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宾浩斯记忆法真的有用吗

如题所述

一、什么是艾宾浩斯记忆法  
大家都知道,信息输入大脑后,遗忘也就随之开始了。遗忘率随时间的流逝而先快后慢,特别是在刚刚识记的短时间里,遗忘最快,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记忆规律,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复习,这种记忆方法即为艾宾浩斯记忆法。  
对所学知识和记忆效果及时进行复习和自测是艾宾浩斯记忆法的主要方式。  
二、艾宾浩斯记忆法的益处  
宾浩斯记忆法对于任何学习材料的记忆都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极大地提高记忆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记忆效果。  
记忆并不是最后目的,它只是一种手段,记忆的目的是储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知道信息记住了多少,能力储备得怎样呢?要想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欲知记忆效果,应该经常进行自我测验,自测也是一种很好复习的复习,都是对艾宾浩斯记忆法记忆法的具体应用。  
复习与自测的益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及时复习,可以抓住记忆的最好时机;经常自测,可以弄清哪些知识没学好、没记住,哪些地方容易混淆、有误差,以便马上核实校正。  
2、 及时复习和经常自测,可以培养我们的随机应变能力。在考试中,考题往往变换了角度,与原来学习时的大不一样。如果经常运用自我测验法,对所学知识从多方面理解消化,必然会胸有成竹,临阵不慌。  
三、艾宾浩斯记忆法的几种具体形式  
从时间安排方面讲,复习与自测可以定期的进行也可以随时的,复习与自测可以结合进行,对学过的知识,一段时间后先自测一下,不会的,或记得不牢的再进行重点复习。  
1、 定期复习与自测:即对自己所学的课程、知识定个复习与自测计划,然后按时执行。  
①日测:每晚上睡觉前,应该将当天所学的知识择其要点复述一下,如条件不允许,默写提纲或干脆默想也行。  
②周测:星期天休息,可将一周来所学课程的内容换个角度提出问题,写在一张纸上测验自己,发现存在疑难或模糊之处,马上解决,决不拖欠。  
③单元测验:一个单元学完了,可以自测一下这个单位有哪些主要内容,学完有什么收获,从而及时消化,巩固记忆。  
④全书测验:一本书学完后,可以翻开目录,逐次回忆内容,在单元测的基础,全书测就问题不大了。如果没有时间,可以挑选那些重要内容先进行。  
2、 随时测验:即指随时随地测验自己。  
这种方法用来学外语是行之有效的。先准备一些卡片,正面写上5个外语单词,背面写上5个相应的汉语词汇,揣在兜里便可随时自测了。自测的方法有两种:①朗读法:在不妨碍别人的情况下,你可以看外语念汉语,看汉语念外语,实在想不出时,翻过来看一看,再认一下。②学写法:学外语不书写是很难记牢的,况且不练书写便无法进行笔译。可以看卡片上的汉语写出相应的外语单词来。但是,很多场合是不允许四平八稳坐着写的,怎么办呢?建议你试一试下面的方法:在礼堂听报告、开大会前、在公共汽车站、在商店排队时,可以用手指朝下在空中写。不带卡片也可以随时自测,看到什么事物,就试着用外语表述出来,或者在头脑中默念一下。这样既利用了点滴时间,又会收到分散复习的好效果。  
从复习与自测的方式讲,可采取试尝回忆等5种形式。  
1、试尝回忆:试尝回忆就是在头脑中把学过的知识回想一遍,有人称这为“过电影”,这是逼着自己专心致志去动脑筋思考的方法。心理学实验表明,试尝回忆比单纯的反复识记好。例如有这样一个实验:让两组应试者同时识记同样的课文,第一组阅读与试尝回忆相结合,第二组则用全部时间反复阅读。结果,立刻测验和4小时后测验,第一组都比第二组效果好。那么,阅读和回忆的时间应该怎样掌握呢?实验表明,用于试尝回忆的时间越多,成绩就越好。具体做法是,在阅读或朗读到一定程度以后,合上书试忆,凡模糊的地方立即与原文核对。也可以在读书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试着记忆出应该记住的具体内容。这时,试忆者会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不但注意力集中,而且兴趣盎然。同时,经过校对核实,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薄弱点,以便再着重记忆那些生疏的材料。  
2、交谈争论:即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争论探讨。庄子说:“知出乎争”,这是很有道理的。交谈争论,旨在阐述自己的观点,对客观事物、客观现象加以说明。交谈,就要了解对方的意见,从中可以得到启示;争论时,容易使自己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暴露出来。在交谈争论的过程中,双方都会加深印象,错误的得到了纠正,正确的得到了承认,记忆得到了巩固。再说,个人的接触面总是有限的,通过交谈争论,可以扩大视野,集思广益,增长知识和才干。  
许多名人乐于交谈争论,爱因斯坦最初钻研学问时,经常与索洛文、哈比希特等朋友在一起交谈争论,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爱因斯坦掌握了“黎曼几何”,为提出相对论打下了基础。他们把自己交谈争论的场所叫做“奥林比亚科学院”。交谈争论是测验自己、训练思维、深化记忆的有效手段。  
3、设问自答:“假如我是老师,我将怎样出题考学生呢?我希望学生掌握哪些要点呢?”如果经常对自己提出一些问题,多种角度设问自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苏联莫斯科州斯维尔德洛夫村一名叫娜佳·玛赫娃的学生,常常假设自己是老师,并准备了教学笔记,在上面写上学生名单,还自己扮演学生回答问题,对每个回答都打分数。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娜佳发现:“从前,地理课对我来说就象苦役一样。而现在,当我从学校里一回来,就想立刻把功课做完,好去读地理。为什么这样呢?就是因为当我这样做的时候,我就想,我是老师,而不是学生,所以我就有了兴趣……为了使我对地理的兴趣不减弱,我要坚持做一年的教学笔记。”  
进行自测,设问是个主要问题,必须经常琢磨设问的形式、设问的角度、设问的要求,这样才能奏效。  
4、对他人试讲:要当先生,先做学生。在准备给别人讲的时候,自己首先要弄懂。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时,才是真正的知识。”准备讲的过程正是运用这种积极思维的过程。要讲给别人听,多数情况下要用自己的语言,而不能鹦鹉学舌似地背诵。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不但要全面、熟练地掌握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试着讲给别人听就是强迫自己弄懂那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使自己的记忆得到巩固和增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19
是有用的。【点击了解更多课程内容】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法能提升记忆力是经过实验的,并且被各大中小学沿用很多年的,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法是由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赫尔曼研究演变而来,他在研究记忆领域具有很高的权威。他对记忆的研究方法较为客观,是通过一系列实验的观察、量化得来的。
揭示了人类记忆的秘密,记得越多,在没有充分复习的情况下,可能就会忘得越快。其实,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主要是说,刚储存进脑子的内容在一个小时之后。
在平均值上只能确保44.2%的内容不被遗忘,而当时间推移为两天之后,比例会从44.2%下降为27.8%,多天以后,人们就可能不太记得当时记了什么。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方面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元知共读。公司将持续关注用户本身的需求,让所有有成长愿望、学习意愿的人,都能成为真正的终身成长者。通过服务与产品的不断完善与升级,有书将会让每个终身成长者都拥有定制化的学习方案,让成长路径与学习路径实现可视化与高效化。
第2个回答  2020-09-14
正如你所了解到的,遗忘曲线(H.Ebbinghaus)研究发现,他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该曲线对人类记忆认知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最初,艾宾浩斯自己随机制造一些英文拼写单词(实际并不存在)的方式测试遗忘的规律,并且他定期对记忆的“单词”进行回忆,并记录下“记忆”与“遗忘”的数量,最终形成了我们大家所了解到了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曲线并不适用所有场景

