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三餐后血糖有区别吗?要注意什么?

如题所述

糖尿病患者三餐后血糖有区别吗?要注意什么?

血糖控制还不错,为啥还是有了并发症?

对有糖尿病的人来说,血糖控制的好不好要从三个数值来评判,一是空腹血糖,二是糖后2小时血糖,三是糖化血红蛋白。前两个是即时血糖,反映的是一个较小时间段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则是对近2-3个月内平均血糖的评判,三个结果综合起来才能更准确地判断血糖控制效果。其中糖后2小时血糖非常重要,它不仅影响着全天血糖的波动,且糖化血红蛋白的高低70%决定于餐后2小时血糖,所以有糖尿病的人平时应当重点关注餐后2小时血糖。

但很多有糖尿病的人会发现,一日有三餐,每次测量的餐后2小时血糖可能都不一样,那么在控制要求上三个餐后血糖有区别吗?要不要区分对待?

首先对餐后2小时血糖来说,无论是早餐、中餐还是晚餐后的控制标准都是一样的,正常值是4.4-7.8mmol/L,无论哪一餐后2小时测得的血糖处于这一范围时都是最理想的。但餐后血糖受饮食的种类、进食量等的影响非常大,三餐后的血糖很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对某一餐的餐后2小时血糖不必强求一定在理想范围内,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波动,比如:

一天中有两餐的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了7.8mmol/L之下,有一餐的餐后2小时血糖未达到这一控制目标,但只要不高于10.0mmol/L也是可以接受的,对一段时间内平均血糖即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很小。

对正常人来说,餐后2小时血糖与餐前血糖相差不会超过2.0mmol/L,有糖尿病的人由于存在糖代谢障碍,这个差值通常都会超过2.0mmol/L,但只要这个差值不超过4.6mmol/L也是可以接受的,也算是达到了最基本的控制要求,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综上所述,要评判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效果可以通过以上两种方式来进行。且通过上面的介绍也应当清楚多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的重要性。但实际生活中不少人只关注空腹血糖而忽略对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测,造成了自认为血糖控制的挺好,实际上并没有达到控制要求。要知道人在24小时内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餐后状态,所以正确的血糖监测方法是多测餐后2小时血糖,有三种方式可选择:

对于血糖控制较稳定的人来说,可以一周测1次血糖,但应当按照空腹血糖、早餐后2小时血糖、午餐后2小时血糖、晚餐后2小时血糖的顺序依次在四周内完成检测。

对于血糖控制有波动的人来说,可在一天中检测4次血糖,分别是一个空腹血糖和三个三餐后2小时血糖。

对于血糖极不稳定或是首次使用降糖药或更改治疗方案时,应当在一天中检测七次血糖,分别是一个空腹血糖,两个午餐前和晚餐前血糖,三个早中晚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一个临睡前22:00的血糖,必要时还要检测夜间3:00的血糖,才能准确了解全天血糖的控制情况,制定出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1
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素分泌异常,所以在三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会比一般人的要快,数值也更高,所以这时候需要服用一定的药物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平时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清淡饮食,减少淀粉和主食的摄入,多吃蔬菜,不要碰高糖类食物。
第2个回答  2021-02-01
大约有82%的糖尿病患者呈现出餐后血糖升高。尤其是在糖尿病的初期,70%的患者空腹血糖并不一定高,但是餐后血糖比较的高。要做法不饮酒、不吸烟,清淡少油烹调,保持饮水量,可以适量地饮用一些绿茶等健康饮品
第3个回答  2021-02-01
糖尿病患者三餐后血糖会升高,这个时候要注意,餐后40分钟到一小时要做适量的运动。因为这个时候正是血糖的高峰期,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降低血糖,少食多餐不吃甜食才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性。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