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这对农业都会产生哪些影响?

如题所述

全球变暖会改变整个生态系统,破坏生物链、食物链的自然规律,使得原本生态内部不同种群的竞争力荡然无存。如:农村动物冬眠的时间会缩短及延长。全球变暖会使得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等零度线向高纬度地区移动。这使得作物的生长区域扩大,使得一些在冬季无法成获得作物如今可以生长。有此地方农村本该到了往年可以进行播种的时间,然而因天气的影响冻土或干旱时间变长了,温度底或高。无法做到及时进行耕地,使得农民有地无法种植的窘迫。高温还有可能引起病害虫害,影响产量。

使得陆地地区大面积干旱,从而粮食减产,饲料也同样减产。粮食和肉类食品将面临匮乏,不利于糖分的积累和果时慢慢的膨大,同时也意味着最佳种植的海拔高度发生改变。极端气候事件增加,水旱灾害频繁,病虫害增加。国际上,两极生态系统受到扰动,海平面上升,一些较低的国家面临被海水淹没的危险。

从近几日的新闻可知,南极气温超过二十摄氏度,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同时其中的大量的“冰川病毒”也会释放出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由此也间接给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

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虽说有利有弊,但弊永远大于利,如果气候温度逐渐上升,农业所承担的风险就更大,全球粮食就会减产。总之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不容忽视。实际上措施都很简单,不要破坏现有森林的同时退耕还林、退牧还林等,有了更多的植物光合作用自然可以处理更多的温室气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1
全球变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由于气候变暖会对农作物的生育期造成显著的影响,在气候变暖的条件下,如果没有新的适应技术,农作物的生育期会缩短,生长量会减少,这将会抵消作物全年生长期延长的效果,而且由于生育期缩短,减少了作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干物质的时间,质量也会下降,从而对作物产量产生影响。
第2个回答  2021-05-01
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有利有弊。冬季变暖使得一些作物病害虫容易越冬,繁殖代数增加;变暖还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的蔓延,扩大部分病虫害的地理分布,增加农药等农业成本的投入;气候变暖也缩短农作物的生育期,可能使产量下降; 气候变暖也可能导致农作物需水量增加,旱灾发生的可能性增加;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次增高,会导致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加剧。此外,气候变暖将使得施肥量增加,施肥量的增加不仅会使农民投入增加,其挥发、分解、淋溶流失的增加也会对土壤和环境产生危害。
第3个回答  2021-05-01
三大主粮作物,稻谷、小麦、玉米的产量是持续下降的;而温度再提高就会使光合作用受阻,甚至中断,这对于作物的生产将会是致命的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