曲的尴尬。

之前我认为佛教对人的要求是最难的,人真做到清心寡欲看破大千红尘得需要特大的精神勇气跟自我约束。后来我觉得佛教的那些所谓什么戒定慧,它们实则是一种刻意的追求,你决定自己要去走这条路了,就好像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一目了然,需要的只是一种执行力罢了。后来我才慢慢意识到,要做一个真正的儒家门徒才是最难的,注意是指“真正的”。

因为它没有目标,没人告诉你绝对标准是什么,你无所适从,特别是他会与现实生活、人性、“异端”那里的真理严重冲突,这时候儒生们真得很可怜,因为圣人说的太少了,况且都是圣人他们的时代与生活,跟自己的完全不适用啊。

所谓仁义礼智信这类与别的教宗可以比拟的所谓教条,的确是有具体要求的,但是儒家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的现世性,它的要求都是“日用而不知”的,它没有终极理想。佛教基督教都有终极理想(终极关怀这个概念对他们也适用,但儒家有没有我真不知道),采用它的信条是直线型的,是一条线段,有起始点,你从起点往终点走就是了;儒家信条是网状的,你从哪一点入手都行,它都有要求,似乎也都有一个小目标,但是就因为它处处都在,你时间长了就把这些线搞得如同耳机线那样难解,因为它往往就跟自己不实用了,不适用了。

可是圣人又是不会错的,一定是我理解错了,但是明明现实行不通啊,我该怎么办?这就是儒家的尴尬,他们就像孙悟空背着银角大王给他移来的大山,抛不掉,只好背着走下去,但是有路障有限高时候怎么办?所以他们太难了,太尴尬了。

举个例子吧,可以去看看赵园的《明清士大夫研究》这本书,她通过对“遗民”这个儒家角色的典型范例剖析了明清易代时候那些士大夫的细致百态,并且打破单一印象化的“遗民”认识,写出了那时候遗民的真实行径与思想。

赵园说:

遗民不但是一种政治态度,而且是价值立场,生活方式,情感状态,甚至是时空直觉,是其人参与设置的一整套的涉及各个方面的关系形式:与故国的,与新朝,与官府,以至与城市,等等。遗民是一种生活方式,又是语义系统——一系列精心制作的符号、语汇、表意方式。

你可以看到这些似乎被冠以“忠孝仁义”的遗民群体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有多尴尬与觳觫不安。他们背负着传统“遗民”身份的条条框框,简直没法坦率面对自己的人生,圣人教诲与现实怎么就这么两难,于是种种的可爱的,可笑的但是又可怜的行为便出来了。

“虚伪”是肯定的,但不是它的原罪,因为儒家真的是不知变通,成规墨守,即便是经学了理学,理学了心学,甚至什么新儒家也在穷则变,但本源还是现世的,它能解决的问题对于有性灵的人来说是有限的。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它名实不一,外强中干,自欺欺人的一面,但是我们要对它了解之同情啊,它太难了,太尴尬了,太强人所难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我还是要尊敬它,甚至多数时候信奉它,因为它给了我们一个民族,属于我的民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26
关于儒家心学的精髓,后世王阳明给出了很好的总结,大抵就是“知行合一”。但是,王阳明之“知行合一”是建立在人先天就有良知良能的基础之上。要追溯关于良知良能的议论,可以追溯到孟子的“性善论”。


1、孟子“性善论”思想中的良知良能

在《孟子》这本书中,记录着这样一段话: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要单独理解这句话,大抵不能理解其深意,但是综合孟子人性本善的说法来看,孟子这是在告诉我们,人的“善”是天生的,是不用后天学习本来就有的。那些高尚的道德修养,本身就存在人的内心,是不需要权衡利弊,或者后天学习而获得的,这就是人生来就有的“良知良能”。

从孟子之“良知良能”这一说法,我们能看出其作为儒家先贤的鲜明特色。孟子此举还是为了维护“社会道德规范”,孟子将人之高尚品行提高到了人生来就有的层面,并且还在其行善论中表明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先天之善。


