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2018)

如题所述


今天小编辑给各位分享地下水质量标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地下水质量标准2018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地下水要达到什么标准才可以直接饮用?
嗯~~~~
这个是我国对地下水饮用水的国标。你可参考这个表化验。
说明,表I,II,III类水均可直接饮用,IV类需要处理后才可饮用,V类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饮用。
最后两项也就是放射性仅为参考,需要额外做核素分析和评价,再行判定。
如果水不是你一个人喝的,而是想集中起来给村民之类喝,除开遵循本表之外,还需按集中供水的国标,检测消毒剂,微生物等!确认集中供水过程中是否有二次污染问题。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及限值,地下水质量调查与监测,地下水质量评价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地下水质量调查、监测、评价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下水质量groundwaterquality?
地下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总称。?
3.2常规指标regularindices?
反映地下水质量基本状况的指标,包括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常见毒理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
3.3非常规指标non-regularindices?
在常规指标上的拓展,根据地区和时间差异或特殊情况确定的地下水质量指标,反映地下水中所产生的主要质量问题,包括比较少见的无机和有机毒理学指标。?
3.4人体健康凤险humanhealthrisk?
地下水中各种组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概率。?
4、地下水质量分类及指标?
4.1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质量状况和人体健康风险,参照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等用水质量要求,依据各组分含量高低,分为五类。?
Ⅰ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低,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较低,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中等,以GB5749-2006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掘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较高,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质量要求以及一定水平的人体健康风险为依据,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高,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4.2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地下水质量指标分为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标,其分类及限值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地下水质量常规指标及限值
表2?地下水质量非常规指标及限值
5、地下水质量调查与监测?
5.1地下水质量应定期监测。潜水监测频率应不少于每年两次,承压水监测频率可以根据质量变化情况确定,宜每年1次。?
5.2依据地下水质量的动态变化,应定期开展区域性地下水质量调查评价。?
5.3地下水质量调查与监测指标以常规指标为主,为便于水化学分析结果的审核,应补充锦、钙、镜、重碳酸根、碳酸根、游离二氧化碳指标;不同地区可在常规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补充选定非常规指标进行调查与监测。?
5.4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参照相关标准执行,地下水样品的保存和送检按附录A执行。?
5.5地下水质量检测方法的选择参见附录B,使用前应按照GB/T27025-2008中5.4的要求,进行有效确认和验证。?
6、地下水质量评价?
6.1地下水质量评价应以地下水质量检测资料为基础。?
6.2地下水质量单指标评价,按指标值所在的限值范围确定地下水质量类别,指标限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
?示例:挥发性盼类类限值均为0.001mg/L,若质量分析结果为0.001mg/L时,应定为Ⅰ类,不定为Ⅱ类。?
6.3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按单指标评价结果最差的类别确定,并指出最差类别的指标。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具体内容
2.1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分类指标
项目序号类别标准值项目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
1色≤5≤5≤15≤2525
2嗅和味无无无无有
3浑浊度≤3≤3≤3≤1010
4肉眼可见物无无无无有
5pH6.5~8.55.5~6.58.5~95.5,9
6总硬度≤150≤300≤450≤550550
7溶解性总固体≤300≤500≤1000≤20002000
8硫酸盐≤50≤150≤250≤350350
9氯化物≤50≤150≤250≤350350
10铁≤0.1≤0.2≤0.3≤1.51.5
11锰≤0.05≤0.05≤0.1≤1.01.0
12铜≤0.01≤0.05≤1.0≤1.51.5
13锌≤0.05≤0.5≤1.0≤5.05.0
14钼≤0.001≤0.01≤0.1≤0.50.5
15钴≤0.005≤0.05≤0.05≤1.01.0
16挥发性酚类≤0.001≤0.001≤0.002≤0.010.01
17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不得检出≤0.1≤0.3≤0.30.3
18高锰酸盐指数≤1.0≤2.0≤3.0≤1010
19硝酸盐≤2.0≤5.0≤20≤3030
20亚硝酸盐≤0.001≤0.01≤0.02≤0.10.1
21氨氮≤0.02≤0.02≤0.2≤0.50.5
22氟化物≤1.0≤1.0≤1.0≤2.02.0
23碘化物≤0.1≤0.1≤0.2≤1.01.0
24氰化物≤0.001≤0.01≤0.05≤0.10.1
25汞≤0.00005≤0.0005≤0.001≤0.0010.001
26砷≤0.005≤0.01≤0.05≤0.050.05
27硒≤0.01≤0.01≤0.01≤0.010.1
28镉≤0.0001≤0.001≤0.01≤0.010.01
29铬≤0.005≤0.01≤0.05≤0.10.1
30铅≤0.005≤0.01≤0.05≤0.10.1
31铍≤0.00002≤0.0001≤0.0002≤0.0010.001
32钡≤0.01≤0.1≤1.0≤4.04.0
33镍≤0.005≤0.05≤0.05≤0.10.1
34滴滴滴不得检出≤0.005≤1.0≤1.01.0
35六六六≤0.005≤0.05≤5.0≤5.05.0
36总大肠菌群≤3.0≤3.0≤3.0≤100100
37细菌总数≤100≤100≤100≤10001000
38总σ放射性≤0.1≤0.1≤0.10.10.1
39总β放射性≤0.1≤1.0≤1.01.01.0
根据地下水各指标含量特征,分为五类,它是地下水质量评价的基础。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各类专门用水,在地下水质量分类管理基础上,可按有关专门用水标准进行管理。5.1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5750《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5.2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
5.3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6.1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地下水水质调查分析资料或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可分为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两种。
6.2地下水质量单项组分评价,按本标准所列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类别代号相同,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
例:挥发性酚类Ⅰ、Ⅱ类标准值均为0.001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0.001mg/L时,应定为Ⅰ类,不定为Ⅱ类。
6.3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采用加附注的评分法。具体要求与步骤如下:
6.3.1参加评分的项目,应不少于本标准规定的监测项目,但不包括细菌学指标。
6.3.2首先进行各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属质量类别。
6.3.3对各类别按下列规定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
表2
类别ⅠⅡⅢⅣⅤ
Fi013610
6.3.5根据F值,按以下规定划分地下水质量级别,再将细菌学指标评价类别注在级别定名之后。如“优良”、“较好”。
表3
级别优良良好较好较差极差
F0.800.80~2.502.50~4.254.25~7.207.20
6.4使用两次以上的水质分析资料进行评价时,可分别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全年平均值和多年平均值或分别使用多年的枯水期、丰水期平均值进行地评价。
6.5在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时,除采用本方法外,也可采用其他评价方法进行对比。7.1为防止地下水污染和过量开采、人工回灌等引起的地下水质量恶化,保护地下水水源,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有关规定执行。
7.2利用污水灌溉、污水排放、有害废弃物的堆放和地下处置,必须经过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及环境影响评价,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能施行。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提出
本标准由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管理司、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管理司、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全国环境水文地质总站、吉林省环境水文地质总站、河南省水文地质总站、陕西省环境水文地质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水文地质总站、江西省环境地质大队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梅玲、张锡根、阎葆瑞、李京森、苗长青、吕水明、沈小珍、席文跃、多超美、雷觐韵。
地下水饮用水标准
c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3引用标准
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4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4.1地下水质量分类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4.2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表1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