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孩子读了很多书,作文还是写不好?

如题所述

过去我跟题主有一样的困惑,为什么孩子多了那么多书作文写的却跟白开水一样呢?真的,我家读书多的吓人!平均每年阅读量都在600万字左右,他读的每一本书我都有记录,而这个数据并不包含科技类、习题类(比如阅读、习作、教辅等)、漫画类等等。但是孩子写作就是不行!基本上都是直白地描述一下就完事儿了,偶尔会看他用上个修辞方式或者感情描写什么的。

后来(一年前)我看了几本书也在网上查了一些经验分享,我感觉我找到了问题在哪了。

因为孩子是那种数学超好的理科思维孩子,所以在他写作的时候“合理不合理”成为他习惯性的约束,也就是需要艺术修辞的时候,他首先反映出来的是“这么写不合理”,这就很尴尬了,而且我发现他对一些阅读短文的理解也存在很大的偏差,明明作何想表述的意思是这样的,可是他偏偏要凭自己的“理性思维”认为应该是这样的……诸如此类吧,我找到了很多问题点。

于是我开始了我的改进措施:

1、短文阅读训练。

阅读题越是高年级主观题就比较多了,难度也提高了,这时候考察孩子的分析能力就非常直观了。我们每天会做一篇阅读,要求孩子读一遍之后看题目,然后再读第二遍,然后在看题目,然后再读一遍,然后再开始做题。读的时候要考虑:这是什么类型的文章,文章结构是什么样的,讲了一件什么事儿,作者通过……描写表达了……目的,中心句、祈使句在哪……这个过程挺长的,需要慢慢练。

然后孩子做完题之后我会根据答案(说实话我没有答案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讲),检验孩子的思路是否符合出题人的要求。

这里特别强调一点,我从来不否定孩子的想法是错误的,我只是告诉他,“你并没有错,这么理解也是对的,但是出题人希望你这么答,因为这比较符合朴素的价值观,如此才能得分……”,我们坚持了一年多,现在看来效果真的是非常明显!

2、课文学习

没错,就是课本,实际上老师讲的已经非常好了,但是我还是会把课文当成“1”中的阅读一样,让孩子好好的再捋一下。

毕竟能进教材的文章都是经典中的经典,这个必须要好好掌握。

3、把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反馈到写作

没错,我之所以说写作但是前面写的是阅读,就是留在这里“填坑”的。通过阅读训练我希望孩子学到“原来文章可以这么写”,然后把这些经验逐步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我跟孩子一直说的是我不反对你“抄”作文,甚至我还鼓励你去仿写课文、仿写你有印象的文章,但是你要再加工出新的高度,并且能够跟你的语言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从写作的结构到修辞到寓意,在你提笔之前一定要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实际上就是草稿、大纲)。

4、积累素材

写作只是靠想想,很难持续写出好作品来,那么日常的积累就非常重要了。生活中的有趣的事有意义的事儿随时记录,写在日记里(每周最少三篇)作为素材积累。看书过程中看到的好句、好段摘抄出来,或是仿写,或是反复诵读感一下。看过的任何一本书,都能大概地复述梗概,能够对这本书的结构、主题有所体会。

5、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

任何一篇日常习作都要反复修改,不断地去完善它,一气呵成的好文只能是偶得,更多时候我们要不断地去修改完善我们写过的文章,如此不断完善才能更加印象深刻、融会贯通。

这点应该是最难做到的,孩子开始的时候也不是很喜欢,确实很费事,因为一篇文章改上两次你基本上就会觉得没词了……所以我的方法是从网上看范文,哈哈!我自己看然后加装提出自己的想法,给孩子建议。反正就是套路孩子。

6、继续坚持阅读

多阅读、读好书,这才是习作的源泉,如果你不能跟我一样去尝试真么多的方法,那么还是要继续坚持阅读,因为“量变引起质变”,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是会输出的。不要担心孩子不会输出,其实孩子们的老师们会一直教他们去做这些事儿的。需要一个过程!

坚持!

凡事最怕的就是坚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3
一是现在孩子从小开始学习,接受的都是固定教育思维,所以在写作文时思维发散不开,就不容易写好;再就是很多老师对于有想象力的作为认同度不高,有些孩子在受到一次打击后就会变的不敢去创新写作文。
第2个回答  2020-10-03
主要是没有认真的听讲,老师说什么他也不知道,写作文就是懵了。一塌糊涂,看不出来是什么东西。
第3个回答  2020-10-03
读了很多书,不代表作文就能写好,首先读了很多书,他的语感字词的积累,对于写作文是非常有作用的。其次,他所需要做的就是系统的学习一下写作文的方法,比如说开头段,中间段和结尾段各种修辞手法,各种结构。这要结合他所积累的字词和写作文的技巧,就能够写出比较好的文章了
第4个回答  2020-10-03
孩子作文写不好,主要是没有完全理解其中的重点。很多长篇大论的写很多,但是没有写到重点上。其实就相当于写的全是废话。要吃透它,主要要求写什么,先要理解好它的意思,然后再进行写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