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各个标准

如题所述

几种常见口罩类别

N95——是美国联邦法规42 CFR Part 84中由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IOSH)提出的概念,包括N、R、P三种系列,N系列即可阻隔非油性颗粒物的呼吸防护器具(包括口罩),而国内相关标准体系是没有N95的说法的;此外N系列口罩可用于防护颗粒物的场合、包括病毒等病原体传播的场合,但不意味着所有N95口罩都可用于防疫一线的医用防护;
医用防护口罩——是目前国内医用领域要求最高的防护口罩,技术指标详见GB 19083,可用于高风险、高暴露的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防护;
KN 95——是国内劳保领域普及最广的标准GB 2626中的概念,标准中呼吸器(包括口罩)分为KN和KP系列,KN系列可阻隔非油性颗粒物,KP系列可阻隔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
欧标颗粒物防护口罩标准——EN 149中分FFP1、FFP2、FFP3共三个级别,但其测试参数(测试流量、气溶胶粒径特征等)与GB 2626及美国N95都不同;与GB 2626暂无可比性,但于疫情期间民众日常使用防护是足够的;
欧美医用口罩标准——欧标EN 14683对医用口罩分为TypeⅠ、TypeⅡ和TypeⅡR三级,分别细菌过滤效率、压力差、合成血液穿透、微生物洁净度,对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并未要求;美标ASTM F2100同样对医用口罩分为level 1-3三个级别,分别考核细菌过滤效率、压力差、亚微米颗粒物过滤效率、合成血液穿透和阻燃性;因未曾做过试样比对,无法确认此二标准与GB 19083要求的高低,但从标准文本比对分析、我国的GB 19083并不低。

口罩标准对比分析

GB 19083-2010的制定源于2003年的SARS,其时发现N95口罩可有效防止病毒传播,因此其2003版要求颗粒过滤效率≥95%,随后标准修订加入抗合成血液穿透、抗沾水等性能,适用于病原传播性强、极需防护的医疗工作环境,特点是阻隔防护性、密合性强,主要用于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不建议老人、儿童及体弱健康成人佩戴;

GB 19083-2010的制定源于2003年的SARS,其时发现N95口罩可有效防止病毒传播,因此其2003版要求颗粒过滤效率≥95%,随后标准修订加入抗合成血液穿透、抗沾水等性能,适用于病原传播性强、极需防护的医疗工作环境,特点是阻隔防护性、密合性强,主要用于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不建议老人、儿童及体弱健康成人佩戴;

YY/T 0969-2013适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下佩戴,是日常药房能见到的最多的口罩,同样适用于疫情时期民众佩戴防护;

GB 2626-2006是安监劳保领域用于防护各类颗粒物吸入的工作场合的口罩,其中KN95与美国联邦法规42 CFR Part 84中N95的测试方法和要求是类似的,因此能起到较好的阻隔防护作用,其2019版将于2020年下半年实施;

GB/T 32610-2016是近年来雾霾情况突出,针对民众日常生活防护佩戴的口罩的标准,主要项目是过滤效率和防护效果,都同时考核盐性和油性气溶胶,其对过滤材料和密合性要求较高,同样适用于疫情严峻时期的个人防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5
医用防护口罩执行标准是GB19083—2010;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是YY0469—201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执行标准是YY/T0969—2013。部分产品声称执行企业自己制定的企业标准(YZB),也是可以的,原则上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不低于国家标准(GB)或行业标准(YY)。 一、口罩的适用范围 1.普通医用口罩适用范围 普通医用口罩用于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的喷溅物,可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下的一次性卫生护理,防护等级最低。适用于一般卫生护理活动,如卫生清洁、配液、清扫床单元等,或者致病性微生物以外的颗粒如花粉等的阻隔或防护。 佩戴方法:先用口罩仔细遮盖嘴和鼻子并系牢,尽可能减少面部与口罩之间的空隙; 佩戴注意事项:在使用时,避免触摸口罩——在触摸用过的口罩后,例如为取下或清洗口罩,用肥皂和水或使用酒精洁手液洗手;在口罩受潮或沾染湿气后,换上新的清洁和干燥的口罩;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口罩在每次使用后应丢弃。 2.医用外科口罩适用范围 医用外科口罩,一般用于医疗门诊,实验室等环境,为医护人员工作时所佩戴的口罩,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对于病毒,细菌的抵抗能力较强,也可用于预防流感。 佩戴注意事项:建议佩戴口罩时,尽量减少面部与口罩之间的空隙,在口罩受潮或者是沾染湿气后,应换上新的清洁和干燥的口罩。 二、医用口罩适用人群: 1.医用外科口罩:普通门诊、病房工作医护人员,人员密集区的工作人员,从事与疫情相关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递等从业人员,居家隔离及与其共同生活人员等中等风险人群推荐使用。 2.医用防护口罩:对一些较高风险人群(如急诊工作医护人员、对疫情相关样本进行检测人员等)和高风险人群(疫区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护人员等),推荐使用医用防护口罩。
第2个回答  2020-10-15
几种常见口罩类别