不过遗憾的是,对于这个遗忘曲线每多人还依然存在很大的争议。主要的原因是,当年艾宾浩斯在做实验时,样例数据并不全面,并且他针对的是“无意义”的单词记忆做为实验的样本,而这种样本数据在实际的操作中几乎不存在。

况且,每个人的记忆情况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即使是有足够多的样本数据,由于被试者可能自身都不清楚是否对记忆的内容做了“自主回忆”,所以几乎实验的数据参考价值也出现了质疑。

或许,你会发现。当我们记忆一些感兴趣的内容时,我们就会特别的容易记住。如:爱人或家的电话我们很容易就会记住,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我们就很难记住。又或者你喜欢的明星、球队、甚至是学科知识等。

而这些内容都会打破“艾宾浩斯曲线”的模型,似乎在这些情况下,艾宾浩斯曲线的理论失灵了。

为什么都用艾宾浩斯曲线来说事

即使很多人对艾宾浩斯曲线表示怀疑或是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已经成了记忆领域里公认的模型。

或许,你也会对这个模型表示怀疑,但你无法回避的是,除了艾宾浩斯曲线之外,你暂时还找不出其它更能说明遗忘规律的模型。

这就像我们在开车时会看时速表一样,时速表的原理是车载电脑根据车轮的周长再结合车轮的转速计算所得,但是我们都清楚,车轮的周长会受到胎压、车载重量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严格来说并不可靠。

只是,我们找不到第二种方式,可以比现在的方案,成本更低、可靠性更强。

这也正如为什么我们提到记忆,就会提到艾宾浩斯曲线的原因。

因为,除此之外,我们没有其它的数据可以更准确的说明“记忆”与“遗忘”之间的规律。

到底要如何记忆

由于每个人兴趣领域与个体情况不同,所以对于记忆的程度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很高兴的是,在记忆这个领域里,现在已有很多的记忆方法帮助我们记忆。最著名的当属“记忆宫殿”,此方法主要是运用,谐音法、代替法、串联法、编码法、定桩法、key法将要记忆的内容通过声音、逻辑、图像的方式记忆。

不过即便是使用这种方式记忆,我们依然只是完成了短期的记忆,如果想形成长期记忆,我们依然需要定期的对记忆的内容进行复习,而这时,我们参考的依据就是艾宾浩斯曲线模型。

写在最后

其实,艾宾浩斯曲线是否科学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指导了我们“记忆”与“遗忘”之间的规律,为我们的长期记忆指明了方向。

而对于每个人来说,由于外界或内在的多因素,最终会形成每个人的艾宾浩斯曲线,但这其实也并不重要,因为你也有属于你自己的艾宾浩斯曲线,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应该不难发现,在你的每一个知识领域里,都一根独特的艾宾浩斯曲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14
这件事,我想是这样的:首先,艾宾浩斯记忆法的原则肯定是管用的!其实就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其次,重复的频率和周期等,我想赢根据个人的智力、记忆力、生活习惯以及环境等的不同而不同。例如:生活环境比较单纯的,可能平时接触到的事物(刺激)较少,于是,需要记忆的事物就比较容易进入大脑;而生活压力大,平时需要处理很多不同事件的人,平时无关的刺激较多,严格按照艾宾浩斯的复习周期,可能就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9-14
像这种一般会出现在心理学、生物学的书本上。最常听说的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就是人通常会对最开始和最后出现的事物记忆力更深刻,比如背课文、背单词等等。它讲的就是一些正常范围下的表现,如果要提高记忆力的话按照他的规律对症下药就可以有所帮助。倒也是因人而异,可能有些人天生就不适合学习,天生对文字不敏感,但是他可能对数字对图片对音乐敏感。所以在记忆过程中可以加入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里面帮助自己提高记忆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