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有姓于的吗

百家姓有姓于的吗

有啊。

于姓源自姬姓。相传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第三子叔到这个地方。叔就成为后世于姓的始祖。他的子孙以封邑为姓,后来又渐渐把“”简化成“于”。
于姓发祥于河南泌阳西北的台镇,后来有一支迁移到东海郡,即现在的山东郯城,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两晋十六国时期,此地的于姓人有一部分跟随拓跋部北迁,遵从鲜卑族的习俗改为忸于氏,又称万丑于氏。北魏孝文帝改革,强迫所有鲜卑人改称汉姓,于是他们又换回自己原来的于姓。这支于姓主要显贵于河南洛阳,便以洛阳(古名“河南”)为其郡望。
汉族于姓的第三支主要来自于复姓淳于氏的族人改姓。淳于氏人为炎帝子孙,发展到唐朝时,因要避唐宪宗李纯的讳,只好省略了“淳”字改为单姓于氏。淳于氏主要繁盛于河内,因此这支于姓也以河内为其郡望。
一、于姓名人录
于姓历史上有很多名人。西汉时东海郯县人于定国率先成名。他曾为狱吏,善于断案,对人犯大多从轻处理,给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时称“宽手”。三国时山东人于禁是曹魏将领,是“水淹七军”的当事者。北魏时河南于氏显贵,出了诸如殿中尚书于洛拔、征北将军于劲等。隋唐时,于姓名人有隋行军总管于仲文、唐工部尚书于颀,皆位列上卿。明代于姓出了一位民族英雄于谦,他在瓦剌兵临城下之时勇挑重担,随机应变,解了北京之围。清代的于姓名人以直隶总督于成龙为代表,他不仅精于吏治,还以清廉著称,有“清官”之誉。当代的于姓名流也很多,如著名学者于光远、文字学家于省吾等。
二、于姓名人
1。一生光明磊落的于谦
于谦(公元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代中期著名的政治家。于谦少时聪敏,尤其仰慕文天祥,常以国士自许,“慨然有天下己任之志”。21岁时便作《石灰吟》以明心志,其中的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就是他一生光明磊落的写照。于谦23岁时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他为官清廉又很有才干,32岁升为侍郎,任山西、河南两省巡抚9年,回京时却身无长物。别人劝他多带些金银特产,他却笑举两袖说:“我只有清风而已。”还赋诗道: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便是成语“两袖清风”的由来。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亲征瓦剌,在土木堡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俘虏。消息传到北京,一时引起恐慌,众人都束手无策。在这关系国家存亡的时刻,于谦挺身而出,力主抗战保卫京城,并且当机立断拥立景帝,粉碎了瓦剌妄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阴谋。于谦面对强敌时指挥若定,与敌人激战五昼夜后,终于迫使瓦剌退回塞外,使明廷转危为安。于谦保卫京城居功至伟,却一再谢绝封赏。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被释放回京的英宗发动政变囚杀了于谦,但于谦的英名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2。“天下第一清官”于成龙
于成龙(公元1617~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今山西离石)人,清代名臣。于成龙出身乡绅之家,受到过良好的儒家教育,崇祯十二年考中贡生。清兵入关后,民生凋敝,天下思定,于成龙从罗城县令做起,恪尽职守。他用心察访民间疾苦,发展当地的农业生产,并且兴建学校。没过几年,这里便臻于大治。随后他又做过多任的地方官,所到之处老百姓无不心悦诚服,65岁时累官至江南江西总督,却依然保持本色,因此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第一清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03
于姓,得姓始祖为于邘叔。主要分布在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地区。于姓在2002年全国人口普查中于姓人口有114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92%,姓氏排名仍为第二十八位。
第2个回答  2021-01-04

幼学百家姓详解01

第3个回答  2007-02-13

在中央10台讲论语的人叫于丹
第4个回答  2021-06-14
有的,比如于谦、于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