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民俗的来历?

如题所述

 春节各种习俗由来
  1.春节拜年的由来
  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来,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关于拜年习俗的由来,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

  2.春节守岁的由来
  守岁,即除夕之夜人们通宵不寐,打牌、聊天、放鞭炮、包饺子…… 守岁习俗始于南北朝,梁朝的庾肩吾、徐君倩,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3.鞭炮的由来
  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结婚嫁娶,进学升迁,以至大厦落成、商店开张等等,只要为了表示喜庆,人们都习惯放鞭炮来庆祝。
  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爆破之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丹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

  4.年夜饭各种吃食的由来
  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家亭宴会。按照我国民间的传统习惯,年夜饭的吃食很有讲究,通常有馄饨、饺子、长面、元宵等等。
  新年吃馄饨取其开初之意。传说盘古氏开天劈地,使"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结束了混沌状态,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则取"馄饨"与"浑囤"的谐音,意思是粮食满囤。
  饺子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也称作扁食或煮饽饽。古来只有馄饨而无饺子。 后来将馄饨做成新月形就成饺子了。在唐代吃饺子的习惯已经传到我国的边远地区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5

民俗故事:春节的来历

第2个回答  2020-01-09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是古人为了驱赶年兽而来。
第3个回答  2021-01-06
第4个回答  2020-02-03
赶大年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