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陶然亭有什么建筑风格?

如题所述

陶然亭位于北京宣武东南隅,建筑于1695年的清代,是当时监督窑厂的工部郎中江藻建造,取诗人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之意,取名陶然亭,是我国四大名亭之一。

陶然亭三面临湖,东与中央岛揽翠亭对景,北与窑台隔湖相望,西与精巧的云绘楼、清音阁相望。湖面轻舟荡漾,莲花朵朵,微风拂面,令人神情陶然。

清新秀丽的古代建筑1695年,有位叫江藻的人担任北京窑石的监督,他在窑厂的慈悲庵内,修建了自己休息的3间厅,并取白居易诗中"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陶然"两字,将自己休息室命名为"陶然亭"。

陶然亭面阔3间,进深一间半,面积约90平方米。亭上有苏式彩绘,屋内梁栋饰有山水花鸟彩画,两根大梁上绘《彩菊》、《八仙过海》、《太白醉酒》和《刘海戏金蟾》

在陶然亭东向门柱上悬"似闻陶令开三径,来与弥陀共一龛",此联是清代湖广总督林则徐书写。在山门内檐下悬挂着写有"陶然"两字的金字木匾,此匾为江藻遗墨。

陶然亭间分别悬挂两幅楹联,一幅写道:慧眼光中,开半亩红莲碧沼烟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风另外一幅写道:烟藏古寺无人到榻倚深堂有月来此联是清代书法家翁方纲所撰,清代慈悲庵的主持僧静明请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重写。

在亭的南北墙上有4通石刻,一是江藻撰写的《陶然吟》引并跋;二是清代布政司参政江皋撰写的《陶然亭记》;三是清代思想家谭嗣同所著的《城南思旧铭》并序;四是《陶然亭小集》,这是清代文学家王昶写的《邀同竹君编修陶然亭小集》,此诗是王昶作于1775年的清代左右。

陶然亭和慈悲庵三面临湖,慈悲庵位于陶然亭的东部。慈悲庵是创建于元代的古刹,它山门向东,整个建筑布局严谨,瑰丽庄重。

慈悲庵的总面积为27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800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观音殿、准提殿和文昌阁等。

在慈悲庵门石额上刻有"古刹慈悲禅林"6字,门的内檐,高悬一块木匾,刻着江藻题写的"陶然"两字。

庵内存有1099年的契丹辽朝智大师佛顶尊胜大悲陀罗尼经幢,还有1131年的金代观音甘露破地狱净法界真言幢。四面各镂佛像,并刻有咒文。

观音殿是慈悲庵的主殿,坐北朝南,与准提殿相对。两殿同处慈悲庵之轴线上,规格体制虽相仿。

但观音殿之殿基较准提殿殿基高出0.6米左右,并有殿廊,因而更为宏伟壮观。屋顶脊兽,有狮、麒麟、海马等,显得庄严肃穆,古色古香。

文昌阁坐北朝南,面阔3间,约8.1米,进深一间约4.4米。高约10米,总建筑面积为83平方米。阁前有一小方亭。

楼上朝南一面有廊,可凭栏眺望。文昌阁木质的梁檩栋枋外露部分,以及亭、廊的天花板,都饰有彩绘,颇为华美,加之此阁虽小却颇具特点。因而,它虽无飞檐斗拱的造型,但危楼高耸,也颇觉飘逸灵秀。

