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原文及翻译词语意思

如题所述

唐代诗人孟郊的《劝学》原文、翻译及词语注释如下:

1、原文: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2、翻译: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3、词语注释:击石,击石取火。乃,才。元,同“原”,原本,本来。始,方才。道,这里指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主张和思想体系。非自然,不会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己,自己。运:运用,亦可理解为努力。他得,他人所得的知识。非:不是。贤:德行,才能。

孟郊的《劝学》相关内容

1、前四句写要想了解知识,必须通过学习,并以击石起火这个简单的比喻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后四句说万事都需要自己动手动脑,思考创造,并指出青春很快会过去,应抓紧时间学习,切莫白白浪费了光阴。全诗词句恳切,朴实自然,比喻形象生动,说服力强。

2、孟郊早年丧父,家境清苦,青年时代隐居河南嵩山,发奋读书,历经三次应试终于登第。后来虽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的生活一直处于困顿之中。即便如此,他依然勤学苦读,孜孜不倦,以“苦吟诗人”闻名于世。这首诗就是他对自己学习经验的总结。

3、全诗以物喻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的哲理,文脉清晰,层次井然,体现了孟郊严谨治学的态度。文字力求达意,诗中虽然两次出现“须”字,但并无赘意,却恰恰有直抒胸臆之感,起到了强调作用,增强了劝勉的说服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