基于此,我们可以推理,在孟子心里,一个道德卑劣的人,有两大可悲之处,可悲之一,在于其蒙蔽了自己的善之“天赋”,即良知良能;可悲之二,就在于其没有了和“禽兽”的区别。

按照孟子的说法,人先天之善是区别人与禽兽的一个标准,人失去了这个“善”,或者换种说法,人的“良知良能”被蒙蔽,那么人就在变成“禽兽”的路上;如果人没有一丝善念,那么人就和“禽兽”无异。


2、建立在孟子性善论上的阳明心学:经典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王阳明综合了在他以前儒家各先贤的思想,又在孟子性善论、宋明理学、道家思想、佛学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发挥,继而提出了知行合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经典,个人看来,在于其“知行合一”的思想能让“虚伪”无所遁形。

物相生活馆,传播经典,弘扬国学

物相生活馆
智能小程序
现世对“知行合一”的解读大抵是说行为要和想法一样,这样才是做到“知行合一”。这种说法虽然不准确,也不能说错,此举属于将进行“知行合一”简单化浅层解读。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继续往下看。


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要求很高,按照王阳明的想法,人先天就有良知良能,这个良知良能有时候就表现为高尚的道德品质,人的念头,就是“知”的“行”。也就是说,王阳明心学里,行为只是表象,不能作为判断一个人善恶的标准,一个人是否至善,要看其念头是否“至善”。因为人的本心是“善”的,一个没有被物欲蒙蔽本心的人,其善之念头的体现,就是其先天之“知”的体现。


其实也不能说当前将想法和行为的合一看成“知行合一”有什么错,如果做到知行合一的人,行为是好的,那么与其好行为发源地之念头定是好的,那么好念头,其实就是人先天之良知良能的“行”。所以,将“知行合一”看成是行为和念头的合一,只是减少了王阳明之“知行合一”的理解难度,但是要想深刻理解王阳明的“心学”,还是需要明确,“念头”才是“行”,而“知”则是人本心生来就有的“良知良能”。


3、孟子的性善论衍生出了儒家心学经典:知行合一学说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王阳明的心学大抵是建立在孟子之性善论的基础上的。孟子从其性善论上,推演出人先天就有的良知良能。从社会伦理层面来说,孟子此举是将高尚道德品行拔高到“人先天就有,且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性特色”。后世王阳明在孟子性善论的基础上,综合了道家思想、佛学思想,以及其他一些儒家先贤思想,提出了“知行合一”,这里的“知”指的就是人先天就有的“良知良能”,而“行”指的就是指导“行为”的念头。所以,我们不难推理处,儒家心学之“知行合一”的经典之处,就在于其“以动机断善恶”。这也表明了儒家的一种态度:“即便做得再好,动机不好,念头不好,便是虚伪,虽没做和‘禽兽’一般的事,但是内心已经和‘禽兽’无异”。以此,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对虚伪的抵触与讽刺。
第3个回答  2020-11-26
关于儒家心学的精髓,后世王阳明给出了很好的总结,大抵就是“知行合一”。但是,王阳明之“知行合一”是建立在人先天就有良知良能的基础之上。要追溯关于良知良能的议论,可以追溯到孟子的“性善论”。



1、孟子“性善论”思想中的良知良能

在《孟子》这本书中,记录着这样一段话: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要单独理解这句话,大抵不能理解其深意,但是综合孟子人性本善的说法来看,孟子这是在告诉我们,人的“善”是天生的,是不用后天学习本来就有的。那些高尚的道德修养,本身就存在人的内心,是不需要权衡利弊,或者后天学习而获得的,这就是人生来就有的“良知良能”。

从孟子之“良知良能”这一说法,我们能看出其作为儒家先贤的鲜明特色。孟子此举还是为了维护“社会道德规范”,孟子将人之高尚品行提高到了人生来就有的层面,并且还在其行善论中表明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先天之善。



