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的基本陈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运河文化陈列获首届“山东省博物馆纪念馆十大精品陈列” 。
运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智慧结晶。古往今来,运河总是伴着一方经济的繁荣而彰显雄伟的身姿,释放着济世利民的无穷魅力。运河的贯通,拉近了经济文化交流的距离,带动了城市带、经济带和文化带的兴起。
世界运河陈列展厅

早在公元前19世纪,古埃及就开挖了连接尼罗河和红海的运河。从16世纪到18世纪,欧洲进入运河建设的高速期。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70年代,又相继开挖了深水运河,其中最著名的是基尔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各国的运河有着各自不同的用途,因而也有着不同的风采。
中国运河陈列展厅

中国大运河始凿于春秋,形成于隋唐,兴盛于明清,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对我国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运河的开凿和利用过程中,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聊城运河陈列展厅
聊城是得运河之利和受运河影响较早的地区之一,元代的会通河纵贯聊城腹地,为聊城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明清时期,聊城、临清、张秋成为运河沿岸重要商埠,“南有苏杭,北有临张”,这里的临张指的就是临清和张秋。而聊城则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 聊城历史文物陈列荣获第二届(2013年度)山东省博物馆、纪念馆十大“精品陈列展览” 。

聊城是一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它东倚泰岱、西引秦晋,南通吴楚、北依燕赵,沃野无垠,神光钟暎,自古为政治要枢,兵家重地,人文渊薮,商贸通都。
聊城是中华文明的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这片古老,美丽,广阔,神奇的土地,曾经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忠直、勇敢的鲁西先民。这里的人民曾经用双手创造出了熠熠生辉的高度文明。
第一展厅 史前时期

大量出土文物表明,史前时期先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茌平教场铺、阳谷景阳冈两组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表明当时已经形成了“都、邑、聚”金字塔形三级社会组织结构,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传说中的中华人文始祖蚩尤以及仓颉、巢父、舜、禹等先贤都在聊城留下了活动的足迹。
第二展厅 商周秦汉—魏晋隋唐时期

商、周时期,聊城境内分布着许多重要方国。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诸侯争霸的战略要地。秦汉时期,经济发展,百业兴旺,境内考古发现的大量文物,为研究两汉社会发展提供了资料。魏晋到隋唐是我国民族大融合时期,各种文化思潮交融激荡,涌现出一批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和才俊之士,在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辉煌篇章。
第三展厅 宋辽金元—近现代时期
宋辽金元时期,经济社会继续发展,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元代会通河开掘后,聊城的区位优势大大提升。明清时期,聊城借运河漕运之利,成为运河沿岸商贸重镇、军事重地和鲁西的政治文化中心。近现代时期,聊城爆发了民主革命和反帝爱国运动,涌现了众多杰出人物人物,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