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行业的发展前景?

石材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各地的布局。

  中国是国际石材贸易的主要大国,但从两年起,石材行业却开始走在转向的道路上。变化是从2006年部分石材产品被取消出口退税开始的。当时,石材行业发出一片扼腕之声,却也有企业在逆境中直面挑战,积极将业务调整至国内市场。

  今年中央出台了继续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建材下乡 ,石材行业普遍认为,这对面临重重困难的中国石材业是个难得的发展契机。

  深度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新世纪已经走过十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9年我国规模以上的3044家石材企业工业增加值为565亿元,销售收入1689亿元,利润110亿元,我国石材 业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等三大指标比十年前都有十倍以上的增长,发展速度远快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同时,石材业的外向度是我国建材 行业中最高的,2009年我国石材进出口贸易总额达50亿美元,石材产品出口连续十多年位居建材单一产品出口第一,其对外依存度达到了15%左右。

  面对国际国内新的发展形势,为适应人类对节能、节材、低碳 、环保 的强烈要求,下一步我国石材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提升石材产业,今后将不再追求量的扩张,重点放在质的提高。

  石材是一种耐用的低碳、高档装饰装修材料,能引导装饰消费时尚,美化环境。特别能通过颜色、形态、线条为消费者营造和谐空间,其不需要进行窑炉的煅烧,只需对原始材料进行无害的冷加工,是建材类综合能耗的1/10还不到,是专家公认的解决环境污染的低碳型材料。作为社会公民,我们有义务对此多加宣传,尤其要消除人民对石材存在有害辐射的误解,提升人们对石材是低碳产品的认识,做石材的亲善使者。

  把“石头”搬到消费者身边去

  2010年4月6日,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石材产品及石材技术装备展览会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中国国际石材高峰论坛也于展会期间召开,本次论坛以“石材+设计”为主题,探讨如何依靠来提升石材低碳 性、耐用性特质的附加值,实现石材企业与建筑师和设计师的无缝拼贴,让更多的石材产品、高科技产品、精品进入我们的高档工程。

  上海石材展 会,作为我国石材行业的标杆式盛会,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打造“石材大市场”的全新理念,即通过网络全国各省市及海外的优秀石材开采,加工企业,全方位展示石材行业发展的新成果、新工艺, 旨在向全国建筑装饰企业、房地产开发商、建筑设计师、石材经销商及广大石材采购用户宣传新的石材消费理念,从而使石材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消费动向,了解市场需求。据悉,上海石材展组委会近期将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石材新品,普及石材消费知识,推广石材设计 理念,培育石材消费市场的“第三极”家庭石材消费市场。让参展企业能与更多的采购商“亲密”接触,分享城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骄人成果。

  帮助企业“修炼内功”

  业内专家指出,除了市场策略调整外,在应对“寒流”上,技术升级练好内功也是顺利突围的重要一环。“企业的技术改造已经突出地摆在面前,石材业必须从作坊式向现代石材业转变。”

  总之,转变发展方式最终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去实现。单个儿的石材本身并非吸引消费者,然而将整个儿石材参与的艺术作品摆在消费者面前时,就会使人们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便是艺术价值的体现,同时也就增加了石材产品的附加值。石材可通过多种方式用于结构材料与市面材料的设计,同时依靠唯美的设计来体现其自身无可取代的线条美,这是很多建筑材料无法达到的。提到此,就自然而然的想起了“设计”一词。可见我们当今的建筑设计师肩负着多大的一个历史重任,如何依靠设计,来提升石材低碳性、耐用性特质的附加值,将是我们应该不断追索的一个目标。

  中国石材交易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29
现在是2018年,要说石材行业的发展前景,可以区分来看。一是天然石材,二则人造石。天然石材是稀缺自然资源,随着人们的不断开发,可用石材必定会越来越少,价格自然上涨,但是前景如何,比较难判断。
相比天然石材,人造石作为天然石材的替代品,选择性会更加丰富些,而且石材的美感可以依据人们的个性化进行定制,人造石必定是会在环保监控不断趋严下而快速发展起来。但是这个发展周期如何,还不是很容易判断,因为虽然天然石材在不断减少,地方政府部门也在严控矿山开发,但是毕竟没有禁止且已开发的石材储备量也较多。
无论是什么行业,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绝对的夕阳产业也没有持续永久的新兴产业,只有不断开拓创新,就一定会有发展前景。
第2个回答  2010-12-21
目前都做往建筑和传统的雕刻工艺两个方向发展,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山东、河北
第3个回答  2019-04-14
石材不清楚,但是橱柜前景还非常好,应为远远没有达到饱和。
第4个回答  2018-12-08
石材不清楚,但是橱柜前景还非常好,应为远远没有达到饱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