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与辽之间和议的事件是
澶渊之盟。景德年间,
辽国派大军攻打北宋,宋廷为阻止辽军南下,真宗亲临前线,宋军英勇反击辽军,辽国攻宋受阻因此想与北宋讲和,宋辽签署盟约,“共议戢兵,复论通好”,此为澶渊之盟。它于北宋而言是一个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大事件,盟约订立后北宋迎来了百余年的和平稳定局面,对北宋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澶渊之盟签订后宋辽百年未加兵,“戴白之人,不识干戈”①,两国大体和谐共处,并且两国在政治上往来频繁。真宗去世后仁宗登位,仁宗呼辽圣宗为叔。辽圣宗驾崩后其子兴宗登位,仁宗比兴宗年长,因此仁宗是兄,兴宗是弟。辽兴宗驾崩之后他的儿子
辽道宗登基,道宗称仁宗为伯父。澶渊之盟后构建的“兄弟之国”关系是宋辽两国皇帝“以齿约为兄弟”②。每逢新年、天子登基、生辰、驾崩或太后寿诞、逝世等重大事情宋辽都派遣使者庆贺或吊唁。真宗去世后,辽圣宗“闻真宗崩,集蕃汉大臣,举哀号恸”,言:“与
南朝约为兄弟,垂二十年,忽报登遐,吾虽少两岁,顾余生几何”,并在范阳悯忠寺设置真宗皇帝之灵御,“建道场百日。下令国中,诸犯真宗讳,悉易之。”仁宗驾崩后,死讯传到
契丹,道宗号啕痛哭曰:“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一国皇帝驾崩后引得邻国皇帝痛哭流涕,可谓凤毛麟角,可见盟约订立后,双方在政治上按照“兄弟之国”往来,由战争转入和平,形成极为和平友好的政治局面。来源:青年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