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的写景诗

如题所述

韦应物的写景诗如下:

1、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当写于韦应物在滁州任刺史时。韦应物爱幽静,在工作之余,他时常独步郊外,观花赏景。在滁州西面,有一条涧水,便是他经常去的地方。这首诗就是他对这里的自然风物大加吟咏歌颂的作品。这首诗与韦应物别的诗不同,诗中除了能见诗人是抒情主人公外,别无他人,所以,是一首纯粹歌咏自然的山水名篇。

那是一个春天的傍晚,诗人处理完政事,独自朝滁州城外的西边走去,来到了这条他十分熟悉的涧水边。春天早已来临,近处水边的小草一丛丛、一片片,长得繁茂葱郁,远处山上的树木也长得苍翠茂密,一对对黄鹂鸟儿在树叶间飞来飞去,不时传来悦耳动听的鸣叫声。再看看涧水里,刚刚下过一场春雨,涧水突然涨得很高,流水哗哗,奔腾湍急。

诗人来到这里时,天色已经晚了,涧水的渡口平时就少有人来,现在,连船工也收工回家了,只有一只渡船很随意地被系在水边,在流水中任意漂荡。

2、寄全椒山中道士【唐】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这首诗是诗人韦应物写给一个在全椒山上做道士的朋友的,所以诗题为“寄”,因此这是一封并不能寄出的诗信。

此诗的前六句,让人感觉诗人是一个看重友情、顾念朋友的人,诗歌是在表达自己对朋友的那片温暖的情谊。但读了最后两句才知道,诗人表白自己的热心肠只是一个幌子,最终要称赞和羡慕做道士的朋友。

因为朋友深居山中,远凡俗,超红尘的人生境界,他生活在神行之中,自得其乐。如此看,诗人倒觉得自己对朋友的担心与牵挂是一己之念,是一厢情愿,甚至是多此一举。

这首诗除了表意上曲折迂回婉转外,在意象的选用上也特别讲究。为了表现道士生活的清贫简约,只用了“荆薪”和“白石”两个事物。对于一个生命来说,第一重要的事是吃,道士连吃的都无所追求,仅野菜充饥足够,他还会对别的有什么追求呢?再如最后一联,为了说明自己无法在山中找到道士,诗人用了“落叶满空山”来描绘道士生活的环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1-20
写景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1.内容范围:一般写景诗和山水田园诗;
2.写法特点: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3.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4.山水田园诗得住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