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那些“奇葩”回答——《回忆鲁迅先生》课堂片段

如题所述

做批注是七年级下册重点学习的一种读书方法。刚开始学做批注,有些同学找不到抓手——不知选择哪些角度去批注,以至于提出没有价值的干扰性问题。今天在《回忆鲁迅先生》的课堂上,就出现了下面的“奇葩”批注。

一、搭电车——要学会找抓手

生:“搭电车也要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工夫”说明鲁迅家很远。

师:没错,是能说明“远”,再想想这里的“远”有什么价值或者作用?

生:为后文写时间晚了没有电车坐埋下了伏笔。

师:很好,你找到了“抓手”。这里的“抓手”就是写作技巧里的“埋伏笔”。

二、“妻管严”——要换个角度看

生:我批注的是第12自然段: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说明鲁迅是个“妻管严”。

(部分学生笑)

师:有这样的批注说明你动脑子了。能不能换一个角度,这一处描写表现妻子对鲁迅怎样?

生:关心他,害怕他吃得多,伤胃。

师:好,那鲁迅先生征求妻子的意见,说明鲁迅先生对妻子……?

生:尊重。

师:很好。

反思:说实话,以前我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也是很不以为然的,但是现在我对这句话有了重新的认识。我的理解是,作为教师要想办法找到“撬动”学生智力活动的支点,发挥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循循善诱,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触动。今天课堂上发言的两个同学都是学习成绩比较差的,但是他们都在“动”——动脑、动口、动手,都在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学生都是可教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找到打开他们智力大门的钥匙。

第一个学生关于“搭电车”的批注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没有找到语文的切入点。从“撘电车”想到“远”,这说明学生动脑了。但是与下文有什么关系,对于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这些都是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的“抓手”。如果任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行批注,老师的作用又在哪里呢?有质量、有品位的批注,是学生深度学习的需要,也是深度教学的追求。

说“妻管严”的学生本意可能是想说俏皮话,博人眼球,引人注意;也可能是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有感而发。如果老师呵斥他“要严肃,不能这样辱没伟人”,他本人和其他学生也会接受,从教育学生的角度也未尝不可。但是,换个思路,顺着学生的回答因势诱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思考所获得的价值,教学的效果就完全不同。“妻管严”的说法虽然不严肃,但也不是毫无道理。从另一个角度看“妻管严”也从侧面衬托了许先生对丈夫的关心和爱,而鲁迅先生征求妻子的意见则体现出他对妻子的尊重,一家人互敬互爱,和谐美满。学生“妻管严”的说法虽然定位不准、站位不高,但是这样的起点很好,给老师的引导搭建了最初的舞台,如果没有这样的学生,老师岂不是只能唱独角戏了?

让我们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每一种声音都有特有的背景、原因和故事,没有抽象的学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