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把脉能知道什么?

如题所述

大家应该都知道,中医在瞧病的时候,都需要先把手放在病人的手腕上按一会,也就是所说的“把脉”。把脉是中医用手按在病人的手腕的脉搏上,根据脉象的表现,判断身体的状况。把脉把的是脉象,而脉象就是脉搏的形象。

脉象,是我们脉搏的跳动,通过脉搏的跳动的力度、快慢、粗细和停跳等变化判断身体的状况,就像西医中通过听诊器听心脏跳动等声音一样。通过长时间的经验总结,在中医上脉象的变化有多大几十种,不同的脉象也对应了不同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常见的几种脉象。

如何通过脉象判断身体状况?

很多人以为把脉就是简单的把手指放在别人的脉搏上就可以了,其实不是。把脉的时候其实需要找对位置,通常是把“寸关尺”。把脉的时候需要先用中指按在手腕突出的内侧,此处是“关”,关上一指缝的距离是存,关下一指缝的距离是尺,然后依次放食指和无名指,放在存和尺的地方,左手的寸关尺代表了“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代表了“肺脾肾”,通过把左右手的寸关尺,就能够了解到身体的状况。

浮沉

把脉的时候,如果稍微用力就能够摸到明显的脉搏跳动,这叫浮脉;而如果不能够轻易的摸到脉搏,需要稍微用力的才能够摸到脉象,叫做偏沉。而只能够摸到存的脉象,尺和关的脉象不明显,只能够摸到一脉,而其余的两脉不明显的时候,叫做浮。

摸到浮脉的时候,浮脉是很有力的脉象,关尺三脉的气血都很充足,说明体内的气血充足,气血能够及时的运送到手部,说明身体状况是很健康的。而摸到沉脉的时候,需要判断是那一脉的不明显,然后针对的解决问题,比如说摸不到寸脉,说明心的血液流通比较差,然后在通过观察找具体的有什么问题。

快慢

脉搏的快慢也能够反应身体的状况,而脉象跳动的快慢也分为多种情况,反应了不同的问题。医书上讲,数则为热,迟则为寒,数也就是脉搏跳动的快,迟就是脉搏跳动的慢,意思就是讲说,当脉搏跳动得快的时候,身体是处在抗病的积极状态,而脉搏跳动的慢的时候,属于身体抗病机能已经很疲惫的状况。跳动的快说明气血流通的快,这个时候往往免疫力比较高,跳动的太慢,说明气血流通的比较慢,免疫力比较低。当然了脉搏跳动的次数是有标准的,每分钟在平静的状况下会跳七十五次,是在这个范围左右进行判断的。

粗细

脉搏的跳动除了力度和浮沉,判断粗细也是很重要。当把脉的时候,还会用手来判断脉管的宽度。当脉管粗的时候,说明体内的气血输送能力比较强,体内的阳气充足。而当脉管细的时候,气血输送能力差,说明体内气血不太充沛。当然脉管的粗细判断气血还有不同,比如说脉粗而有力,说明气血充足,而脉粗而无力说明气强血衰等等,情况也有诸多的不同。

通过上千年的经验总结,总结出了脉象跳动的浮沉、快慢、粗细等等分别代表了什么问题,比如说脉象细、慢、浮,是迟脉,说明体内的气血不足,气血两虚,如果是女性就有可能大姨妈长时间不会来,难怀孕等。而脉象圆滑,会有两条脉象同时跳动,说明滑脉,也是常说的喜脉。把脉是上千年的中医智慧的总结,是种经验科学,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把脉的文化也是相当博大精深的,不得不令人感慨其智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30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波动,心气的盛衰,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所以,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同时,血液循行脉道之中,流布全身,运行不息,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肺气敷布,血液放能布散;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靠脾气的充养和统摄得以运行;肝藏血,主疏泄以调节血量;肾藏精,精能生血,又能化气,肾气为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故哪能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当脏腑、气血发生病变后,必然从脉搏上表现出来,呈现病理脉象,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
第2个回答  2021-01-29
从左右手的脉搏变化,通过脉搏的浮、沉、细、数、洪大、结代等等,可以看出五脏六腑的情况,脏腑的寒热虚实都能从脉搏上表现出来,并且能够判断上、中、下三焦的情况最明显的应该是气血运行的状况,气血的不足和盛衰,都表现得很清楚。
如果“四诊”结合起来,还可以诊断妇女怀孕。
第3个回答  2021-01-30
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脉搏的跳动,判断出来各种各样的疾病,比如说心脏病,或者是体内虚寒,或者是身体当中有没有火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