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是怎么样的人?

如题所述

张学良这个人很复杂,跟国*两家都有关联,总体讲还算一个有正义感爱国心的人,不过历史上所作所为很复杂,夹杂了军阀实力、个人声誉等私心考虑。
九.一八的不抵抗,正是困扰了他一辈子的奇耻大辱。不论有什么理由,不抵抗也是民族耻辱,烤炙着张学良的良知。后来发动西安事变的动因,正在于此。 张学良洗刷自己不抵抗将军名声的因素,在事变起因中占极大比重。多年以后张学良在对西安事变的自我评价中,称其误长官,害朋友,毁部下,莫此为甚(见凤凰卫视专访),西安事变以后,张学良送蒋**回南京的举措,是大手笔。正是如此,维护了蒋介石的威望,保证了蒋介石对抗战的领导权威。对于蒋介石来说,软禁张学良,也不是什么个人恩怨,而是为了解决东北军集团的遗留问题。抗战胜利之际,东北的接收成为国*双方力争的焦点,国*政府内有让张学良出山的提议。如果南京方面让张学良出面回到东北,情况可能会有很大不同。对此,中*有一个十分厉害的策略,率先向蒋建议,请张学良出来回东北。这恰恰加剧了蒋的疑虑,而彻底否定了让张学良出山的提议。应该说,这个心理战,中*打得十分漂亮。
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
附注:“不抵抗政策”的真相
九一八事变为蒋**一贯的“不抵抗政策”所致。近年的研究表明,实际上“不抵抗政策”是张学良和蒋**在面对日本威胁问题上的共识。张学良之“不抵抗”,是由于东北军没有能力单独抵抗日本的军事攻击,日本最希望能够挑起战端,所以不断升级挑衅行为,而张一旦与日本开战,他也不可能得到任何来自中央政府的支援,结果只会是丢掉东北的领土和损耗自己的军事实力,所以他严格命令军民百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给日本人挑起战端的借口;而蒋介石之“不抵抗”,则是为了贯彻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路线。
在九一八事发当时,乃是张学良下令撤退,而蒋**迟至9月19日晚才从上海方面得知“事变”消息。张自己也说,“是我们东北军自己选择不抵抗的。我当时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9-28
爱国将军。
张学良是东北王张作霖的儿子,日本人为了占领东北想劝说张作霖投降日本无果,最后在皇姑屯炸死了张大帅,日本人原以为炸死张作霖张学良会迫于日本人的压力投降的却没想到张学良在东北打出了青天白日旗,带着队伍归顺了中华民国
后来蒋介石定下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想要赶出日本人之前先把共产党消灭掉,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华清池进行了兵谏扣留了蒋介石,最终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遭到蒋介石父子的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自由,2001年过世,享年101岁。
第2个回答  2019-01-31
张学良是爱国的。当年他父亲被日本人炸死,就是他主张的东北易帜,使得中国得以统一。所以,当年,蒋介石对他是相当好的。26岁的张学良曾经说过,当年,蒋介石把半个中国都给了他。蒋介石对这个弟弟,实际上已经算很好的了。而且,张学良和宋美龄的关系也非同寻常。张学良曾说过,若非当时已有妻子,他第一眼看到宋美龄的时候,就想追她,让她做自己的女朋友。
九一八事变,论功过,张七蒋三。不抵抗政策实际上是张学良和蒋介石的不谋而合。因为当时的情况是,日本人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所以,本着不闹事的原则,东北军是不怎么和日本人交手的,只是没想到九一八,这事情闹大了,他压根没想到日本人会有胆量吞了东三省。退至关内,张学良其实也很自责。但这在国民党看来,也不是很严重,丢了东三省,到换了几天太平。所以,全国舆论谴责张学良,说他是不抵抗将军,国民党不过是趋炎附势罢了,在他们看来,张学良还不错。
西安事变,实质上是张学良与共产党联合想的招。国民党内部,直到事变发生后才知道,甚至不敢相信。逼蒋抗日,这是够狠的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若非宋美龄保着张学良,他早被蒋介石做掉了。这对蒋来说是奇耻大辱。
所以,尽管中国大陆尊他为爱国英雄,因为他使得国共第二次合作成为可能。但其实,国民党内部看他是很气愤的。因为九一八事变,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是错的。国民党就算不痛不痒,但也认为他是错的。而西安事变,国民党就更恨他了。所以,张学良的后半生被囚禁在台湾,实际上过得很凄惨。国民党老的高层看他,多半也是带着同情的目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14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

第4个回答  2010-12-03
张学良功大于过,不是完美无缺的,吸毒,小三,都干

但是他在西安事变中为中国解放所做出的贡献更大
这就叫干大事者不拘小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