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锁的创作背景

如题所述

毛姆于1874年1月25日出生于巴黎英国驻法国大使馆内,父亲是巴黎开业的律师和英国驻法国大使馆处理法律事务的官员。毛姆8岁时母亲死于难产,不到10岁时父亲也患癌症去世了,他被当牧师的伯父亨利·毛姆接回英国肯特郡惠特斯泰勃镇抚养。牧师为人自私、冷漠,对待小毛姆冷酷、专制乃至粗暴。不久,毛姆被送进坎特伯雷皇家公学,因为口吃他也遭受同学的欺凌和折磨,有时还遭到冬烘学究的无端羞辱。孤寂的童年生活给他稚嫩的心灵投下了痛苦的阴影,他变得敏感、孤僻和内向。1892年初,他没有听从伯父让他进牛津攻读神学的安排,而是去了德国海德堡大学,在那里轻松愉悦度日。他旁听了哲学和文学课程,听了研究叔本华哲学的专家库诺·费希尔教授的讲座,这对他以后的悲观主义思想具有较大的影响。同年返回英国,进入圣托马斯医学院。在念医学时,他把业余时间都用来阅读文学作品,迷恋上莎士比亚和易卜生的戏剧、法国古典小说,还有朗松的《法国文学史》。五年习医,毛姆了解到伦敦底层贫民的疾苦,并流露出深切的同情。同时他学会用解剖刀一样冷峻、犀利的目光来解剖人生与社会。
毛姆曾说:“这段经历很宝贵。对一位作家来说,他不知道还有什么比从医数年更好的锻炼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兰贝斯的丽莎》正是根据做实习医生时的手记撰写。毛姆的早年生活无疑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毛姆出生在法国,家境富裕,母亲经常在家中举办沙龙,营造一种高贵、体面、优雅又祥和的生活氛围。
毛姆从小就受到这种典型爱德华时代的的绅士氛围的浸润,渴望成为一名客厅的绅士。在那段时光里,他享受到人间无私之爱,他无忧无虑地过着幸福的生活。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母亲在他八岁那年难产去世,两年后父亲患癌症辞世。他瞬间成为孤儿,只能寄居伯父家中。伯父牧师家中洋溢着浓郁的宗教气氛,伯父自私冷漠。毛姆在牧师家中过着压抑、阴暗、刻板、单调的童年生活,他难以感受到爱与关怀。毛姆身材矮小,又有口吃,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口吃,由于受到古典的文学教育,他不会在地球上作一个流浪汉。如果他不口吃,他可能凭我语言的技能进入政界,可能成为一位外交部长。可也正是口吃塑造了文学家毛姆。他的口吃不仅受到同学的欺凌和鄙视,连在课堂上也被老师斥为笨蛋。口吃隔离了他与外面的世界,他变得孤僻、内向,不愿与人交流,这使他对生活有一种敏锐的感受力,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在他心里激起层层波澜,同时他学会了用一种冷静的眼光审视外在世界。这一特质无疑是成就一名作家所必不可少的,于是凭借手中的一支笔,毛姆创作大量的戏剧,并为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声誉。然而,他没有沉浸在名誉当中,而是不断回忆辛酸往事,他愈发感觉到要将郁积于心头的梦魇般的痛苦倾泻出来,而这正是毛姆创作《人性的枷锁》的动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