基于此,我们可以推理,在孟子心里,一个道德卑劣的人,有两大可悲之处,可悲之一,在于其蒙蔽了自己的善之“天赋”,即良知良能;可悲之二,就在于其没有了和“禽兽”的区别。按照孟子的说法,人先天之善是区别人与禽兽的一个标准,人失去了这个“善”,或者换种说法,人的“良知良能”被蒙蔽,那么人就在变成“禽兽”的路上;如果人没有一丝善念,那么人就和“禽兽”无异。



2、建立在孟子性善论上的阳明心学:经典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心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王阳明综合了在他以前儒家各先贤的思想,又在孟子性善论、宋明理学、道家思想、佛学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发挥,继而提出了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经典,个人看来,在于其“知行合一”的思想能让“虚伪”无所遁形。

现世对“知行合一”的解读大抵是说行为要和想法一样,这样才是做到“知行合一”。这种说法虽然不准确,也不能说错,此举属于将进行“知行合一”简单化浅层解读。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继续往下看。



阳明心学中的“知行合一”要求很高,按照王阳明的想法,人先天就有良知良能,这个良知良能有时候就表现为高尚的道德品质,人的念头,就是“知”的“行”。也就是说,王阳明心学里的,行为只是表象,不能作为判断一个人善恶的标准,一个人是否至善,要看其念头是否“至善”。因为人的本心是“善”的,一个没有被物欲蒙蔽本心的人,其善之念头的体现,就是其先天之“知”的体现。



其实也不能说当前将想法和行为的合一看成“知行合一”有什么错,如果做到知行合一的人,行为是好的,那么与其好行为发源地之念头定是好的,那么好念头,其实就是人先天之良知良能的“行”。所以,将“知行合一”看成是行为和念头的合一,只是减少了王阳明之“知行合一”的理解难度,但是要想深刻理解王阳明的“心学”,还是需要明确,“念头”才是“行”,而“知”则是人本心生来就有的“良知良能”。



3、孟子的性善论衍生出了儒家心学经典:知行合一学说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王阳明的心学大抵是建立在孟子之性善论的基础上的。孟子从其性善论上,推演出人先天就有的良知良能。从社会伦理层面来说,孟子此举是将高尚道德品性拔高到“人先天就有,且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性特色”。后世王阳明在孟子性善论的基础上,综合了道家思想、佛学思想,以及其他一些儒家先贤思想,提出了“知行合一”,这里的“知”指的就是人先天就有的“良知良能”,而“行”指的就是指导“行为”的念头。所以,我们不难推理处,儒家心学之“知行合一”的经典之处,就在于其“以动机断善恶”。这也表明了儒家的一种态度:“即便做的再好,动机不好,念头不好,便是虚伪,虽没做和‘禽兽’一般的事,但是内心已经和‘禽兽’无异”。以此,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对虚伪的抵触与讽刺。
第4个回答  2020-11-26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儒”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中的一家,是一个学术派别。儒学并无确立神秘力量为文明核心并统御教徒的特点,相反,儒学是一种以人为文明核心为主体的思想。
儒家思想奉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为宗师,所以又称为孔子学说,是对中国以及远东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分别通过“师”与“儒”来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民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行为规范和处世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进行的。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将之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大多数朝代的主流意识流派,正统的官方思想。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变“学在官府”为“有教无类”,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因此儒家思想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了全社会。
儒学在历史上也多次遭受严重冲击,近至满清的文字狱,毁古书严重的《四库全书》,远至秦始皇焚书令等。不过在历经多种冲击、浩劫乃至官方政权试图彻底铲除儒家思想之后,儒家思想依然是中国社会一般民众的核心价值观。
儒家思想资源
“来源于尧舜与西周的《尚书》《诗经》在孔子时代已经成为包括孔子在内的人们所依凭的文化经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