文昌阁内祀奉的是文昌帝君和魁星,这两位神祇是主宰文运兴衰和功名禄位之神,最受读书人的崇敬。故在封建时代,它一直是进京参加会考的考生们顶礼膜拜的圣殿。

文昌阁旧有为人预卜命运的"文昌阁签诗"百首,皆系集古诗而成的七言绝句,传为清代著名文学家纪晓岚所作。僧人把这些诗写成"文昌灵签",供来此问卜者抽签。

准提殿坐南朝北,南北两向开门。北面有墙无窗,正中一间为门,与北面观音殿殿门相对。准提殿原供奉准提等3为菩萨,殿内有许多佛像和神像、祭器、供具。

殿额提:"准提宝殿",殿联题:法雨慈云,众生受福金轮宝盖,两戒长明这些旧有之物,现均已无存。存留下来的准提殿被辟为"陶然亭奇石展室"。

湖心岛上还有锦秋墩、燕头山,与陶然亭成鼎足之势。锦秋墩顶有锦秋亭,其地为花仙祠遗址。陶然亭南山麓有"玫瑰山",燕头山顶有揽翠亭,和锦秋亭和陶然亭形成对景。

对于锦秋墩,在晚清作家魏秀仁所作《花月痕》里对陶然亭锦秋墩有详尽描述:京师繁华靡丽,甲于天下。独城之东南有一锦秋墩,上有亭,名陶然亭,百年前水部郎江藻所建。

四围远眺,数十里城池村落,尽在目前,别有潇洒出尘之致。

亭左近花神庙,绵竹为墙,亦有小亭。亭外孤坟三尺,春时葬花于此,或传某校书埋玉之所。

陶然亭北与窑台隔湖相望,西与精巧的云绘楼和清音阁相望。

云绘楼和清音阁是一座皇家园林建筑,建于清代,原在中南海内东岸,双层楼廊,画檐雕梁,玲珑秀丽,是当时皇帝登楼观赏太液清池,写字、绘画、吟诗作曲之处。

后来云绘楼因施工需要拆除,但因这组建筑结构和风格独具特色,所以把这组建筑完整地迁建到陶然亭的西湖南岸。

在陶然亭葫芦岛西南,与陶然亭隔水相望,有座妩媚多姿精巧的双层楼阁,它就是云绘楼和清音阁。云绘楼坐西向东,三层,楼北有室叫"韵磬清音阁",坐南朝北,阁上下与云绘楼相通,有门叫"印月"。

双层的彩画游廊向北面和东面伸出,各自连接着一座复式凉亭,而这两座复式的凉亭,又紧紧连接在一起,彼此独立而面向不同的方向,但又珠联璧合,浑然一体,是这组建筑最显著的风格。

这座具有江南风格的小巧建筑,雕塑彩绘全部保存原来的形式与装饰,精巧大方,别具风格,山水之间有亭、台、楼、阁的点缀,更加清新秀丽了。

在陶然亭西南山下建澄光亭,亭北山下为常青轩。于陶然亭望湖观山,最为相宜。湖面轻舟荡漾,莲花朵朵,微风拂面,令人神情陶然。

陶然亭高台下还有一墓,即著名的清末人物醉郭墓。醉郭,姓郭,名瑞,字云武。关于醉郭的身世说法不一:一说因郭瑞愤恨时政,佯狂扶醉,行歌于市。郭瑞死后由《京话日报》彭翼仲出资葬此。

一说郭瑞为天桥八大怪之一,常编数来宝唱词针砭时政,并带醉边走边唱。当时苏州人彭君翼曾替他编过唱词,后彭君翼某充军。郭一病不起,被送贫民院,死后彭君翼为其凑钱葬此。

陶然亭周围,还有许多著名的历史胜迹。西北有龙树寺,寺内有蒹葭簃、天倪阁、看山楼和抱冰堂等建筑,名流常于此游憩。

东南有黑龙潭、龙王亭、哪吒庙、刺梅园、祖园,西南有风氏园,正北有窑台,东北有香冢、鹦鹉冢等。

香冢位于锦秋墩南坡上。冢前原有一通石碑,上刻"香冢"两字,被称为"香冢碑"。香冢附近原还有一鹦鹉冢及碑。

迄今"香冢"及碑已荡然无存。香冢碑阳铭文"香冢",两字为篆书。碑阴铭文写道:浩浩劫,茫茫愁。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烟痕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碑阴铭文为隶书。后有"题香冢碑阴"5个行书小字。其后有行书七绝一首,诗写道:飘零风雨可怜生,香梦迷离绿满汀。

落尽夭桃与秾李,不堪重读瘗花铭。

由于碑阴偈文中有"化作蝴蝶",该冢也曾被叫做"蝴蝶冢"。

这些历史胜迹产生年代多早于陶然亭,有的甚至早于慈悲庵。它们都有文人墨客觞咏的历史,曾现过各领风骚的辉煌时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