N95——是美国联邦法规42 CFR Part 84中由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IOSH)提出的概念,包括N、R、P三种系列,N系列即可阻隔非油性颗粒物的呼吸防护器具(包括口罩),而国内相关标准体系是没有N95的说法的;此外N系列口罩可用于防护颗粒物的场合、包括病毒等病原体传播的场合,但不意味着所有N95口罩都可用于防疫一线的医用防护;
医用防护口罩——是目前国内医用领域要求最高的防护口罩,技术指标详见GB 19083,可用于高风险、高暴露的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防护;
KN 95——是国内劳保领域普及最广的标准GB 2626中的概念,标准中呼吸器(包括口罩)分为KN和KP系列,KN系列可阻隔非油性颗粒物,KP系列可阻隔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
欧标颗粒物防护口罩标准——EN 149中分FFP1、FFP2、FFP3共三个级别,但其测试参数(测试流量、气溶胶粒径特征等)与GB 2626及美国N95都不同;与GB 2626暂无可比性,但于疫情期间民众日常使用防护是足够的;
欧美医用口罩标准——欧标EN 14683对医用口罩分为TypeⅠ、TypeⅡ和TypeⅡR三级,分别细菌过滤效率、压力差、合成血液穿透、微生物洁净度,对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并未要求;美标ASTM F2100同样对医用口罩分为level 1-3三个级别,分别考核细菌过滤效率、压力差、亚微米颗粒物过滤效率、合成血液穿透和阻燃性;因未曾做过试样比对,无法确认此二标准与GB 19083要求的高低,但从标准文本比对分析、我国的GB 19083并不低。

口罩标准对比分析

GB 19083-2010的制定源于2003年的SARS,其时发现N95口罩可有效防止病毒传播,因此其2003版要求颗粒过滤效率≥95%,随后标准修订加入抗合成血液穿透、抗沾水等性能,适用于病原传播性强、极需防护的医疗工作环境,特点是阻隔防护性、密合性强,主要用于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不建议老人、儿童及体弱健康成人佩戴;

GB 19083-2010的制定源于2003年的SARS,其时发现N95口罩可有效防止病毒传播,因此其2003版要求颗粒过滤效率≥95%,随后标准修订加入抗合成血液穿透、抗沾水等性能,适用于病原传播性强、极需防护的医疗工作环境,特点是阻隔防护性、密合性强,主要用于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不建议老人、儿童及体弱健康成人佩戴;

YY/T 0969-2013适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下佩戴,是日常药房能见到的最多的口罩,同样适用于疫情时期民众佩戴防护;

GB 2626-2006是安监劳保领域用于防护各类颗粒物吸入的工作场合的口罩,其中KN95与美国联邦法规42 CFR Part 84中N95的测试方法和要求是类似的,因此能起到较好的阻隔防护作用,其2019版将于2020年下半年实施;

GB/T 32610-2016是近年来雾霾情况突出,针对民众日常生活防护佩戴的口罩的标准,主要项目是过滤效率和防护效果,都同时考核盐性和油性气溶胶,其对过滤材料和密合性要求较高,同样适用于疫情严峻时期的个人防护。

口罩是否可以重复使用

为指导不同人群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口罩,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制定了《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和使用技术指引》。技术指引明确规定,疫区以外的非医务人员,比如上班族或居家群众,不用再出一次门换一个口罩了!通风条件良好和人口密度低的场所,可以不戴口罩。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在保障公众健康的前提下,可适当延长口罩使用(使用时间、使用次数)。
第3个回答  2020-10-15
按使用者口罩分为工业用、医用和民用三类

  目前市场上口罩分为工业用、医用和民用这三大类。据了解,市面上的工业口罩大多执行的是以N95、N90等开头的美国标准,或FFP为开头的欧洲标准,我国的口罩国家标准为GB2626-2006,适用于工业口罩。与美国标准有些相似,分为适用于非油性颗粒物过滤的KN类,以及用于油性颗粒物防护的KP类。其中,KN90的过滤率要求大于或等于90%,而KN95的过滤率则要求大于或等于95%,KN100的过滤率要大于或等于99.97%。

  事实上,工业口罩除了透气性较差之外,对于病毒和细菌的预防作用也不好。虽然工业口罩能够有效地过滤PM2.5甚至以下的细颗粒物。但另一方面,人的呼吸中所携带的水汽容易附着在工业口罩内壁,让PM2.5中附着的细菌和病毒获得滋养,使工业口罩成为细菌和病毒的培养皿,而消费者的健康也容易因工业口罩的二次污染而受到威胁。长期佩戴工业口罩容易对人的呼吸系统产生永久性伤害,尤其是对儿童和老人。

  医用防护口罩的执行标准为GB19083-2003,适用于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对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而呼吸防护的关键就是防细菌和细颗粒物。

  民用口罩虽然在密闭性上不如工业口罩,但具有清洗方便、适宜长时间佩戴、多次使用、对身体损害小,而且一些品牌的口罩具有抗菌功能,可通过外层的康纶抗菌面料和内附的微滤滤片,对抗空气中的“两细”(即以PM2.5为代表的细颗粒物和以N1N1、NDM-1为代表的细菌病毒),从而达到全面有效防护的作用。
第4个回答  2020-10-15
1、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是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于2016年11月1日实施。
该标准涉及口罩原料要求、结构要求、标签标识要求、外观要求等,主要指标包括功能性指标颗粒物过滤效率、呼气吸气阻力指标、密合性指标等。该标准要求口罩应能安全牢固地护住口鼻,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角和锐利边缘,对甲醛、染料、微生物等可能会对人身体造成伤害的因素做了详细规定,以保障公众佩戴防护口罩时的安全性。

2、GB 19083-2010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于2011年8月1日实施。
该标准规定了医用防护口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与使用说明及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医疗工作环境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自吸过滤式医用防护口罩。该标准的4.10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